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312 翻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最新章節列表 >> 312 翻案

312 翻案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5日  作者:天泠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天泠 |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韓章和雙眸瞪大,猛地抬起了頭,腦子里嗡鳴作響。

他的眸中又燃起了熾熱的火焰,其中蘊含著滔天的恨意,他揚起線條清瘦的下巴,咬牙道:“顧策降敵開城門,致數萬百姓將士枉死,怎能相提并論!”

他誤會了顧二姑娘,他認;可是顧策之罪天下皆知,天下為證,又豈是大皇子三言兩語就可以抹掉的!

父是父,女是女!

他身后的其他學子們也是心有同感,紛紛點頭,臉上寫著同樣的憤慨。

學子們一臉義憤,而楚翊依然笑得云淡風輕,問道:“誰見了?”

九年前,南越大軍攻下揚州臺陵城后,足足屠了三日。

所有參戰的大景將士戰死的戰死,活埋的活埋,臺陵城一帶的百姓也是十室九空,可謂尸橫遍野。

在場的學子以及外面的圍觀者都曾聽聞,當年臺陵城上空的血腥味久久不散,烏鴉成群亂飛。

可現在大皇子卻問,誰見了?

這個問題可以說問得有點扎心,韓章和等人一時無言以對。

楚翊又一次重復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句話楚翊剛剛才說過,所有人都還記得。

若是在今天前,他這么說,必會引來不少人的反感,尤其是在場的這些學子,也必會大書特書,口誅筆伐一番。

此時此刻,他們卻說不出口了。

今天他們跟在大皇子身邊半天,觀他為人行事,并非他們之前以為的被美色所惑的昏庸之人,也沒有因為在南越為質多年而變得庸碌軟弱。

他們這位大皇子不僅是過目不忘,聰明絕頂,而且還是胸有溝壑、言之有尺、行之有度之人。

而且,華家這樁案子的教訓就在眼前。

學子們彼此對視著,原本堅硬如城墻的心防略略有了一絲松動。

今上性情寬仁,登基一年,便廢了數項雜稅苛役,還一力扶持書院,開恩科興科舉,就是想給他們這些平民學子一展雄心抱負的機會。

不似先帝更看重那些高門世家,在位這二十年雖沒有廢除科舉,卻也不曾重用任何寒門進士。

今上一登基,就開恩科,很顯然是在對天下寒門學子宣示他的政見。

這樣的一個皇帝應該不僅僅是寬仁,也是有心懷天下、力圖振興的君主。

既然今上和大皇子都覺得當年顧策降敵的事有隱情,莫非是真的有什么隱情……

韓章和深吸一口氣,維持著作揖的姿勢,一瞬不瞬地看著楚翊,正色道:“殿下可有什么憑證?”

“若有足夠的證據,如今就該正名了。”楚翊的神情極為平靜,口氣也相當淡然,似乎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他對此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韓章和從楚翊的用詞中聽出了他的語外之音,急切地追問道:“敢問殿下是否已經發現了些許頭緒?”

話出口后,韓章和又怕這是朝廷機密,還想說什么,但楚翊先一步開口道:“我在越國時,偶然發現當年揚州的那一戰中,越軍明面上聲稱折損兩萬將士,實際上卻戰死了三萬人,一萬人憑空消失不見。余下越軍在返回越國后,就被越國圣人下旨解甲歸田。”

寥寥數語令萬草堂內的氣氛陡然間凝重起來。

俗話說:金舉人,銀進士。幾個縣才能出一個舉人,每個舉人都是從萬千秀才中殺出來的聰明人。

在場這些學子們能一路讀到舉人,都不是蠢人,更何況,他們科舉的目的是為了為官,平日在書院里先生也常與他們說一些朝廷時事,讓他們分析、撰寫策論。

大皇子提出的這個疑點確實令人感覺蹊蹺,他們皆是眉頭深鎖,露出深思的表情,心里冒出同樣的想法:莫非當年越國圣人是為了隱藏那“消失”的一萬越軍,才會下令越國北伐軍解甲歸田?

