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和伙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和伙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和伙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程嘉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程嘉喜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周大人對著李大人那邊看過去一眼,然后客氣的率先開口:「伯父,母親,是兩個孩子讓伯父,母親費心了。」

你看人家輕易的就帶了節奏。

姜常喜跟著說道:「娘,竟然不知道兩個孩子淘氣至此,讓娘您四處給人賠禮,都是我的過錯。」

李夫人開始那是不知道如何反應的。還以為兒子,兒媳婦要先埋怨她隱瞞的事情呢。

周瀾那邊,竟然開口說道:「兒子這些年不在娘身邊,才回來京城,就讓娘這般操勞,還有連累了小郎。是兒子忙于公務,疏忽了家人……」

李大人差點忍不住笑場,這周大人在做什么,怕夫人不知道如何應對不成,臺階都鋪好了。

便宜兒子這是想要一力承擔,給夫人推脫的方向呢。再看看那邊開始就被人帶了節奏的兒媳婦。

李大人算是知道了,周府怕是嚴母慈父。反正李大人不相信,周大人這番作為,那是為了替小郎母親開脫的。

李夫人開始那是準備拿出來同先生喝茶的功夫的,可聽到這里,突然就福至心靈,眼淚掉下來了,拿著帕子,擦著眼淚,沒搭理兒子。

她也委屈呀,可不是嘛,兒子太忙了,但凡顧得過來,也不至于她扛了這么久的鍋,還沒有發現。

李夫人還自發的拉著常喜:「常喜呀,娘是不是做錯了,咱們娘倆這些年生疏了,娘是想要幫你分擔一些的,可就是不知道做的對不對,娘也是怕你們才回來京城,支應不開……」

姜常喜對這招那是真的熟,她也會用,她也能不接招。

可這是婆婆,你明知道怎么回事,你都的幫著她接著:「娘,千萬別這么說,除了娘誰還能幫著我們夫妻管他們兩個淘氣的。讓娘中間作難了,是我們的不好。」

周瀾聽到這里,輕咳兩聲:「咳咳。」

李夫人那真不知道,兒子什么意思。她要不要繼續哭?

李大人那邊,自然的接過話頭:「要說孩子們淘氣,那是有一些的,不過未見得不占理。小郎那是個乖孩子,對吧。」

那必須對,常喜:「小叔乖巧可人,都是讓兩個孩子給帶累了。」

李大人那也是一位帶節奏的人:「此話不能這么說,小郎回來的時候,都同我們說了,都是那些孩子們聽了風言風語挑釁圓圓同姜姜,咱們圓圓姜姜那真是自保。」

就看到周大人,在兒媳婦看不到的地方頻頻點頭,顯然李大人這個節奏帶的好。

李大人忍笑:「不然你娘也不會就這么把事情擔下來,咱們是什么樣的人家,孩子的教育,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孩子們若是做錯了,咱們可是容不下的,決不能看著他們長歪了。」

言下之意,沒管就是沒錯。沒理解錯的話,就是這個意思。姜常喜都不知道,竟然是這樣的李伯父。

周瀾跟著點頭:「到底是孩子做的不夠圓滑,稍有欠缺,還是要教一教的。」

只是稍有欠缺嗎,這要不是人多,姜常喜得上去咬周大人兩口,你怎么說的出口。

李夫人就那么神奇的看著李大人同周瀾,這是合伙了吧?李大人:「說起來,這事還是他們這些人家的規矩不成,這樣的風言風語如何就傳到了孩子們的嘴里。當真是丟人還不自知,咱們沒有找到他們府上,那都已經是涵養不錯了。」

這竟然同周瀾同那位武官罵戰相互呼應了,還是你們講究禮儀了?姜常喜沒忍住,諷刺的開口:「伯父,辛苦了」

李大人都沒能接上這思路。辛苦在哪了?沒明白。

周瀾這個臭不要臉的,上去吸引火力:「京城嗎,做什么都不容易的,夫人放心,為夫會努力的,會同伯父看齊。」

姜常喜不想廢話了,這是一群打掩護的:「還是先看看孩子吧。」

然后李夫人帶著姜常喜去內院了。總不能攔著兒媳婦看孩子不是,能做的就這么多。

李大人同周瀾落后了幾步,李大人虛心求教:「何意?」

周瀾那真的是明白,這位李大人哪里沒跟上節奏,不是很好意思的說道:「辛苦伯父為孩子們辯駁。」

李大人恍然大悟:「夸我口才呢。」兒媳婦當真是不一般。

周瀾擰著頭皮點點頭。遇到您這身份,強詞奪理護著孩子的,作為小輩不夸獎也沒有別的辦法。

李大人竟然頗為驕傲:「遇到圓圓娘這樣機智的女子,想要護著孩子,你也不容易。」

周瀾挑眉,所以您護著小郎的時候頗為得心應手是吧,我娘比較好糊弄?這真是不太讓人開心的認識。

李大人被看的臉色都燙了些,趕緊說道:「一晃多年,你似乎不太一樣了。」

周瀾真心實意的說道:「伯父一如既往的睿智,小郎也教養的好。讓您費心了。」

李大人:「小郎呀,要說好,那是真好,我教養的也頗為費心思,可同圓圓姜姜比起來,還是差的太多了。我是真的喜歡圓圓同姜姜,孩子們能玩到一起,那是小郎的幸運。」

被人夸獎孩子,周瀾總是矜持不住的,臉色柔和:「伯父,小郎是叔叔呢,能得到小郎的認可,是他們兩個的福氣。只是太鬧騰了些,仗著禮教齊全,鉆空子。」

不然能怎么說。自己不知道地方,孩子都給自己認家長了。不過夸人家的孩子時候,還不忘給自家孩子洗白,他們家孩子禮教上沒錯的。

李大人算是知道這個便宜兒子對孩子什么德行了,自己這個慈父,反正是差了點意境的。自愧不如。

也不能兩個人在一塊各自尬吹兒子,吹別人的孩子,也都不太情愿。

對視一眼,李大人對于這些也不多說,問起周瀾的差事:「你的差事如何。」這個話題對于他們來說更加自在,融洽。

周瀾:「才從邊郡回來,總要先習慣一段時間的。」那就是沒有以為的那么得心應手。

一個能在邊郡載譽而歸的,李大人自認換成自己都不見得比周瀾做的好,只能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上點撥兩句:「你是個沉得住氣的。」

邊郡四年,周大人的表現,任誰都知道,周大人是個沉得住氣的。

相關


上一章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