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第212章:凡哥,您祖上是不是國師?……(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凡哥,您祖上是不是國師?……(求訂閱)

第212章:凡哥,您祖上是不是國師?……(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16日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天下第一白 |  | 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我了個去,真要夜觀天象啊。”

“我終于要親自見證這樣的大場面啦。”

“嗯嗯,我也是,我都要呼吸不順暢了……”

看著陳凡登上最高峰,一眾直播間內的網友激動的難于自己。

要知道。

當時陳凡在發現上官婉兒墓穴所在位置的時候,他就施展過一次。

可當時施展出來的絕術,都是別人傳過來的,很多人沒有見過。

而這一次,陳凡將他的神術真正的展現了出來。

雖然。

他們還是看不懂。

雖然。

看起來好像陳凡站在山頂之上,什么也沒有做。

但他們就是感覺很吊。

這放在古代。

陳凡絕對就是天師般的存在。

當然。

陳凡站在山頂之顛可不是什么也不做。

他仰望星空,就是查看周天星辰排列的方位。

一般有大墓。

他必需按照周天星辰的方位,確定穴位。

所以。

這種反推是最為省事,也是最為方便的。

“紫微,七殺,破軍,貪狼,武曲,文曲,天機……”

中國古代自有一套認識周天星辰的邏輯。

他與西方的星座不一樣。

中國古代的星宿學比之西方的星座更為嚴謹,更為有理論基礎。

在中國古代。

古人將周天星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所謂的三垣就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而二十八宿,就是古代傳說中的二十八星宿。

每一個星宿,就掌管某一星空。

也因此。

所謂的觀星術,那可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什么迷信,而是有其一套邏輯理論。

并且。

這一套邏輯理論有的時候,陳凡都感覺很強大,并且無卸可擊。

比如在陳凡通過系統學習了這一大堆風水之術時。

在這一些風水之術里面,多少也加夾了一些命理之術。

按理來說,命運這種東西,他是虛無縹緲,他是無法預測的。

可是。

在命理學當中,命運卻是一種可以預測的東西。

而為什么能夠預測呢?

道理也很簡單。

往大方面,那就是環境對于人體會造成影響的。

比如地球會對人類造成影響。

而太陽以及月亮又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那么其他星辰,同樣也會對太陽,月亮,以及地球造成影響。

當你出生那一刻。

周天星辰就已經對你造成了影響。

在天成象,落地成型。

當你從母胎出來之后,你的99的人生,已經被上天決定了。

所以有一句話就叫做,天上星河轉,我命已定盤。

好啦。

扯遠了。

生人都能預測,更別說逝世之人了。

逝世之人所在的方位,比之生人,更好確認。

在陳凡登上山頂之后,隱約間有一股紫氣落于北峰之上。

紫氣就是帝皇之氣。

當年的袁天罡,就是按此依據,將乾陵定于咸陽的梁山。

“周教授,走,可以了。”

“啊,陳凡老師,這才剛看一會。”

“已經確定了具體的方位。”

“在哪?”

“在梁山的北峰,那里隱約有一股紫氣。”

“紫氣,我們怎么沒看到?”

“紫氣這種東西,說來就很玄乎啦,這個,我們明天前往北峰就知道了。”

“嗯。”

隨即眾人下山。

“凡哥,凡哥,我靠,真發現了啊?”

“嗯。”

“那明天就到北峰那里尋找?”

“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就會有收獲。”

“我草,太牛逼了。那個啥,凡哥,您能跟我們透露一下觀星術嗎?”

陳凡一個頭兩個大:“太過于復雜了,我就算是講幾年,也不一定講得完。”

事實上。

陳凡能夠學習這么多秘術,也是系統醍醐灌頂來的。

真要陳凡去學,他也得吐血。

而且玄學這東西,你越學越覺得他博大精深。

有的時候。

就算是窮一輩子之力,也未必能學得完。

只是大家下山之后都很興奮,不只是一眾網友睡不著,一眾考古隊隊員也睡不著。

而且見識過陳凡一翻施展神術,眾人都感覺這個世界真他喵的玄幻。

見大家這么感興趣。

反正大家也睡不著,陳凡便給大家普及了一些玄學基礎知識。

或者說。

其實這不是玄學基礎知識,他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學知識。

只是近一百多年來,很多人將他給放棄了。

“先給大家說一下我們中國的紀年法,中國有自己的歷法,所以我們的歷法與公歷不一樣。公歷是說某某年,這有其優點。但我們的農歷,同樣也在很多的地方發展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農事生產上面,二十四節氣,就給我們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最為可靠的依據。”

