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大唐第十一章 暗潮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守捉大唐 >>守捉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暗潮涌動

第十一章 暗潮涌動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05日  作者:卓牧閑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卓牧閑 | 守捉大唐 


卓牧閑:、、、、、、、、、

葉勒鎮軍城,位于葉勒城東南三里。

這座東西狹長的城依地勢而筑,佇立在高高的石嶺上,東西約兩里,南北寬一里,城墻用石塊夾土砌成,并用土坯砌就馬面、角樓。

其規模別說與關內的城池相提并論,甚至連葉勒城都不如,

整個兒一大號的戍堡。

軍城雖小,但位置極佳。

南面便是瀚海荒原,站在角樓上能遠眺五六里。

北邊是潺潺而流的赤河,與葉勒城隔河相望,能照看到邊軍將士沿河灘開墾耕種的那一望無際的田地。

晴空萬里時,甚至能依稀看到建在城東八里頭痛山頂上的烽燧。

西邊陡峭幾乎爬不上來,東邊是層層疊疊、褶皺縱橫的頭痛山余脈,人雖上的來,但大軍無法展開。

只要居高臨下守住南北兩面,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本就易守難攻,加之這幾年無戰事,平日里在城墻上值守的士兵極少,包括當值的旅帥在內也不過三十二人。

其他人與關內的府兵一樣,一年加起來也當值不了幾天,平時主要忙著種地,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事實上大多士兵本就是來自雍州京兆郡、蒲州河東郡等地的府兵,

只是現在不比幾十年前,可每隔四年輪換。

正因為沒人來替換,許多人在鎮多年,已白發蒼蒼,卻遲遲不能滿放歸鄉。

即便節度使大人派兵過來替換,每次派來的兵也極少,這意味著能回鄉的人也極少。

究竟讓誰走不讓誰走,成了幾任鎮使最頭疼的問題。

剛開始看戰功,戰功顯赫的可以回去跟家人團聚,能夠葉落歸根。

可在邊關即使沒有大仗打也有小戰事,一有戰事就有戰功,只要呆上十幾二十年,最不缺的就是戰功。

軍功十二轉,不少人已經完成大圓滿,開始轉第二次了。光軍城這邊就有八個“雙上柱國”,所以依照戰功決定讓誰回老家是不成的。

況且戰功顯赫的大多年邁體衰,走路都顫顫巍巍,甚至連站都站不穩。而葉勒距長安九千余里,真要是放他們走,他們會死在路上的。

久而久之,就算節度使大人派兵來,鎮使安大將軍和副使李將軍也不再提滿放歸鄉的事。

將士們一樣懶得再去找兵曹參軍問自個兒究竟酬勛幾轉了,

反正問了也沒啥用。

正所謂回望舊里,永無還期!

正蜷縮在城門口曬太陽的那個老卒,

就是一個“雙上柱國”。并且已經第三次酬勛十一轉,

第三次做柱國。

按例邊軍將士除在戰陣上獲得軍功外,每鎮戍一年即可酬勛一轉。

一個身材魁梧的軍官站在角樓上,默默地俯看著老卒,暗自感嘆這老頭子要是能活到明年春天,那么,他便能成為安西四鎮乃至整個大唐的第一個“三上柱國”。

那可是視同正二品的上柱國!

遙想當年,且不說軍功十二轉酬勛上柱國,就是軍功四轉酬勛驍騎尉也極為榮耀。

可現在呢,這里是都尉、護軍多如狗,柱國、上柱國滿地走!

即便能滿放歸鄉,老家的縣令縣尉也不會正眼瞧他們,更別提發給勛田、安排做官了。

這是什么鬼世道……

軍官暗暗咒罵著,正準備轉身遠眺頭痛山頂的烽堡,身后突然傳來腳步聲,一個高高瘦瘦的大胡子火長手扶橫刀爬了上來。

“大哥,我回來了。”

“怎么搞到這會兒。”

“今天是九月十三,是伽罕巴爾節的最后一天。好多胡人進城賽祆(集會祈福),火神廟里全是人,連城門口都被做買賣的給堵住了。”

角樓上沒外人,在城墻上巡邏的士兵離的遠,軍官不擔心被人聽見,回頭問:“有沒有見著米掌柜。”

火長俯身看看下面,低聲道:“見著了。”

軍官追問道:“他怎么說,一切可還順利?”

火長擦干額頭上的汗,說道:“姓韓的果然去給葉勒王祝壽了,本來以為他會跟往常一樣輕車從簡,沒想到他一大早竟讓人去采辦賀禮。

他買了好多禮物,雇了十六頭駱駝,城里今天人又多,他一直折騰到差不多巳時才出的城。”

“他帶了多少護衛。”

“護衛沒多少,就他那幾個親衛。”

“究竟幾個?”

“四個,剩下的兩個留在府里看門。”

“別的隨從呢?”

