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第九百七十四章 上帝有時真的很不公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上帝有時真的很不公平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上帝有時真的很不公平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墨少堤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墨少堤 |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一來到“首席科學家大樓”,陶折軒、湯姆森和陳立成馬上便迎了出來。

老陶原本是沒打算來夏國的,畢竟不久前才離開家人七個多月,這個比較顧家的男人還是更傾向于陪伴家人,所以之前一直在米國以遠程會議的形式全程跟進團隊工作。

但秦克和寧青筠要去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里不能少了個有份量的人坐鎮——在這方面,無論是凱爾文·湯姆森還是陳立成的資歷及學術地位,都沒法子鎮得住從全世界匯聚而來的最優秀中生代數學家們。

而在中生代的數學家中,除了秦克寧青筠外,最有名氣、最有學術威權的幾個菲爾茲獎得主里,只有老陶加入到“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中,其余林登施物勞斯、吳寶珠等,因為不是很擅長數據分析,都沒加入到團隊中來。

秦克是很希望老陶過來夏國坐鎮與幫助自己的,陶折軒在與家人及加州大學商議過后,決定再次來到夏國。

當秦克和寧青筠飛往邁阿密時,老陶則相反,趕在“小冰河時期”的超級寒潮前飛抵了夏國的京城,目前住在清木大學安排的公寓里。

在秦克小倆口不在時,老陶以副隊長之職,充當起臨時領隊。憑著他“天才中的天才”的諾大名聲,再加上菲爾茲獎得主、米國數學學會會士、多國院士的光環,陶折軒還是很能鎮得住場子的。

他在湯姆森教授和陳立成的輔助下,花了三周時間,硬是將整個團隊糅合在一起并正常運作了。

不過老陶其實更喜歡研究數學理論及數學應用,不太喜歡管理。

所以當秦克來到辦公室里,老陶如釋重負,先是給了秦克一個擁抱并祝賀他二次拿到了菲爾茲獎,然后毫不客氣地將厚厚一疊資料全塞到秦克的手里:“秦克,這個隊長果真不是人人能干的,我感覺比當年研究NS方程還要頭疼,你回來就好,這個擔子交還給你了。近三天的工作報告全在這里了。”

“行,謝了。”秦克笑著接過,并沒有刻意地說什么鄭重道謝的話。以他和陶折軒的深厚交情,沒必要搞那套虛的。

他轉手交給跟在后面的工作助理陳雅,對老陶道:“老陶,聽說現在你住學校安排的公寓?怎么沒到我家里去住?”

“你不在,難道我過去幫你帶娃嗎?”老陶揉著額角:“我以前帶家里的兩個娃已受夠折騰了,可不想再體驗一次。”

“現在我和青筠回來了,今天就搬我家里住怎樣?起碼可以吃住家飯,不用天天吃食堂。”

“我還是等你們領完諾獎回來后再搬過去吧,你們下個月還得離開十天半月?”

“所以到時還得麻煩你了,代理隊長。”

“總覺得是上佐你的賊船……”這句話老陶是用粵語說的,秦克也用不太流利的粵語回了句:“想走?遲佐嘍。”

兩人相視大笑,默契地擊了下掌。

旁邊的湯姆森教授看得有點感慨也有些羨慕,他看得出,這是曾長期并肩作戰、志趣相投才能產生的惺惺相惜情誼。

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也會與這兩位頂尖的數學天才,成這樣真正的好朋友?

“暫時不搬到我家住也無所謂,不過瞧你還倒是累瘦了,晚上去我家喝湯吧。不然嫂子見著我可得抱怨我虧待你了。”秦克笑著向老陶發出邀請,又轉頭對湯姆森、陳立成道:“凱爾文,陳學長,晚上一起來啊,家里今晚準備了大餐。如果你們不加班,就干脆和我一起坐車回去。”

“行。”陳立成是秦克家里的常客了,爽快便答應下來。

湯姆森有些驚訝,也深感榮幸,在西方國家里,很少會邀請朋友到家里赴宴,一般都是在外面舉辦PARTY為主,像秦克這樣的邀約,完全可以視為親密友人的邀約了。湯姆森與秦克是“熟人”,但自知還沒達到這樣親密友人的標準。

