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用實力發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用實力發難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用實力發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程嘉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程嘉喜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18恢復默認

作者:程嘉喜

小郎抬頭看向大侄女,臉色羞紅,一本正經的回答:“母親請了先生在府上教導,同先生讀了些許啟蒙書。”

圓圓笑瞇瞇的接口:“是幼學瓊林,還是增廣賢文?這些我們姐弟都沒有怎么讀過,千家詩先生也只是讓我們自己讀讀,先生講的比較晦澀,我同姜姜學的不好,以后要請教小叔叔了。”

跟著又說了:“不過武學,雌黃,養殖,算學,騎術,我們都有涉獵,可以同小叔叔交流心得共同進步。”

姜姜一張小臉,那是看著李夫人的,說的相當認真:“我們隨爹,沒有小叔叔聰慧,不過我們會努力好學的。”

那什么姜常喜都蒙圈了,自家孩子有學過這么多東西嗎,是不是吹的太大了。

姜常喜心說,完了,這是不太討祖母喜歡的一雙兒女,不過孩子爹應該笑瘋了吧。這是在為他爹出頭呢。

周大人扭頭看著廳堂外面,仿佛沒聽到一般。看著一雙兒女,眼神溫柔的要融化了。

這是他周瀾的一雙兒女。最親的人,余下的人如何,周大人還在意嗎?

那邊李小郎臉色羞愧,無地自容。這些他都不曾涉獵,讀書也沒有那么多。同侄子侄女相比,好丟人呀。

若是沒有姜姜的眼神凝視,李夫人未見得明白兩個孩子怎么就突然發難了。

可有姜姜盯著呢,李夫人想不知道也難,人家孩子不愿意聽,他爹不如小叔聰明的話,勉強撐著笑容:“可真是聰明。”

圓圓:“先生說還算是尚可,同爹爹比,少了刻苦,同舅舅比少了聰慧。”

你看人家孩子多懂事,自夸之后,還知道謙虛。人外有人,祖母自賣自夸很丟分的。就不知道祖母會不會羞愧。

姜常喜過去一個孩子后背拍了一巴掌:“淘氣。”

跟著拉著小郎:“莫聽他們亂說,每日都要被先生罰抄的,淘氣的很,學堂的先生,五天有三天要請家長的。”

姜常喜真的是安慰小郎的,可李小郎瑤瑤呀:“我還沒進過學堂。”然后哭了。徹底被打擊了自信。

姜常喜冤枉死了,看著李夫人,滿臉的我真不是故意的,真不是組團來欺負小孩的。

李夫人心疼壞了,安慰李小郎:“家里學同學堂也沒有區別。”

姜常喜:“莫哭,你可是小叔叔,以后你可有麻煩了,同他們一起進學堂,那是要被他們拖累請家長的。”

李小郎吸吸鼻子,堅強的做起小叔叔,哽咽的說道:“那請我好了。”

這回答不在預期之內。姜常喜茫然了。

沒忍住周瀾笑場了,可真敢說嗎,李夫人都氣笑了。

然后圓圓同姜姜眼睛都亮了,這個小叔叔能處。拉著小叔叔就走了,人家找到組織了,這必須是親小叔。

祖母雖然不受待見了點,可小叔叔沒有錯,那就是個孩子。小姐倆大方的就原諒了。

李夫人看著三個孩子,竟然就這樣說上話了,相處還不錯,放心些:“這可真是孩子。”

姜常喜也沒想到,剛才還針尖對麥芒呢,轉眼就好了:“母親,小郎被教導的端方,穩重,有伯父的風范。”

李夫人:“同圓圓姜姜相比,還是我太護著他了。”

姜常喜驚呆了,竟然進步了。能有這樣的認識可真不容易了。

李夫人略微尷尬,輕咳兩聲:“聽聞你們在邊郡很不容易,這些年沒少吃苦吧。”

姜常喜:“吃苦倒是說不上,可到底不比京城,在母親舅舅身邊,都是親人。”

聽到這話,周瀾直接告辭,去外院等著李大人下衙了。女人敘舊,他不好多說。

也不知道舅舅聽到常喜這話什么感受。

至于母親如何,周大人早就釋然了,他有自己更在乎的人,嬌妻在旁,他有一雙兒女護著,余下的都可以放下。

姜常喜同李夫人嘮嗑,那真是一會就找到熟悉的感覺了。

李夫人:“小郎前幾年就讓你伯父帶到外院教導了。你妹妹又出嫁了,我一個人在內院,你有時間帶著姜姜過來玩。”

姜常喜心說,難怪小郎小郎舉止雅致,言行憨直可愛,原來是李伯父的功勞:“那怕是不成,兒媳能常常過來,姜姜要讀書的。”

李夫人作為祖母,很關心孫女:“咱們姜姜聘請的哪位女先生?”

姜常喜:“姜姜自幼跟著師祖身邊,得先生他老人家教導,平日里我爹也回指點一二。兒媳回來以前,常樂已經在官學給兩個孩子報名了。”

李夫人抽抽嘴角,一個小娃娃,還是女郎,竟然是被這樣的大先生帶出來的:“咱們家姜姜竟然是才女。”

姜常喜:“您可別在外面說,兒媳婦臉皮薄掛不住。不求她才名如何,出門不讓人忽悠了就成。”

李夫人就笑,由衷的說道:“當著外人也敢說,剛才那番話,那就是實力。我雖然是內宅婦人,可也不是小娃娃就能給唬住的。他們就唬住我了。”

竟然還能如此淡然的開玩笑,姜常喜:“母親豁達了許多。”

李夫人怪不好意思的:“或許是年紀大了。”

四年不見而已,李夫人竟然能同姜常喜這樣開口嘮嗑。真的是沒想到呢。

李大人回府的時候看到周瀾,那真是連聲夸贊,就可惜這樣的郎君不是他親生的。

正事上,人家李大人只說了一句:“你如今的官職,不是我能插手打探的。不過京城到底不是邊郡,萬事謹慎小心。”

周瀾躬身行禮:“多謝伯父教導。”好意,周瀾還是明白的。

不說其他,能把李小郎教導的如此舒朗陽光,就值得周瀾敬佩。

母親的變化,同李伯父的開導脫不了關系。周瀾敬佩這位伯父的品性為人。

然后人家一塊去看三個孩子了。

還是那句話,看到人家圓圓姜姜,李伯父嫉妒了,不是自家小郎不好,而是真的不能放在一塊比。

圓圓上前見禮:“祖父。”

姜姜跟著:“祖父。”

然后兩個孩子就撲過來了,一點不見外:“我們能同小叔叔一起去學堂嗎,沒有小叔叔護著,我們人生地不熟的,怎么辦?”


上一章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