顧策一案牽連甚大,關系到了數萬條人命,關系到他們大景的顏面,若沒有那一敗,大景何須與越國議和,何須對著越國卑躬屈膝,割海賠款,又送了大皇子為質子。

對于大景,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可如果這樁公案的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楚翊接著道:“去歲,我從越國歸京的途中,曾親赴臺陵城,在距離臺陵城十五里的上嶺發現了一處焚燒過的戰場,可根據兵部留有的卷宗記載,當年那里沒有發生過任何戰爭,也沒有任何大景的兵員與百姓折損在那里。”

所有的學子們表情更鄭重了,一片肅然之色。

原來大皇子早在去年就曾親自去了一趟臺陵城調查,很顯然,他為了顧策案籌備已久,并非一時起意。

按照大皇子說的這些疑點,讓他們不得不懷疑越軍消失的一萬人是否就死在了上嶺。

要真是這樣,那就算不是一場大捷,也至少是一場兩軍血戰。

既然顧策有與越軍誓死血戰的決心,他又為何會降敵?畢竟他殺了越軍那么多人,可想而知,就算是降了,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一眾學子中,一個年輕的灰衣書生喃喃道:“難道說,當年是越國圣人為了擾我軍心、民心,才誣賴顧策降敵?”

顧策案疑點重重,萬一顧策真的沒有降敵,那么,他以身殉國,還要蒙受不白之冤被世人唾棄,他的后人也要被世人指指點點,公道何在!

其他學子們沒有說話,面上也染上了幾分壓抑之色。

“九年了。”楚翊幽幽道,“朝廷應該還顧策一個公平,一個真相。”

周圍的空氣中隨著他這句話又添了一絲悲壯與凄涼。

柜臺后的顧云嫆也聽到了這番對話,手指無意識地在柜臺上算盤上胡亂地撥著上面的算珠,眸光閃爍。

她沒想到大皇子為了娶顧燕飛竟打算為顧策平反,還這么堂而皇之地告訴了這些學子。

顧云嫆微咬下唇,失魂落魄地望著楚翊,腦子里不受控制地想著揚州,想著顧策。

當年,她也在揚州。

當年,她才六歲而已,在那里她遇上了微服的康王,當時康王十四歲,已是一個卓爾不凡的少年郎,少年意氣……

顧云嫆把手指從算盤上收回,心不在焉地往后堂方向走去,每走一步,心臟就抽動一次,腦子里亂哄哄的,只覺得夜風吹拂聲、怦怦心跳聲、腳踩上落葉的聲音……都變得分外清晰。

前堂的喧嘩和熱鬧被她拋諸腦后,甚至連手中的帕子脫手落下,都絲毫沒有察覺。

顧云嫆從萬草堂的后門上了自家的馬車,除了醫館的伙計外,根本無人察覺她的離開。

天色晦暗,街道上的行人稀稀落落,馬車載著顧云嫆一路疾馳,去往康王府。

整個康王府都因為未來王妃的蒞臨而震動了。

“嫆兒!”楚祐更是因為顧云嫆的到來,喜出望外,親自來了外儀門相迎。

自從那次進宮見了袁太后之后,顧云嫆就說要退婚,他們兩人從此兩不相干,那之后,楚祐前后去了蘆葦胡同的顧宅求了幾次,可顧云嫆都不愿見他。

現在顧云嫆主動來了王府,那是不是表示,她不生氣了?

他柔情款款地看著顧云嫆,親自扶著她下了馬車,狹長的鷹眸中綻放出欣喜的笑容,連一向狂狷的面容都因此柔和了不少。

他身上這種純粹的歡喜,顧云嫆也是看在眼里的,微微嘆息。

她一直都知道康王對她是真心的,偏偏他是康王,他們之間還橫亙著太后以及朝堂上的那些明爭暗斗……

待顧云嫆站穩后,楚祐熱切地握住了她纖細的手,兩人手掌貼著手掌。

“嫆兒,是我不對,我真的沒想到母后會這樣……”楚祐又一次向顧云嫆道了歉,將姿態放得很低,深情的目光貪婪地在她秀美的小臉上游移著。

她瘦了!

楚祐心疼極了,又試探地將橫臂攬在她纖細婀娜的腰身上。

顧云嫆身子一僵,想掙開,就聽楚祐情真意切地又道:“嫆兒,若是太后再說這些莫名其妙的話,你以后除了逢年過節,就別進宮了。”

“我們兩個人在宮外,過著我們自己的小日子,好不好?”

