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大唐第六十七章 送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守捉大唐 >>守捉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送別

第六十七章 送別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9日  作者:卓牧閑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卓牧閑 | 守捉大唐 


史羨寧和米提夫前腳剛走,白佐尖和阿史那山后腳就來了。

他倆無論能力還是人品,都無法與史羨寧、米提夫相提并論,韓平安不想跟他們廢話,只提出一個條件。

葉勒部的那些小首領大多不學無術,部落內的大小事務,大多交由粟特文書打理。而他倆又都是粟特祆正,多多少少有點號召力,只要他們發動人脈配合接管葉勒部就行。

至于錢,想要卻不能要。

沒有他們這些粟特商人,葉勒的經濟真會崩潰,不能殺雞取卵。

事實上一些粟特商人之所以鐵了心幫安樂山造反,就是因為長安對他們的政策總是走極端。

之前好的時候別提多他們有多好,不讓漢人經商只讓他們經商,同時限制外藩經商,比如大食商人,想來大唐經商,來了就不許回大食老家,讓他們這些享有特權的粟特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不好的時候對他們非常不好,只要沒錢了就去抄他們的家!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心理落差太大,不服氣當然要反。

打發走二人,請屈通去位于城頭的守夜隊據點,讓當值的守夜人幫著留意天使的消息,便回第三進的小院繼續洞房,結果天沒亮就被屈通和隱娘叫醒了。

“我義父說來了兩個天使,一個是宮中的太監,一個是大理寺的什么官,他們不是召林使君回長安做官的,是來拿林使君的,好像跟啥案子有牽連。”

屈通見小舅子臉色變了,嚇得不敢再往下說。

韓平安緊鎖著眉頭,凝重地說:“難怪使君爺爺讓咱爹趕緊去白沙城呢,原來他老人家早知道了。”

隱娘知道林使君是韓家的恩人,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老人家被鎖拿回長安問罪,淡淡地說:“把那兩個天使殺了,把使君搶回來。”

老姐果然人狠話不多,習慣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韓平安一連深吸了幾口氣,微微搖搖頭:“使君爺爺真要是不想回長安有的是辦法,可他老人家必須回。”

“必須回?”隱娘一臉茫然。

“他的兒女子孫全在老家,他老人家要是不回去,全家老小一個都活不成。這就是我之前為何不跟咱爹商量,就讓黃博文去洛州把大娘和大郎二郎他們接過來的原因。”

“三郎,你是說如果天子想來鎖拿咱爹,咱爹也要像使君那樣跟著走!”

“大娘和大郎二郎都在老家,爹敢不跟著走嗎?”

韓平安頓了頓,接著道:“何況使君爺爺一心輔佐太子,他老人家要是不束手就擒,豈不是坐實了太子的罪名。”

隱娘苦著臉問:“那咋辦?”

韓平安無奈地說:“事到如今,只能送送他老人家。”

屈通赫然發現做官原來這么兇險,搞不好連妻兒老小都要搭進去,不禁說道:“我義父說那兩個天使急著把使君鎖拿回長安,打算明天上午召集王將軍等人宣詔,下午就走。”

韓平安回頭看了看嚇得不敢做聲的李鈺和安云兒,無奈地說:“那我們得趕緊做準備,姐夫,你去趟妓館,幫我把那些樂師叫上。”

太陽沒落山,西邊就出現了紅紅的晚霞。

林使君在老仆的幫助下顫顫巍巍爬上馬背,被一群從長安來的禁軍擁簇著,策馬走出葉勒城。

安伏延來了。

新任葉勒鎮使左驍衛中郎將王慶祥來了。

崔瀚等葉勒鎮參軍也來了,靜靜地守在城門外夾道相送。

只不過他們既是來送林使君的,更是來送兩位天使的,大將軍府的家人甚至給兩位天使準備了價值不菲的禮物,整整綁了二十幾匹馱馬,搞不清楚的真以為是一支商隊。

“安使君,為何如此客氣。”

“天使難得來一次安西,走得又如此匆忙,末將都沒機會盡地主之誼,只能備些土產,聊表心意。”

“使君客氣了。”

“應該的,應該的。”

“使君要把葉勒這邊的事交代明白,趕緊去龜疏上任,公事繁多,就此留步吧,無需再送。”

“兩位天使此回長安七千余里,末將豈能不送。”

太監覺得這個胡將很懂事,沒有再堅持,就這么跟安伏延說說笑笑地帶著大隊人馬往前走。

林使君雖是戴罪之身但做過丞相,該有的體面還是有的,沒有戴枷鎖。就這么騎著匹老馬,晃晃悠悠地跟在后頭。

崔瀚心生感慨,不忍看他老人家。

陳驛長年紀大了,本就百無禁忌,也不管兩個天使和那些禁軍高不高興,當著眾人面躬身作揖。

“使君保重。”

“陳都尉,你真不想回老家?”

