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第279章:我只是導游,不會醫術啊……(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9章:我只是導游,不會醫術啊……(求訂閱)

第279章:我只是導游,不會醫術啊……(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23日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天下第一白 |  | 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沒想到東漢竟然這么牛逼,虧以前還認為東漢沒有啥出彩的。”

“如果只說帝皇,當然沒有什么出彩的,但要說其他,每一個行業都是當時全球的巔峰。”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嘖嘖,感覺身為中國人很驕傲。”

“我也是。陳凡老師真是人才,以前怎么沒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這個概念呢。妹的,看來我們國人還是比較保守啊,不知道對歷史進行潤色。”

“這就是為什么需要陳凡老師這樣的史官了。”

史官是干什么用的?

自然是記錄歷史事件的。

但如果光記錄的話,那就太死板了。

史官也應該對于那些重點事件進行加深分析與研究。

甚至,有的還可以加入自己的評價。

別認為這樣的評價帶有個人傾向。

事實上所有的史官,沒有一個不帶自己個人傾向的

就如太史公。

我就喜歡四大刺客,怎么了,我就要寫荊軻,你能怎么樣。

結果寫了,所有人都記得了荊軻。

又如李廣。

我就喜歡李廣,我就要寫他牛逼,你能咬我。

結果。

幾千年來,無數人都為李廣感到可惜。

“其實我對于張衡的地動儀很感興趣,但可惜,失傳了。”

“對,渾天儀其實也很黑科技了,但最為黑科技的是地動儀,不知道他的原理是什么樣的。”

“古代中國已經越來越能解釋世界了,他們會通過自己的知識,了解到了內容解釋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

“對,就像歷法,潮汐,公轉,自轉……等等,都能總結出具體的經驗。”

“上面這么多,其實我最為感興趣的是陳凡老師講到的華佗與張仲景。那啥,華佗是誰,大家知道嗎?”

“華佗我們不知道,不過張仲景歷史當中有這個人,但不是特別出名。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在想,如果我們一些醫書沒有失傳,那我們中醫還會像現在這樣的水平嗎?”

這個世界與前世一樣。

中醫式微,主要還是西醫。

或者說。

這個世界比之前世中醫都更為微落。

前世中醫雖然整體也不怎么樣,但到底一個縣里還是有一家中醫院的。

另外,不少地方也有很多的老中醫坐診。

可這個世界。

雖然也有中醫院,但基本上是一個市里只有一兩家中醫院。

雖然中醫是國內本土的醫學,但很多人并不是太相信中醫。

不只是很多老百姓不相信,哪怕就是一些領導干部,社會精英,他們也不是特別相信。

甚至。

越是高學歷的,他們越是不相信中醫。

這其實是一大悲劇。

“我是很希望中醫能夠崛起的。”

“我也希望,小時候我得了一場重病,在西醫各大醫院治了好幾年都沒好。可是后來碰到了一位老中醫,幾個月就將我的病給治好了。”

“我也是,有很多一些西醫治不好的病,中醫就治好了。可恨,現在上頭對于中醫不是特別重視。”

“唉,中醫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原本這只是感慨。

可是。

當陳凡做完這一期百家講壇之后,卻是引起了一大票反中醫的罵戰。

“哈哈哈,都啥年代了,還有人信中醫?”

“那啥說中醫可以治病的,也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多少能治一些。”

“對,真碰到一些大病,重病,還得西醫。”

“什么大病重病,就是小病,也還得靠西醫,哪怕感冒了,你也得看中醫。”

“要我說,中醫就和非洲那些巫醫一樣,或許有一點經驗,但這個經驗太微不足道了。”

“原本還很喜歡陳凡老師的百家講壇,看來,陳凡老師也就這樣,就這點水平。”

“別再追捧中醫了,中醫混得這么慘,那就是中醫自己的問題,別人真沒要打壓。”

“如果后面幾期陳凡老師還在這樣亂吹中醫,不好意思,以后我看到陳凡老師,直接就換臺了。”

不只是這一些網友。

甚至。

一些專家,也紛紛站了出來,為西醫站臺。

“我是三甲醫院的一位醫生,以我從業20多年來,我認為,不管大病還是小病,建議最好不要看中醫。莪也不是說中醫啥病都治不好,但整個中醫理論就有問題。”

“跟大家透露個消息,所有的中醫院用的西藥比中藥還多。另外,中醫師也很喜歡拍片,驗血,驗尿,至于把脈,給你裝裝樣子罷了。我敢肯定,中醫院有一半的中醫不會把脈。”

“當然,如果實在是沒辦法了,那就去看看中醫,反正,給自己一點安慰也好。”

至于這一些醫生為什么會出來站臺。

太簡單了。

其實也是利益問題。

幾乎所有學西醫的,自然希望所有人都相信西醫。

或者,都不要去看中醫。

他們對于中醫所謂的草藥喲,把脈啊,根本不屑于顧。

如果中醫完蛋,那對于他們西醫來說,那就真正的一統天下了。

此外。

在這一些醫生的背后,還有醫院,藥廠,醫療設備公司……等等一系列的財團支持。

雖然中醫也有藥廠,也有醫院……但力量太微弱太微弱了。

“可恨,這幫家伙。”

“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中醫竟然如此否定,他們不怕遭雷劈嗎?”