“算不上隨從,全是從集市上臨時雇的,連駱駝帶人一起雇的。”

“有沒有看清一共多少人?”

“十六七個。”

大胡子火長回頭看看四周,接著道:“雖然多出十幾個人,但全是些駝夫馬夫。米掌柜已經派人騎快馬告訴曹都滿了,曹都滿應該能對付。”

軍官想想還是不太放心,遙望著遠處的烽堡問:“崔瀚在做什么?”

“今天不是過胡節么,米掌柜說連龜疏火神廟的麻葛都專程來了。他不能再跟以前那樣給點銀錢了事,所以在我回來前他去了火神廟。”

麻葛是火神教信眾對火教大祭司的尊稱,在信眾心目中的地位極為崇高。

葉勒各部的胡人又大多信奉火神,所以每次賽祆對城主府乃至葉勒鎮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城主府甚至要承擔賽祆所需的酒脯、紙張。

這次賽祆連龜疏祆祠的大祭司都來了,崔瀚作為城主當然以禮相待。如若再跟以前一樣不露面,那就是不尊重人家所信的神,一旦激起民憤會出大亂子的。

軍官點點頭,追問道:“陳二牛那個老狐貍呢。”

“老狐貍剛開始在火神廟看熱鬧,我回來時他被假道士和白云寺的胡僧拉去吃酒了。”

大胡子火長知道軍官擔心什么,想想又說道:“大哥,曹都滿利欲熏心,他肯定會動手的。只要他敢動手,剩下的事就好辦。”

“他要是臨陣退縮呢?”

“米掌柜早有準備,他不動手,他手下的人也會動手。”

“好,我下去看看李將軍在做什么,你在這兒盯著頭痛山,看見火光就起鼓。”

與此同時,距葉勒城西門不遠的火神廟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葉勒鎮倉曹參軍兼葉勒城主崔瀚被薩寶請入正殿,跟葉勒城的一眾粟特商人坐在一起,靜聽來自龜疏城祆祠的大祭司誦經。

遠道而來的大祭司名叫麴度,雖年過六旬,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

他穿著一身素衣站在火壇邊,左手端著一個杯子,右手揮舞著,抑揚頓挫地誦講經文經義,整個人在圣火照耀下莊嚴肅穆,睿智不凡。

葉勒最富有的粟特商人史羨寧知道明府大人聽不懂,坐在邊上低聲翻譯。

“先知瑣羅亞斯德開口言,呵,胡姆,你好,最初在塵世用你作成飲料的那個人是誰?他得到了怎樣的幸福和酬報?”

“純潔的、祛除死亡的胡姆答道,世上的維萬格罕首次用我作成飲料,作為酬報,我使他得福,生了個男孩,名叫賈姆希德,他擁有成群的良畜,成為世民百姓中最顯赫的人物。”

“他有太陽一般的明眸,當政時期,他使動物和人類長生不老,使江河奔流不息,草木永不枯槁。使食物豐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原來“胡姆”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用火神教的“圣草”榨的汁水。

草汁都能被當作圣物,而且有神性會“說話”,這究竟是教義還是講故事,比我大唐道教差遠了。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一聽就知玄之又玄,靜下來悉心體悟便知蘊含天地至理。

有大唐國教珠玉在前,崔瀚真瞧不上火教的教義,實在想不通居然會有那么多人信。

但他今天不是來參詳比較教義的,而是來瞧瞧葉勒有頭有臉的胡商是不是都在,來瞧瞧這些胡商形跡可不可疑。

因為現在幾乎可以斷定,葉勒的粟特坐商中有人意圖謀害,至少有人參與意圖謀害監軍大人父子。

那么大一個局,沒點身家的小商小販顯然沒資格參與,只有家財萬貫的豪商才有可能。

今天又正好是伽罕巴爾節的最后一天,也是整個伽罕巴爾節最熱鬧的一天。

先是誦經祈福,等大祭司講完經會鼓樂大作,有胡姬載歌載舞,有美酒佳肴……

據說宴飲之后,麻葛的學生還要展露神靈附體、利刃穿腹的神跡。

總之,篤信火神教的粟特商人今天都應該來。

沒來的一定有鬼,來了卻形跡可疑的一樣可能有鬼。畢竟那么大一個局,他們不可能不時刻關注進展。

至于有沒有走東跑西、四海為家的粟特行商參與,那是陳驛長應該想辦法搞清楚的事。

崔瀚就這么聽著史羨寧翻譯,一邊不動聲色觀察四周,一邊在大祭司的目光鼓勵下,跟虔誠的信徒們一起喝著“胡姆”。

這草汁不咸不甜,帶著點酒味兒。不是很好喝,但也不算難以下咽。

入鄉隨俗,既然來了就得喝。

喝著喝著,頭有點暈,整個人變得暈乎乎飄飄然。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涌了上來,靈魂似乎都要出竅,仿佛馬上便能神游千里,莫非這“胡姆”里真蘊含神性……


上一章  |  守捉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