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第九百六十章 茍的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章 茍的住

第九百六十章 茍的住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程嘉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程嘉喜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 


人家姜常喜不光是嘴上心疼周瀾累心,人家還拿著這點事同先生探討:「如今不過就是個翰林侍讀,怎么就成天動心思成這樣,以后可怎么辦?」

先生瞪一眼女弟子,操的這是哪門子的閑心:「若是同你心思一樣的直白,日子還能安生嗎,一家大小的安危都系在他身上呢,能不小心嗎。」

跟著:「你有空琢磨這個,不如少給他添點麻煩。」

這話怎么就那么讓人不愛聽呢,她做什么了,讓先生嫌棄成這樣。

然后想到周瀾那觸類旁通的思維模式,姜常喜嘆口氣,這條路,真是不容易。這才一年多,周瀾變化如此之巨大。

先生:「別說后悔科考什么的,沒有這身份,心思一樣不能少。」難道還能當缺心眼不成?

姜常喜:「這點見識弟子還是有的,當初沒有先生,弟子那些莊子都護不住。」這就是身份,地位的重要性。

先生掃一眼女弟子,心說也沒有那么蠢:「明白就好。」

姜常喜:「我這就是想的窄了,還以為只有那些位高權重的成日思慮重呢。」

先生氣笑了,合著還嫌棄自家弟子位卑官小想得多唄。這女弟子可真是敢說。別說是仕途之中,即便是內宅里面,當個管事,你去問問有心思少的嗎。天真,到底還是天真。

就聽女弟子說道:「弟子還是去找大夫,多開些解憂,寬心的藥劑長期喝著好,省的哪天他把自己給累死。」

多余,很多余,這就是先生的心聲。嗤笑一聲:「我那可憐的大弟子,別是沒被累死,被你藥死。」

有這么調侃弟子的嗎,這多大的罪過呀。怎么感覺先生開口就有點懟人呢,最近自己沒得罪現身吧。

姜常喜不愿意聽了,一臉的傷情:「您怎么能如此曲解弟子的心意,若是知道今日,弟子從小就該熟讀醫術,也好過還要到處去尋神醫給你們下藥。」

聽聽這話說的,感覺還不是什么好藥。反正先生覺得,以后弟子給自己的藥,喝的都得慎重。

先生:「幸虧你沒有學醫,你就饒了身邊親人,也放過你自己吧。」

姜常喜端起茶杯,好半天才開口:「先生,弟子怎么覺得,您最近對弟子有些針對。」

先生掃一眼女弟子,虧得她神經還不算是太粗,還能看出來點事呢,那邊拿著弟子的課業:「有嗎?」

得罪先生那是不明智的,姜常喜很謙卑的:「有的,弟子還不算是魯鈍,還請先生明示,弟子也好知錯就改。」

先生冷哼:「這個靠悟性,你還是自己去慢慢悟吧。」說完就把女弟子掃地出門了。

所以謙卑什么的沒用,竟然要靠悟性,這玩意摸不著看不到的,姜常喜有點小煩惱。先生怎么還任性了呢,這么不負責任的話都能說。

不然請神醫的時候,讓神醫給先生開點明智,清腦的?

從年前先生回來,姜常喜只有一件事對先生的做法不贊同。不過師徒也沒有溝通過。想來結癥再此。

姜常喜很郁悶,她都能夠容忍先生同大貴這樣不明不白的關系在眼前了,并且沒有在先生面前出言不遜,插手這件事情,她還要有什么樣的覺悟?當真是悟不出來呢。

先生搖搖頭這弟子愚鈍真的不是亂說,他這個先生一點私事,就這么點事,在女弟子眼里,竟然這么長時間放不下,別別扭扭的實在是小家子氣。人家先生比姜常喜同大貴考慮的都周全,給大貴身份,大貴不需要,對先生是什么樣的感情,大貴自己都是迷茫的。先生索性讓大貴先跟在身邊,讓大貴有足夠的時間想明白,然后做選擇。

期間給大貴姑娘庇護。在先生看來很君子的。

生還同大貴承諾過,什么時候想明白了,若是愿意嫁人,先生幫著大貴挑合適的郎君。

當然了這若是讓姜常喜知道,還有這個事情在里面,肯定要再次重塑三觀的,自己還是對這個世界沒有適應好。

姜常喜若是知道先生心里想的,定然要諷刺一句,您這心里難道裝著天下了?這還是小事,一個女子的一生的幸福呢。這是蹉跎女子的青春。

當然了,雖然不知道先生的想法,可大貴以女郎的身份跟在先生身邊,雖然必然會有些非議,可走,留之間方便。

這事姜常喜本來就是這么安慰自己的。

知道大貴沒有跟著先生一起去廣濟寺祭祀的時候,姜常喜心里是松快的,至少這樣的大貴,沒準哪天說看不上先生,扭頭就走了。

姜常喜是盼著這一日的。

先生這個年歲,成婚的話閨女都比大貴大了,年齡就已經夠不相配的了,大貴這就是一時迷茫,哈。

這若不是大貴所求,姜常喜定然不準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話說,這樣讓大貴在先生身邊,不談感情,沒有名分也不錯,哪天想開了,轉身利索。

周瀾上衙以前喝到了夫人不知道從哪位神醫那里開來的湯藥,據說都是補腦子的。

聽的周瀾嘴角抽抽,這是嫌棄自己還不夠用心,腦子還不夠用,琢磨的太少吧?不然何至于就補上了。

你看看誤會就這么出來了,姜常喜那是心疼他動腦子太多,給他補補的。

日子總是匆匆的,尤其是周大人這樣,在翰林院,先后揚名兩三次,扎下跟的。

不急不緩的做著自己手頭上的事情,沉穩的讓老翰林們頻頻點頭認可。轉眼就到了孩子周歲。

若按著姜常喜同周瀾的本心,自然是不愿意委屈孩子的,周歲宴就該大大的操辦才熱鬧。

可小夫妻想了一遭,就淡定下來了。

科考以來,他們府上熱鬧夠多了。姜三夫人在京城的時候,府上,三天,三天的流水席,可一點都不少。沒少驚動鄰里,親眷。

周瀾的名聲已經闖出去了,這倆年他們只求夠穩。再弄大動靜不合適。

何況如今的周瀾,在翰林院兩年多,去書院講學認識的友人更多。親朋故舊不好這么折騰。

用姜常喜的話說,只要你茍住了,就妥了。

雖然說有些狹隘,不夠熱血,可先生也得承認,女弟子說的有幾分道理的。


上一章  |  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