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第二十章:歷代盛國公的法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歷代盛國公的法寶

第二十章:歷代盛國公的法寶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30日  作者:毓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毓軒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蒽姐兒言語里的前前前朝,指的其實是和大楚隔了一個朝代的燕朝。

先祖初代盛國公就是追隨大燕的開國皇帝——歷史上的燕高祖南征北戰掙來的爵位。

現在的京都,是燕高祖起家的地方。

而這座大本營在他南下征戰時曾被勁敵的探子潛入。

對方想要里應外合攻下都城,沒成。

一怒之下放火將燕高祖修建好的皇城給燒了。

雖說皇城沒有付之一炬,可是放眼看去,殘垣斷壁滿目皆是。

要說這燕高祖也是位奇人,他知道自己的老巢差點兒讓人搗了之后,竟也不失態,反而一頓哈哈大笑,之后大手一揮,命人將主體保存還算完好的皇城徹底拆毀,安排人手重新設計。

據史書記載,燕高祖曾明誓要建一座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巍峨皇城。

按照他的要求,數十名官吏歷時月余的爭吵,終于做出了“將原京都與環抱京畿的周圍五郡合并,設為新都”的決定。

這就是歷史上“六郡合都”的由來。

新京都建成,監造官員將原都城設為內城;又將內城三分之二的面積劃為皇城;而內城另外三分之一的空間,則設計成了環繞皇城的十八條街道。

燕高祖登基,一口氣將一十八名功臣封爵,并恩賜他們分住在這十八條街上,盛國公府就是其一。

這樣的安排也是滿含著燕高祖的期冀,他希望他的功臣們的后代,可以像他們的先祖那樣,世世代代拱衛保護著大燕皇帝和大燕的江山。

只可惜斗轉星移,大燕變成了大陳,大陳又變成了大楚,數百載時光轉過,這十八條街道還在,可是建在街道上的那些府邸至今沒有換主人的,也只有盛國公府、安國公府和鄭國公府這三家了。

“……據史料記載,皇城修建的面積極大,里面高墻明瓦、宮殿重重,其中園林就有數座,里面涵蓋了江南美景、秀林奇石、大漠孤煙和草原風光;

又有各種游藝場地供蹴鞠、馬球、跑馬之用;據說還有飛禽走獸館室若干,里面養著各種觀賞度極高的動物,甚至包括了兇禽猛獸。

這么說吧,咱們府上的園子看著大,但是放在皇城里,這些都成了微型景觀,不值一提。”

盛向潯慢慢道來,聽得盛苑小嘴張圓,腦袋一個勁兒的往外冒驚嘆號兒!

好家伙,如此恢弘的皇城,就連她記憶里前世的傳奇皇宮都不能及。

果然要講奢侈,還是要看古代帝王啊!

盛苑如此想著,小腦袋瓜兒有些搖晃,似乎承受不住她腦袋里汩汩外冒的豐富想法兒。

幸好她爹怕她腦袋晃悠的脖子受不了,果斷用手扶著她后腦勺。

盛苑靠著她爹的大手掌,小大人兒似的舒口氣,跟心里感嘆:還是太小啊,腦袋都承受不住思想的重量啦。

“爹爹,這樣大的皇城建造下來,可不容易吧?當時燕高祖還在打天下呢,他就不怕勞民傷財財政緊張么?”

顯然九歲的盛蒽要比妹妹的想法兒有深度,考慮的角度都挺有水準。

盛苑腦袋又往后仰了仰,拿她爹的手當靠枕,舒舒服服的聽他們說話。

“燕高祖出身豪強,本身也懂經濟,不說南征北戰抄了多少世家大族,就說他手下的三十六支商隊也足夠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啦;

更不要說皇城建造啟動之后,他用奪來的工匠建了寶船數十艘,一邊出海和外頭的國家來往商貿,一邊順路打劫海盜;

等到皇城建成,大燕立國,國庫都充盈到可免天下百姓五載稅收,而高祖私庫也充足到可保數代子孫坐吃山不空呢。”

盛苑聽她爹說的很是詳細,好像親眼看過似的,忍不住杠了一句:“您怎么知道的?哪本史書上寫了呢?”