“不過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我們的農歷是怎么紀年的?比如,我們今年是壬寅年,這個壬寅年是怎么來的?要了解這一些,首先要了解天干地支。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可以稱之為十二生肖。子是鼠,丑是牛,寅是虎……今年壬寅年,就是虎年。”

“那為什么是壬寅呢,這就得再學習天干地支的排序了。一般來說,紀年方面是天干加地支。第一個紀年,那就是甲子,取天干中的第一個甲,以地支中的第一個子。而第二年,那就是乙丑。取第二個天干的乙,第二個地支的丑。這里面的排列有一個區分,那就是陽天干與陽地支排例,陰天干與陰地支排例。說簡單一點,那就是甲如果是奇數,那他就與地支的奇數排例。乙如果是偶數,那他也只能與地支的偶數排列。所以后面的排例只能是甲子,甲寅,甲辰……而不可能是甲丑,甲卯……因為奇數不會與偶數排在一起。”

“今年恰好是排到壬天干與寅地支,所以今年的紀年就是壬寅年。而我們可以繼續推算,明年的話,寅過來就是卯,明年就是兔年。天干壬過來就是癸,所以明年就是癸卯年……因為天干地支這樣的排序,當所有天干地支排完,恰好是60年,所以又稱之為60甲子。排完了之后呢,則又重新一個甲子再排。”

一翻講了一下傳統文化的基礎知識,眾人恍然大悟。

“沒想到,我們的紀年方法是這樣的。”

“哈哈,我好像懂了,如果按這樣的推法,那癸卯年之后就是龍年,龍年的地支是辰,癸過來之后沒有了,那就又返回到了甲,所以2024年,那就是甲辰年。”

“正確。”

隨后。

陳凡又跟大家講了一下,天干與地支的五行。

比如今年是壬寅年,壬屬水,寅屬木,屬于水生木,木的力量大大增強。

木又會自動生火,所以今年木火的力量很強。

既然木火的力量很強,那么火克金,金的力量就會相對較弱。

所以今年的行業,五行屬金這一塊業務就比較艱難,金也代表金錢,所以今年消費賺錢也可能不怎么樣。

而比較好的,那就是木火這一塊。

火主文明,主科技,主傳播,主藝術……那就代表這一些地方能夠有比較大發揮才能的地方。

“我的乖乖啊,凡哥,您祖上是不是國師?”

“呃,不是。”

“是天文世家?”

“不是。’

“是史官世家?”

“也不是。”

“神相世家?”

“不是。”

“盜墓世家?”

“更不是啊……”

好吧。

不能說了。

再說下去,感覺越來越有刑頭了。

但陳凡真想說。

他不是神棍啊,這都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理論知識。

次日。

考古隊眾人都是無比有精神的一大早起來了。

一翻簡單的洗漱,陳凡帶著眾人往北峰而去。

“陳凡老師,這里就是北峰了。”

“嗯。”

陳凡點了點頭:“大家以兩個人為一組,分開進行尋找。”

確定了北峰,那就比較省事了。

不過北峰的方位也比較大。

至于到底墓穴在哪,也得花一定的時間尋找。

不過已經確定了具體的位置,后面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

“老鄉,您在這里生活多少年了?”

“陳凡老師,我自小就在這里長大,都50多年了。”

“那你知道這里有什么異常嗎?”

“異常啊……也沒有什么異常。”

為了更好的考古,所以這一次考古隊也請了一位當地的老農做為向導。

此時。

在陳凡吩咐眾人分頭去找的時候,他便與老農聊了起來。

“不過據我的爺爺說過,好像有一個大墓在這里。而且好像以前還有人來盜過……”

“是嗎……那盜出什么來了嗎?”