“西醫也就近代100多年的產物,沒有西醫之前,我們的祖先又是怎么活下來的?”

“那些數典望祖的家伙,無恥。”

東方中醫院。

這是目前為止全國最大的一家中醫院。

只是雖然這是全國最大的中醫院,但目前他們中醫院也面臨一系列的尷尬。

因為普遍不少人都不太相信中醫。

哪怕有一些相信中醫的,一碰到大病小病,第一個也不會來他們中醫院。

只有實在是后面沒辦法了,其他西醫治不好,只好找他們中醫來看。

這樣的情況,中醫怎么可能發展的起來?

當然。

他們也做出了許多的改變。

比如。

推出不少中成藥,雖然效果確實好了一些,但比起西醫來,根本微不足道。

如果不是上頭不想看到中醫消失,他們中醫院都不知道能不能生存下去。

“主任,我們要不要發文與他們打一架。”

“打什么打,你打得過嗎?人家西醫有多少人,我們中醫有多少人?再說,我們中醫確實比西醫弱嘛,有很多地方也確實不如西醫,你怎么與他們Pk。”

“可就算是這樣,但他們也太將我們中醫批評的一無是處。”

“淡定,還是提高自己的醫術水平吧。只要自己的醫術水平提高了,自然會有人相信。”

“可……”

辦公室里幾位中醫師張了張嘴,最后還是沒有說。

待辦公室主任走后,眾人又聊了起來:“那個啥,各位,大家不想做點什么?”

“做什么,真要和西醫打架呀?”

“打什么架啊,主任不是說了嗎,打得贏嗎?”

“那有什么好說的。”

“我是說,難道我們不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

“啥辦法?”

“不如,我們找陳凡老師看看。”

“陳凡老師?”

大家左右看了看。

有一位醫生說道:“陳凡老師難道也會中醫?”

“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感覺好像陳凡老師是中醫高手。”

“怎么看出來的?”

“大家來看,陳凡在講華佗看病的時候,講究辯論方法,同一種病,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治法,感覺他的這個理論比我們學習的理論還要深厚一些。”

“咦……”

不說大家還將陳凡講的當成是故事。

這一說,大家一下子研究起來了。

“還有,陳凡老師說的傷寒雜病論,但《傷寒雜病論》遺失的七七八八,很多重要內容都沒有了。不知道陳凡老師那邊有沒有《傷寒雜病論》的原版。”

“你別說,還真有這個可能。”

眾人這一說,一下子打了雞血:“要不,我們去找找陳凡老師?”

“我看行。”

眾人點頭。

幾天之后。

陳凡接到了東方衛視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是東方衛視有好幾個中醫找自己。

陳凡沒有什么事,也就約了他們見面。

“陳凡老師,您好,我們是東方中醫院的中醫師,這是我們的執業醫師證。”

“呵呵,沒必要將證給我看,我又不懷疑你們。”

“這不是怕您誤會嘛。”

其中一位領頭的中醫師吳含說道:“陳凡老師,前幾天您在百家講壇講的中醫這一塊,當真講的太精彩了。只是可惜,很多中醫學著作都沒有留傳下來。”

“確實是有不少書籍沒有流傳下來。”

“不過,陳凡老師,您好像說過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流傳下來了。”

“是啊,難道你們沒學過?”

陳凡一愣。

“陳凡老師,我們學是學過,但這個傷寒雜病論不太完整,有很多內容我們也一知半解。”

“呃……”

這一說,陳凡也算是明白了。

其實前世《傷寒雜病論》也失傳了。

至于流傳下來的版本,一個叫做《傷寒論》,一個叫做《金匱要略》。

為什么會有兩本,不是一本?

這就是因為年代太久,正版的傷寒雜病論已經失傳。

至于為什么還流傳了下來。

那則是因為,其實在當時是很多人看過原版《傷寒雜病論》的。

特別是一些中醫師。

所以。

他們在看過《傷寒雜病論》之后,他們又在此基礎上加進了自己的一些解釋。

就像很多人看過論語之后,哪怕沒有論語的原版,但論語也流傳了下來。

到了北宋時期,人們才發現有一本叫做《金匱要略》的書,這其實就是《傷寒雜病論》里的雜病部分。

至于《傷寒論》,就是《傷寒雜病論》里面的傷寒部分。

雖然前世流傳下來的《傳寒論》以及《金匱要略》不是完全原版的傷寒雜病論,但基本上也算是還原了95以上。所以在前世,中醫也就稍稍還有一些地位,不至于像現在這樣。

“陳凡老師,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您。”

“什么問題?”

“您也會中醫嗎?”

“為什么這么問?”