不過秦克此時名望如日中天,湯姆森也很樂意與這樣的頂尖大數學家搞好關系,跟隨他學到更多的創造思維與數據技巧、進而突破自己數學的瓶頸期,所以還是很認真地答道:“好,必定赴約。”

老陶瞧出湯姆森的不自然,頓時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沒必要太拘謹,秦克家里的大廳就像普林斯頓里的‘茶話室’,以前愛德華、法爾廷斯他們在的時候,就天天晚上都在那舉辦茶話會。你多去幾次就習慣了。”

湯姆森其實是頗有些傲氣的人,但要看與誰比,起碼較之老陶他自問在數學上有較大差距,完全傲不起來。老陶的性格也有些清高,往日里對他也沒什么親昵的舉動,這下拍拍肩膀,竟讓湯姆森有幾分榮幸之感。

再看看秦克那讓人心生溫暖的笑容,湯姆森再次覺得,哪怕拋開那些追求數學夢想的目標不提,能來到這里,結識到這樣真心的伙伴,也是極不錯的事……

敘舊完畢,眾人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

秦克翻罷這三天里的全部報告,便召集想在辦公樓里的一百八十多人,連同部分在線的遠程成員,一起開了個會。

秦克開會的風格很簡練,沒什么套話廢話,簡單的開場白后,他打開了十幾張衛星圖:

“這是各國氣象中心發過來的氣象圖,大家可以看到,本次北半球出現了‘小冰河時期’的極端氣候災害,形勢很不樂觀,大多數地區都出現了冰雪覆蓋的跡象,尤其是這些接近北極的超強冷氣團,形成了類似環狀的半凝態氣旋,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這意味著后續的冷空氣還會源源不斷地從北極南下……”

“這些是南半球的熱帶氣旋、龍卷風、洪澇災害分布圖,均是奧大利亞氣象中心和新西蘭氣象中心的衛星拍攝到的景象,有沒有發現這些地點呈現個巨大的半弧形?是的,很像我們的磁場圖……”

“我們再看看這些磁場監測數據初步分析圖,我們能看到現在南北極的磁場出現了混亂,明顯的是南弱北強,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

秦克的語速并不快,聲音也很平靜,但所有人都聽得手心冒汗,第一次深切地意識到自己身處的星球,到底出現了怎樣的異變。

秦克接著又將自己手里幾個團隊近期有關極端氣候災害、自然災害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分享了一遍,然后道:

“太陽活動與地日距離對這星球的影響,在理論層面其實是比較空乏的,受限于監測能力、尤其是數據分析能力,使得很多理論都停留在‘猜測’上,而沒有經過嚴密的數據分析和數學推導,是不可能成為有力證據的。”

“正如在這大半個月里,不少國家的氣象中心科研團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尤其是研究近二十年來太陽活動、地日距離與自然災害之間的對應關系、與星球生態系統的對應關系,確實也找到了一定的對應規律,但同樣受限于數據分析能力,這些規律有很多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之處……”

“這正是氣候學家乃至普通物理學家的局限性。但他們做不到的事,我們數學家可以做到!”

“我們這個團隊的建立,就是為了集合起全世界的頂尖數學分析專家,彌補起這塊拼圖的缺失,使得太陽活動、地日距離變化、星球的生態氣候環境變化的理論,從‘猜測猜想’變成真正的‘理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撥開重重迷霧,找到這顆星球出現極端氣候災難的根源,并將之解決掉!”

“這些就是接下來我們工作的重點!”

“但理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第一步從各國氣象中心完成梳理的數據中不斷提煉、不斷分析,尋找更有力的證據,推導出更準確的關聯,從而歸納出太陽的活動、地日距離與我們星球近十二年極端氣候災害、自然災害的最真實關系及對應的初步理論,最后進行數學建模,分析推演未來的走勢……”

“這是一個很龐大很艱巨的任務,哪怕我們接收到的數據已經過多次加工篩選,但依然是以PB為單位計算的,里面有太多的雜音仍需要我們判斷與分析,有太多自相矛盾的規律需要我們去證偽或者證實……但我相信在座的諸位,你們都是從全世界里選出來的最優秀的數學分析專家,哪怕沒有氣候學的相關知識,但我們通過數學得出來的結論,照樣可以比那些氣候學家猜測出來的結論更加準確!甚至讓他們根據我們的數學結論來完善理論!