作為暫時的文盲,三歲的盛苑不知道是否有史書記載過這些,不過不要緊,這不影響她單純為杠而杠的心情,要不然也不會說這么多字兒了。

“先祖初代盛國公的筆記上寫過啊!”盛向潯倒是一本正經的指著不遠處的藏書樓說,“里面就有副本可以借閱……初代盛國公晚年遠離公務,休養的時候寫了不少回憶筆記,林林總總加起來好像得有十幾卷之多。”

盛蒽聞言,看向藏書樓的眼睛熠熠發光。

倒是盛苑用小胖爪子摸著下巴琢磨:十幾卷呢,這是寫得多詳細啊?

話說,燕高祖知道他忠心的臣子帶著鐫刻了他們時代的筆,穿越了紙張的隔閡,站在了種滿瓜的舞臺上,極大的滿足了后世吃瓜群眾的好奇么?

“爹爹,咱們盛國公府歷經三朝屹立不倒,肯定有很多好玩兒的事兒,你給我說說唄!”盛蒽是個好奇寶寶,見她爹講起有關初代盛國公的事時滔滔不絕,又想起之前她爹提起過的《諸代錄》,便央著她爹撿好玩兒的講講,畢竟讓她自己看那么多字兒,她又有點兒不大樂意。

盛向潯這會兒心情也好,尤其是見到妻子笑呵呵的站在身側看他和孩子們親近,就更有意好好表現。

當下聽到大女兒的提議,便高高興興的撿了盛國公府從初代開始至今的有意思的故事說給倆閨女聽。

他單手抱著盛苑,另一只手扶著欄桿,恍若回憶一般憑欄遠眺的講述著燕高祖時期的故事。

在講到初代盛國公征戰打仗的時候,他扶著欄桿的那只手還偶爾比劃比劃;直到講到幾個重要轉折點,他情緒開始激昂起來,連比劃的幅度都提升了許多。

盛苑為保持平衡,不自覺的用倆爪子抓住了她爹的耳朵。

此刻她的注意力全在她爹描述的故事里,一雙烏黑的眼眸緊緊盯著他吐字的嘴巴不放,小表情那叫一個認真,說是如癡如醉亦不為過。

要說她爹在翰林院是真沒白呆啊,他用寥寥數語就將那個群雄逐鹿、能人輩出的時代描述的驚心動魄蕩氣回腸。

聽得盛苑腦子里不斷浮出幾個大字:心向往之!

當然,開國的故事雖多,可盛向潯本來就是著重自己祖宗的事跡講的,又挑挑揀揀找最有意思的說,所以很快便將那個刀光劍影鼓角爭鳴的時代說完。

之后他就主要講述依照祖訓行事的歷代盛國公的故事了。

盛苑聽著聽著,不由默默感嘆:盛國公府能存在五六百年,果然不簡單!

當然,盛國公屹立不倒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燕高祖打下來的江山雖然兩度易主,但是無論從燕到陳,還是從陳到楚,政.權都是和平過渡的。

不管是燕末帝為了保命禪位給了陳太宗;還是陳末帝因皇室無人可繼位、又恨舅舅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將皇位送給了自己的大舅子,反正三朝變幻,秉持祖訓躲在人群里吃瓜的盛國公的封號一直都沒變過。

看,盛國公府的運氣就是這么好!

當然,盛國公府之所以能被歷代皇帝容忍,依靠的可不只是好運氣,更多的還有代代盛國公精于從心、樂于從心的良好心態。

皇帝不需要時,歷代盛國公都能約束好子弟,遠離權力中心,安心的做享受生活的咸魚;

可是當皇帝需要有人征戰時,盛國公府又真能出人出力征伐外族;

等他們凱旋之后,盛國公們還都能果斷交出兵符,毫不留戀。

這是何等魄力!何等的耐力!何等堅持啊!

盛苑覺得,像歷代盛國公這樣茍出了風度、茍出了速度,茍出了質量、茍出了安全飽和度的做派才是長久之策啊!

像歷代盛國公這樣歷經三朝而不倒,諸代皇帝用過都說好的臣子,放在歷史上都很少見呢!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