“哪里黃土不埋人,卑職的棺材早做好了,連埋在哪兒也想好了。”

“還是你灑脫,著實讓老夫羨慕。”

“來一口吧,這可是上好的葡萄釀,在長安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

陳驛長翻身上馬,遞上酒囊,陪在林使君身邊。

林使君接過酒囊捧起來喝了一口,笑道:“果然是好酒,有此美酒,難怪你不想回老家。”

傳旨的太監聽見動靜,下意識回過頭,見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也就沒說什么。

一起來拿人的大理寺官員很想訓斥一番,可見負責押送的禁軍并沒阻攔,干脆裝作沒看見。

前頭談笑風生,后面兩個老頭子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五里亭。

五里亭,顧名思義,距葉勒城五里。

葉勒本就沒幾個讀書人,自然不會有人附庸風雅建亭子。

并且葉勒氣候不好,三天兩頭刮風沙,即便有亭子也不會有人來此歇息,所以這個亭子不但有“典故”,也跟韓家有點關系。

五年前,韓士枚要來葉勒上任。

前任葉勒鎮倉曹參軍兼葉勒城主非常會來事,得知即將到來的監軍是個讀書人,趕緊找工匠修亭子,三天就修好了,然后出城來這個亭子里恭候。

安伏延正感慨溜須拍馬之輩仕途順暢,赫然發現亭子里不但有人,亭子中央的石桌上還置辦了酒菜,

南北兩側和西側都用布幔遮擋,以防風沙刮進來。

“三郎……”

“安使君,你認得?”

安伏延正不知道該怎么解釋,亭子里傳來悠揚的樂聲。

韓平安和女扮男裝的李鈺、安云兒以及徐午生等捕賊署的孩童,遠遠地看著林使君,隨著妓館樂師排練了幾天的旋律放聲高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人家送離別詩,這是唱離別歌。

旋律悠揚動聽,意境深邃,充滿別離的傷感。歌詞精練,情感真摯,不涉教化,意蘊悠長。

太監愣住了,大理寺的官員也愣住了。

眾人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少年一邊唱著,一邊走到林使君馬前,深深作了一揖,隨即竟把林使君扶下了馬,攙扶著走進涼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李鈺淚流滿面,安云兒唱著唱著泣不成聲。

這歌很好學,隱娘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

剛才還跟陳驛長說說笑笑的林使君,竟聽得老淚縱橫,接過韓平安敬上的酒,嘴唇顫抖著頻頻點頭。

崔瀚沉浸在這傷感的旋律和歌詞中,感覺瘋三郎一家子唱的就是他,不由想起來西域時送行的那些親朋好友,心里一酸,熱淚盈眶。

韓平安扶著老人家,轉身看著正在唱的李鈺等人,問道:“使君爺爺,喜歡嗎?”

“喜歡。”

“高興不?”

“高興,有此別離歌,爺爺此身無憾矣。”

林使君端起杯子一飲而盡,探頭看看后面的樂師,走過去撫摸了下徐午生等孩童的頭,轉身問:“三郎,有沒有紙筆。”

韓平安連忙道:“有,孫兒早準備好了。”

隱娘反應過來,趕緊收拾石桌。

林使君捋起袖子,邊聽邊揮筆疾書,掉落的淚水模糊了字跡。

“三郎,此詞此曲可有名字?”

“沒有,孫兒沒想好。”

“既然是送爺爺的,爺爺慢慢想,想好再托人告訴你。”林使君放下筆,擦了一把老淚,示意追過來的老仆收起墨跡未干的歌詞。

韓平安躬身再拜。

老人家在老仆的攙扶下走出涼亭,爬上馬背,示意禁軍牽馬,跟著哼唱起來。

安伏延本就心急如焚,不想夜長夢多,連忙招呼兩位天使繼續趕路。

胡樂悠揚,歌聲依舊。

直至天使的隊伍消失在視線里,韓平安才擦干淚水,喃喃地說:“使君爺爺走了,我們也該去白沙城了。”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守捉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