“這就是數學,因為數據就是語言,數學就是真理,只要能從真理說出來的語言,就必定是正確的!”

“我們數學家,就手握著打向真理大門的鑰匙!要解決可能會危及人類未來的極端氣候災害,也必須依靠我們數學家!”

秦克的會議只開了四十分鐘左右,全程所有人都沒半秒鐘的分心,秦克展示出來的危機,以及他們需要肩負的使命,都讓眾人在心頭上涌起一有種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有種無法言喻的熱血沸騰!

正如秦院士在最后所說,除了他們這群數學家,這個世界已再挑不出什么人來完成這樣龐大而艱巨、卻事關著人類未來存亡的任務了。

所以當秦克最后雙目如電地環視眾人,高聲問出那句:“大家愿不愿意將力量借給我,一起完成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讓數學家成為人類邁向未來的光輝柱石?”

“我們愿意——!”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學們振臂高呼,斗志昂然,凝聚力更是瞬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老陶看著臺上揮灑自如地煽動、凝聚著人心的秦克,不由在心里感嘆道:“果然,有些人天生就是當領導者的料,最可恨的是,這家伙不但有帥長,還是最出色最勇猛的沖鋒大將……上帝有時真的很不公平。”

向來被人妒忌慣了、認為上帝太偏愛他的陶折軒,第一次生出了與別人一樣的感嘆來。

完成了思想動員、凝聚共識后,秦克開始了每天一個小時的大數據頂級分析技巧的分享講解。

名為經驗分享,實際上就是授課,用經驗分享的名義只是為了讓在場的優秀數學家們面子上更好過罷了。

在場都是非常優秀的數學分析高手,但再優秀,距離數學之神依然有著遙遠的距離,憑著秦克此時的數學能力數學知識數學水平,依然可以輕松碾壓他們,當然,也可以指導他們,拉著他們前進。

現在秦克在一眾數學家之中的威望極高,遠在陶折軒之上,這也使得系統的“思維共鳴”效果得到充分發揮,秦克的授課內容幾乎輕易就被他們所理解和消化吸收,并融入到實際的工作能力之中。

湯姆森就是對此深有體會。

他全程都在飛快在邊思考邊記錄要點,然后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思維前所未有的清晰,秦克院士所說的每一句話明明頗為高深,他卻都能輕易聽懂并理解消化。

不只是他,其余的數學家也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眼界與思路開闊了,聽得更認真了,這種能感受到自己進步的成就感與喜悅,正是一個數學家所追求的精神享受之一,這使他們工作起來的動力也更足了。

相信只要隨著時間的積累,這支團隊的整體水平會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大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會更加得心應手,效率大增。

在接下來的十天里,“小冰河時期”帶來的極端寒冷天氣并沒有改善,反倒正如預測的那樣,越發的嚴峻。

秦克與寧青筠依然忙碌,想同時指揮十幾個的世界級優秀科研團隊開始研究工作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千頭萬緒的工作撲面而來,但秦克堅定地邁著自己的步伐,不緊不忙、不慌不忙地制訂計劃與目標,讓各個團隊的負責人來負責跟進細節,他和寧青筠只負責審閱報告,以及對關鍵環節進行檢查復核、難點難關的指導,一下子就將工作量減了下來。

12月初的周六晚上,秦克與寧青筠去拜會了楊伯伯。

三人在書房里細聊了許久,寧青筠終于了解自己的父母為了這個國家、為了人類的未來,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作出了怎樣偉大的貢獻。

回到家里后,寧青筠坐在主臥的窗前,看著窗外的白雪,久久沒說話。

忽然感覺被溫暖的懷抱包圍,卻是秦克從身后溫柔地抱住了她。

“在想什么呢,老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