“我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袁太后定要住在宮里,不會和他們同住的。

將來他若能登上那個位置,他的嫆兒就是堂堂皇后,皇后是國母,不是普通的兒媳,太后也再不能像那日那般折辱了他的嫆兒。

他說話的同時,灼熱的氣息吐在顧云嫆的右側面頰與右耳朵,令得顧云嫆為之一顫。

她仰首看著他英俊的面龐,眸子漾起萬般柔情,憋了好些天的那口氣終于消了。

太后終究是他的生母,他能為她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不易。

見顧云嫆沒有掙脫自己,楚祐心下一松,這才將她整個人抱入懷中,讓她的臉貼著他的胸膛。

“嫆兒,我們會好好的。”楚祐真摯地說道。

顧云嫆傾聽著他強壯有力的心跳,低低地“嗯”了一聲,身子也漸漸放軟了。

片刻后,顧云嫆才道:“王爺,大皇子要重新調查顧策一案。”

下一瞬,與她緊貼的胸膛一陣起伏,輕蔑的笑聲從男子寬厚的胸膛里透出來。

“天下人不會允許他這么做的!”楚祐語氣冰冷,一派篤定地說道,“這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

那天,天音閣一別后,建威將軍汪南就當朝彈劾大皇子去無量觀祭拜顧策,這件事震動了朝堂。

之后,彈劾折子更是一本本地堆到皇帝面前,要不是皇帝強撐力保,楚翊這個皇子怕是早已經黯然地退出早朝了!

愚不可及,楚翊這小子真是愚不可及。

自己那位好皇兄好不容易才給楚翊贏來了上朝的機會,這才幾個月,楚翊非要作死!

現在又正值恩科,學子們陸陸續續抵達了京城,但凡楚翊再敢說給顧策平反試試,那些學子們就會將他口誅筆伐,那么楚翊在士林中就再無威信可言了。

若是楚翊因為顧策的案子失了民心,丟了軍心,又失了這仕子之心,哪怕他是皇帝唯一的兒子,也再沒有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

楚祐將最近朝堂上的一些爭議告訴了她,最后含笑道:“嫆兒,你別擔心,楚翊掀不起什么風浪的。”

“可是,學子們似乎動搖了……”顧云嫆緊張地一把攥住楚祐胸前的衣襟,飛快地把華家之事的經過說了一遍,包括越軍消失的一萬人,也包括上嶺的事。

楚祐神情漸漸凝重了起來,微微蹙眉。

原來楚翊從南越回來時,路上一度失去蹤影竟然是去了臺陵城與上嶺……他這個好皇侄還真是會藏啊!

楚祐眼眸陰沉,心頭像是貓抓般的心煩,但還是柔聲寬慰了顧云嫆一句:“放心,不會有事的。”

他放開了顧云嫆,退了一步,接著重重地擊掌兩下。

長隨立刻聞聲而來,就聽楚祐語氣淡漠地吩咐道:“你去萬草堂那邊看看情況。”

“是,王爺。”長隨抱拳領命,匆匆而去。

黃昏的天空一片晦暗,王府的各處已經點起了一盞盞燈籠,宛如一大片螢火瑩瑩生輝,照亮了整個王府。

“嫆兒,”楚祐牽著顧云嫆的手,小意溫存地說道,“我最近把王府中修繕了一番,你既然來了,就隨我四處看看,還有哪里要改好不好?”

他緊緊地盯著顧云嫆的小臉,問得小心翼翼。

天色不早,顧云嫆本來想說完顧策的事就走的,現在不由心軟了。

她抿了抿唇,抿出一對淺淺的酒窩笑,終究點頭應下了:“你要帶我去看哪里?”

“等去了你就知道了。”楚祐拉著她的手就往前走。

兩人去了王府的花園,黃昏的花園也別有一番夜涼如水的景致。

顧云嫆從前就來過王府好幾回,也不用楚祐介紹什么,她就能看出花園哪里修繕過,暖房邊多了一道曲折的紫藤花廊,一棵老樹下添了秋千,花園西北側的小湖上種上了半邊荷葉,還添了一處水閣……

顧云嫆一眼就能瞧出來,花園里的這些改建與修繕都是為了自己,包括這處新的水閣,也是從前她有一次說過,這個位置的景致很好。

看著有些魂不守舍的楚祐,顧云嫆的心中軟得一塌糊涂,緊緊地握住他的手,粲然一笑,道:“我很喜歡!”

