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荊釵第二百三十章 天寧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奪荊釵 >>奪荊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天寧節

第二百三十章 天寧節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12日  作者:墜歡可拾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墜歡可拾 | 奪荊釵 


墜歡可拾:、、、、、、、、、

大殿中陷入沉默,蘇停擰著眉頭,片刻之后才道:“以臣辦案多年看,有虛有實,真假摻半。”

今上聽他說的誠實,不像別人總是說些不敢妄加揣測的廢話,便忍不住夸贊了他兩句,又道:“朕身邊,你是個忠心的,不像他們。”

這個他們是誰,在文德殿的人都不敢揣測,全都低垂著頭,只當自己是個泥雕的。

今上也不需要誰附和:“你查過之后,東西也不要交給朕,直接送去晉王府上,讓晉王先過目,看清楚晉王是喜還是憂,是慌亂還是鎮定。”

他要讓這個兒子先看了東西,看看晉王作何反應,若是鎮定,也許這封告密信就和晉王有關,或者晉王太沉的住氣,他也要把晉王的氣焰打壓下去一些。

蘇停領命而去,今上身上的郁氣這才散去一些。

魏橋換上熱茶,低聲道:“陛下,兩廣路的賬冊送上來了,陛下要不要過目?”

今上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冷笑一聲:“他們上下一心,把鹽鐵把的密不透風,賬冊不也是他們想說多少就是多少,就連冶場都是想炸就炸,真以為朕不知道李霖是誰的替死鬼,無非是看在燕王和晉王都沒有損傷的份上,不追究罷了。”

魏橋聽了,連忙道:“陛下圣明。”

今上搖頭:“朕不是圣明,只是知道家事總是理不斷,可現在看來,他們早就失了分寸,連天下是誰的天下都忘記了,賬冊原樣送回三司去,再傳朕的話,就說朕信他們,若是出了差錯,辜負了朕的這一片苦心,那張相爺也會被他們連累。”

魏橋輕輕應了一聲,將那兩本封好的賬冊原封不動送了出去。

今上心知就算張家現在拿了國庫的鑰匙,眼下他也不能動他們分毫,一個龐然大物要倒下,并不是那么容易,區區一封告密信,就算坐實了罪名,也只能折進去一個人。

況且就算有天大的事,也要壓住,不能在天寧節前鬧出來。

君臣同心,全都期盼著天寧節平安到來,到了十月初十天寧節,宮中于集英殿設山樓排場,大擺筵席,百官朝賀,使節來朝。

正殿之上,設置著朱漆御塌,御塌之后,是一架大座屏,上面是符道隱所畫的不老松,御塌之下,廣設桌椅,后宮妃子公主安置于側殿,皇子、高官、使臣坐于正殿,其余人等皆在走廊之上。

殿中各處都擺放薔薇、紫薇、海棠、芍藥、初荷,花香時時而至,配上大殿熏爐中所點的“雪中春信”,十分素雅。

宴會自酉時開始,官越小到的就越早,按著座次而坐,會宴者陸續入座,大殿兩側走廊率先坐滿,眾人你來我往的問好,同時看著步入正殿的官員。

在今上到之前,最后到的是晉王和燕王。

今日天寧節,與宴之人既可以穿公服,也可以穿時服,穿朝服亦可,燕王為避開與晉王同穿一套公服,今日特意換了時服,乃是一身緋色曲領大袖,神情有高位者的睥睨之感,自有幾分威嚴,令人不敢多言。

晉王卻是公服,紫色圓領衫,內里是白色中單,兩樣顏色交融,原本艷麗,卻使他有日月之光,臉上微微帶笑,神情坦然,儀態萬千。

走廊上官員爭先恐后的一睹兩位王爺風采,不小心撞翻酒杯,在地上滾出一片響聲,燕王一驚,目露不悅地回頭看去,似有指責之意,叫失手的官員一陣害怕。

晉王則是略微扭頭側目,眼睛像是回避耀眼的燭火,微微瞇起,又像是故意地柔和了自己眼睛的凌厲,嘴角含笑,令人如沐春風。

在場眾人難免將兩位王爺放在一起對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晉王儀度端方,性情和美,他日縱然不能入主東宮,此等絕艷人物,也會在史冊上留下濃重一筆。

兩位王爺的座次排設的十分巧妙,一左一右,緊鄰著今上,并無高低之分。

燕王坐到左側,在張瑞身邊,張瑞和岳重泰比肩而坐,晉王則在右側,下首是董童英。

三司眾人都隨著董童英在右側,隱隱有以晉王為尊之意。

也有劉求俞等人面露不悅,對董童英也無尊敬,直往左側看,想在今上和后妃到之前,將座次做個調換。

令人意外的是兩位年幼的郡王,往常無論是何種場合,都盡力將自己瑟縮在燕王身后,既不想讓人看到,也不想讓燕王找麻煩,這一回卻坐到了晉王身后。

兩個人仍舊好的不分你我,在赴宴之前,便仔細商量過,最后統一認為燕王可怕,晉王更可怕。

但是晉王的可怕里透露著一絲善意,憐惜弱小,燕王對他們兄弟則是嫌惡,好像他們是今上對張貴妃不忠貞的見證一般。

若是燕王上位,恐怕他們兩個也好過不到哪里去,還是干脆些,投奔晉王。

還有一些錚臣清流,不在乎是左還是右,只守著自己身前那一畝三分地,目不斜視。

晉王和燕王誰更有勝算,似乎也是一目了然。

在前朝眾人到了之后,今上攜后宮到了集英殿。

張貴妃儼然是后宮女子之首,只因不是中宮,不能坐在今上身側,亦不能在偏殿主位落座,然而就算坐在側座,她也是后宮之首。

今上曾提過要立張貴妃為后,諫臣碎首以諫,阻止了張貴妃入主中宮,縱然如此,今上也未再立后,她在一些儀制上日漸松懈,今日所戴的龍鳳花釵冠,就有大小花二十四株,應皇后乘輿冠梁之數。

她那一身華服,也有許多逾矩之處,縱然隔著墻兩殿之間的隔扇,也清晰可見,御史們行過大禮之后,便紛紛蹙眉,交頭接耳,有要參張貴妃之意。

御史們動作并未多加遮掩,張貴妃亦能看到,面對此種情形,她只是垂下頭去,看自己面前擺放的定州紅瓷花瓶,里面插著一枝亭亭玉立的初荷。

今上身居高位,自然也看到了,見御史們因為今日是天寧節而停了進言,不禁松一口氣,讓魏橋去吩咐偏殿內侍掛起白紗,阻隔住兩殿之間往來的目光。

白紗很快徐徐展開,張瑞領著眾臣向今上祝壽,又送上壽禮,眾人壽禮雖然珠光寶氣,但在天下奇珍唾手可得的皇宮之中,也顯得平平無奇。

直到燕王將那一甕“黃河清”倒出來,整個集英殿忽然沸騰。


上一章  |  奪荊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