陳凡搖了搖頭:“不,我不會中醫,我就是一個導游。”

“陳凡老師,您就別謙虛了,我們感覺您絕對是一位很厲害的中醫師。”

“我真不會中醫啊。”

陳凡再次否認。

他也很想會醫術,但實力不允許。

畢竟,他只有導游系統,又沒有醫圣系統。

眾人見陳凡搖頭,吳含又問道:“陳凡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您有完整版的傷寒雜病論嗎?”

“這個……”

陳凡也是搖了搖頭。

你說前世一些古詩什么的,他還能背誦下來。

但要說一本像《傷寒雜病論》的醫學著作,陳凡哪能背得下來。

“您難道沒有在其他大墓里面發現過?”

“噗……”

陳凡有些吐血了。

這形象啊,完了。

大家一看陳凡,第一印像就是盜墓頭子。

“幾位,你們別這樣看著我,我可真沒下過多少大墓。”

陳凡不斷的搖頭。

這種事情,別說真沒去過,就是去過也不能承認啊。

不過。

這幾人倒是提醒了陳凡。

這個世界中醫這么微弱,其實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那就是因為有不少書籍沒有流傳下來,像《傷寒雜病論》雖然也流傳下來了,但只是殘版。

如果拿出完全版的,或者不要完全版,只要前世版本的《傷寒論》以及《金匱要略》……恐怕也得將這一些中醫師的水平提升好幾個層次。

畢竟。

他們原本就有中醫基礎水平,如果這時來個比較牛逼的理論以及臨床技術指導。

那可是分分鐘要爆炸啊。

正要通過系統購買下來,陳凡卻是稍稍停了一下。

不行。

這要是直接拿出來,尼瑪,那不得坐實了之前的他們懷疑的盜墓頭子。

雖然陳凡一直說自己沒有。

但這種東西都能拿出來,人家哪個會相信?

還是找個比較靠譜的方式比較好。

想了想,陳凡說道:“各位,《傷寒雜病論》我沒有,不過,我好像在國家圖書館里有一些印像。這樣,回頭我去國家圖書館里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那真是太感謝陳凡老師了。”

幾人向陳凡謝過。

隨后。

陳凡便聯系上了中華檔案館。

此前陳凡雖說原則上答應了修史的工作,但一直也沒有行動。

現在正好。

完全可以借修史的工作,先去調取一系列的文獻資料。

是的。

要說文獻資料最全的是哪里?

那就是中華檔案館了,或者是國家圖書館。

不管是國家圖書館,還是檔案館,只要有權限,都可以調取。

當然。

陳凡也不會調取一些絕密的資料,有一些絕密的資料陳凡也調查不了。

但一些普通的歷史文獻,醫藥書籍之類的還是可以的。

至于為什么不到網上找。

這怎么可能。

有一些歷史文獻,檔案資料并不會發到網上去。

而且。

真要網上能找到,那這一些中醫師也不會頭痛了。

“我去,還真有一些殘本。”

你還別說。

在陳凡來到中華檔案館,并用權限查找一系列史料之后,還真是查到了《傷寒雜病論》的一些殘本。

不過與他們說的一樣,只是殘本,內容十去其七,只剩下三成的內容。

這直接影響的就是中醫這一塊的傳承。

如果不是中醫還能口口相傳,光靠這一些醫書,中醫還真有可能消失。

系統:打卡中華檔案館,獲得《傷寒雜病論》殘本,獎勵《傷寒論》一部,《金匱要略》一部。

就在陳凡準備想著用元寶在系統里購買時,系統發出了一則消息。

看來系統還是挺有良心的。

這打卡的功能,一下子就幫陳凡省了1000萬的元寶。

點擊學習。

一下子。

陳凡腦海里面便完全記住了《傷寒論》以及《金匱要略》。

不只如此。

陳凡感覺,好像自己不只記住了,而且他怎么有一種想給人看病的沖動。

這一說,陳凡還有一些手癢了。

看看什么時候,練練手試試。

不過。

說到練手,陳凡也不想誤人子弟。

畢竟沒有系統的學習醫術,光靠這兩本書籍還不夠。

為此。

陳凡卻是通過系統,一口氣將《皇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甚至連《易經》,《經絡學》《陰陽學》《五行學》……等等,也給全部買下,并點擊學習。

PS:感謝“倪晨已經存在”打賞盟主,剛開始看到信息的時候幾乎不敢相信。妹喲,大白已經好些時候沒有人打賞盟主了。雖然大白一直郁悶,本書寫得這么好,寫得這么爽,怎么會沒有盟主呢。不可能啊,這不科學。不得不說,“倪晨已經存在”的眼光如此的牛逼,在萬千作品當中發現了本書的存在,再次感謝倪晨已經存在。另外,雖然大白更新比較慢,不過,為了倪晨已經存在,大白將加更一章。那啥,兄弟們,大佬們,有沒有第二個盟主啊?要是沒有的話,明天大白再問一遍。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