心上人那明媚的笑容看在楚祐的眼里,勾魂攝魄,心頭的那點郁結一掃而空。

他真想訴一番衷腸,出去打聽消息的長隨步履匆匆地回來了。

長隨硬著頭皮朝兩人走近,躬身稟道:“王爺,萬草堂的那些讀書人被大皇子說動了,現在群情激憤,說是要聯合同窗一起聯名上書皇帝,請大皇子重查此案,說無論顧策是功還是過,都該查個清楚明白。”

一個舉人上折,根本不會有人在意,但如果上百舉人甚至更多讀書人聯名,那意義就不同了,這便是眾志成城。

長隨的這句話猶如一桶冷水當頭潑下,楚祐與顧云嫆之間那種旖旎的氣氛消失得干干凈凈。

楚祐的臉色瞬間宛如暴風雨來襲,渾身上下散發出沉沉的戾氣。

如果此案被重查……

“咚!”

他抬手重重地捶在湖畔的一棵柳樹上,碗口粗細的柳樹被捶得簌簌顫動,片片柳葉如雨般落下……

“王爺!”顧云嫆心疼地去看他的手,只見他的右手被柳樹的樹皮蹭破了些皮,隱約滲出血絲。

顧云嫆從袖子里摸出了一方素白的帕子,小心翼翼地替他擦去沾染在皮膚上的灰塵、木屑,仰首去看他。

楚祐面色陰鷙地望著湖面,湖面在盞盞燈籠的映襯下閃著粼粼的波光,反射進他漆黑如墨的眼眸里,襯得他周身氣質冷厲孤傲。

顧云嫆看著他線條明晰的側臉,心像是被揪住似的痛。

當年的事都過去了整整九年,連臺陵城也早已重建,景、越兩國好不容易和平了九年,大皇子為何還要揪著不放呢?

靜默良久,楚祐才譏誚地說道:“好一個楚翊!”

“他倒是時刻謹記太祖皇帝的教誨,既然無法從朝堂入手,他干脆就反其道行之,‘從下而上’。”

太祖皇帝曾言:革命是從下而上的,要相信百姓,依靠百姓。

這是太祖皇帝起義時的口號之一。

顧云嫆又取了方新帕子替楚祐包扎好了手,“就算大皇子想‘從下而上’給顧策翻案,此案也終究得放到朝堂上,只要文武百官反對,皇上一樣沒法一意孤行。”

顧云嫆意味深長地彎起了唇角,燈籠的燈光映照著她的眼睛流光溢彩,如星辰般璀璨。

當年的那一案牽扯太大了。

此案牽涉到的可不僅僅是先帝的清譽,大皇子終究是太年輕,不曾經歷過朝堂博弈,才會把事情想得那么簡單。

想要為顧策翻案,談何容易!

楚祐明白她的意思,微微點頭,心緒冷靜了不少,只是眼神依然陰鷙。

“王爺,你去忙吧。不必管我。”顧云嫆體貼地說道。

“……”楚祐握著她的手,面露遲疑之色,目光舍不得從她身上移開。

嫆兒好不容易才原諒了他,他實在不想把她一人丟下……

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顧云嫆又道:“我在王府里先逛逛,等你回來。”

此言一出,楚祐的眼睛瞬間亮了,大喜道:“嫆兒,我很快就回來。”

“你在這里自便,這就是你的家。”

“蘆葦胡同那邊,我會派人去說一聲的。”

叮囑了一通后,楚祐吩咐一個內侍好好招待顧云嫆,就匆匆地出了門。

大皇子的一舉一動,本就在眾所矚目之中。

這一天,先是民間,再是仕林,整個京城因為大皇子的那席話而震蕩不已。

當晚,蕭首輔和建威將軍汪南先后進宮求見皇帝。

汪南一撩衣袍,決然地跪在了南書房外,怒發沖冠地喊道:

“皇上,重啟顧策案實乃倒行逆施之舉,萬萬不可!”

“顧策降敵叛國,禍國殃民,天怒人怨,種種罪狀證據確鑿,根本無可辯駁!”

“若顧策都能翻案,如何對得起揚州死難的十萬將士和百姓,他們在九泉之下何以安息!他們的家屬又何以寬慰!”

汪南越說越是激動,越說越是悲憤,到最后,聲音似乎是從胸腔中嘶吼出來,連周圍的空氣都為之一震。

想到犧牲在揚州的趙老將軍,汪南更是心如刀割,雙目一片赤紅,幾乎是目眥欲裂。

為將者每一次上戰場都做好了戰死沙場的心理準備,但是,他們可以在戰場上的刀劍廝殺中死得壯烈,卻不該因為己方降敵而死,這是一種屈辱。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