“不知道,好像說是沒盜出來,說是找不到大墓的入口,有好幾波盜墓賊都離開了。”

這自然是散落于民間的傳說故事。

這里面有的真,有的假……一般不會被官方所采納。

不過陳凡卻覺得。

有不少傳說,其實很多都是真的。

特別是。

當陳凡知道,這里就有一個大墓的時候。

“對了,陳凡老師,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很特別。”

“什么地方?”

“我們這里有一處幾十米的深溝,很多人都覺得很神奇。”

“哦,是嗎,帶我們去看看。”

半個小時之后。

陳凡在老農的帶領下,來到了他口中所說的深溝。

只看到前面一條深溝,完全將山劈開一樣……一邊連綿了好幾里。

“大叔,這條溝大概是什么時候形成的?”

“不知道,可能有幾百年,也有傳說是一千多年。但我們這里傳說是,原來是沒有這條深溝的,但不知道為什么,他就突然出現。”

“那你們有下過這條深溝嗎?”

“年輕的時候我們下過一次。”

“有沒有發現什么?”

“沒有發現什么東西,但感覺這條溝好像是人工挖出來的一樣,我也不知道他們挖出這樣的深溝是做什么。”

“挖出來的啊。”

陳凡品味著老農的話。

隨后看向了周教授:“周教授,我們應該找對地方了。”

“哦,陳凡老師,您找到了?”

“暫時還沒有。不過,你看這溝。”

“這溝?”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條溝應該就是唐朝末年黃巢帶領大軍挖出來的。”

“啊……”

陳凡這一說,周教授一下子激動起來:“黃巢?”

“嗯。”

陳凡點頭。

盜墓這個行當,早在幾千年前就存在。

比如黃巢。

人家當年為了挖乾陵,直接就派了40萬大軍過來。

但可惜。

他們并沒有挖到墓穴的入口,最后也就做罷。

當然。

不只是黃巢。

歷史當中還有許多大盜,他們也曾經打過乾陵的主意。

但最后都無功而返。

所以說。

乾陵不是沒有被盜過,而是有被盜,但卻沒有被盜成功。

在前世。

乾陵也是在60年代的時候,因為當地農民不小心放炮炸石,這才找到了乾陵的墓道口。

“周教授,梁山這邊的地圖再給我看一下。”

“陳凡老師,您看。”

對著地圖。

陳凡一邊手掐指訣。

好吧。

其實不是在施展什么法術,陳凡這是在確定方位。

是的。

如果在沒有拿羅盤的情況之下,那就就可以通過手掌劃出九宮十二地支圖。

然后再根據地圖情況,以及昨天觀象之時的方位,確定最終的位置。

三天之后。

陳凡終于松了一口氣:“找到了。”

“應該就在這里。”

指著前方,陳凡說道:“這里應該就是墓道口。”

“那我現在就向上頭增加人手。”

“嗯。”

陳凡點頭:“增加人手可以,不過,乾陵主墓我不建議挖掘。”

“為什么?”

“以我的推測,我覺得乾陵的主墓應該沒有被盜。如果我們現在挖掘的話,恐怕里面很多的文物都可能得不到太好的保護。”

“我覺得也是。”

周教授也是點頭。

在這一塊,此前考古界可是吃了不少虧。

特別是當年發現一些帝陵的時候,一眾考古隊眼睛都是紅的。

可是。

當真正挖出來時,卻發現。

很多的一些文物,都得不到有效的保存。

所以很多時候出土的文物,都是一些金屬類的制品,因為這一些倒是比較好保存。

可像絲綢,服裝,書本,字畫……這一些,很多都被毀壞。

這就非常可惜了。

“不過乾陵周邊應該還有其他的陪葬陵,章懷太子的墓,應該也是陪葬在這里的。而且,說不定被盜了。當然,除了章懷太子之外,估計還有其他一些公主,以及大臣的陵墓。這一些墓,我們就得保護性進行挖掘了。”

是的。

乾陵不只一個陵墓。

除了主墓之外,還有幾十個小型的陪葬墓。

這一些墓的規格都比不上乾陵,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基本上可能都被盜了。

相關


上一章  |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