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第七百七十二章 楊老先生的托付與新的世界難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二章 楊老先生的托付與新的世界難題

第七百七十二章 楊老先生的托付與新的世界難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墨少堤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墨少堤 |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奧數國賽

奧數國賽

旁邊的寧青筠與秦小殼見到秦克在打電話,都安靜下來,尤其是寧青筠,聽到秦克稱呼對方為“楊老先生”,頓時愣了愣。

秦小殼小聲問:“這‘楊老先生’是哪位呀?嫂子。”

“他是35歲時憑著‘宇稱不守恒’理論,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一位夏裔物理學家,目前已恢復了夏國國籍。”寧青筠小聲地解釋道。

秦小殼聽得咋了咋舌頭,忽然才有了“自己老哥還真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啊”的真實感。畢竟放眼全國,估計能讓楊老先生這樣德高望重、國之瑰寶級別的老前輩親自打電話來聯系的青年人,估計都不超過十人了。

此時三人都坐在車子的后排,除了空調的細微風聲外就很安靜了,寧青筠與秦小殼都能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的老人家聲音:

“小秦啊,你和小寧那篇關于NS方程的通解論文,最近我聽秘書念完了。雖然數學不是我的專長,我無法全部理解,但也能聽得出邏輯嚴密,充滿了想像力與創意,非常不錯。”

楊老先生說話有點慢,但吐字清晰,最讓人震驚的是,百歲高齡的他居然還聽完了秦克和寧青筠寫的那篇極為復雜深奧的NS方程通解論文!

“我打這個電話來,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繼續研究我和羅伯特的那個‘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缺口’(也稱‘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問題?聽說你年初在愛因斯坦科學獎的大會上,就曾用獨創的數學方法對楊米爾斯方程進行過嘗試求解。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問題也算是我的夙愿了,如果能在我入土前,看到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我的人生也就沒什么遺憾了。可惜我等了這么多年也沒有數學家能做到……”

用數學的方法證明楊米爾斯方程組解的存在性甚至找到那個通解,難度非常高,不下于NS方程,無人能求出通解并不奇怪。

“現在我想來,也就只有求出了NS方程通解的伱和小寧,有可能將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求出來……如果可以,我就將這個問題的答案,托付給你倆了……咳咳……”

老先生一口氣說了這么多話,頓時有些咳嗽起來,聽到秘書輕聲替他拍背的聲音,秦克心里不由涌起一股感動。

當初楊老先生與米爾斯教授只是從物理理論與實驗推導了“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缺口”的假設,卻無法從數學上將之證明出來,時隔幾十年了,楊老先生對這個假設的最終答案始終念念不忘。

這是一位真正的科研工作對于真理的執著!

秦克認真而鄭重道:“楊老您放心,我和青筠已在進行著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對如何求出通解也有了一定的頭緒。我們會爭取在今年之內解決這個‘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問題。”

“今年之內?好!”楊老先生平復咳嗽,聲音明顯激動起來:“我靜候你們的好消息!”

“我們寫好了論文,一定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結束了與楊老先生的通話,秦克心里依然有些感嘆,對寧青筠道:“我們要加油了。”

寧青筠也聽得很感動,她點頭輕聲:“我剛才還在想,自己是否還會像老先生這樣,惦記著學術上的事幾十年放不下?后來發現我估計做不到這么執著。”

秦克笑道:“這是楊老先生自己提出來的假設猜想,一直沒找到答案才會耿耿于懷吧。我們可沒提出什么假設猜想來。”

秦小殼眨巴眨巴眼睛:“老哥,你之前不是也提出過一個‘秦氏猜想’嗎?”

秦克有些意外:“你這還記得?”

“當然了,你和嫂子的成果,我都有好好地上網查過的,不然怎么向同學吹噓。”秦小殼得意洋洋。

“它是連接黎曼猜想與素數之間的一個猜想而已,在黎曼猜想被破解的那一刻就已失去意義了。”

“噢……”秦小殼不明覺厲地應了聲。

寧青筠卻還在想著楊老先生托付的事,她有些擔心道:“秦小克,你答應求出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還好,我們有‘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對求這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算是有點頭緒了,但要在一年之內解決‘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缺口’問題,難度太大了吧?”

兩人近來已開始用“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來研究楊米爾斯方程了,可“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缺口”問題并不等同于求出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

“楊米爾斯的存在性和質量缺口”作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起源于物理學中的楊·米爾斯理論。這個問題的正式表述是:證明對任何緊的、單的規范群,四維歐幾里得空間中的楊米爾斯方程組有一個預言存在質量缺口的解。

如果等價換成數學語言,那就是——“求出在Re4的緊的、單的非阿貝爾李群G為規范群的量子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并證明質量缺口大于0。”

它分為兩部分,第一步是證明并求得楊米爾斯方程組的通解,其次是證明這個通解存在一種稱為“質量缺口假設”的專門性質。

求到楊米爾斯方程組存在通解,可以極大地促進人類對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研究,但第二步的“質量缺口假設”更重要。

“質量缺口假設”是在導出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中產生的。

與量子電動力學相比,量子色動力學的許多假設都是通過實驗來獲得證實的,卻無法用數學理論來將之證明出來,“質量缺口假設”就是其中之一。

物理學家們通過物理理論實驗、計算機模擬已確信——對于真空激發,一定存在一個強相互作用的“質量缺口“,即存在一個非零的最小能級(即不存在無質量的粒子波)。可惜目前依然無法用數學語言來解釋或者證明這個假設。

物理成立數學卻無法解釋,這聽起來有點費解。其實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容易理解了。這就像有個雕刻家雕出一座所有人都認為非常美的雕像,但若是它為什么美、為什么這樣雕刻會讓所有人都覺得美,雕刻家卻說不出原因,美學家也無法解釋。

如果“質量缺口假設”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不僅將會是理論物理的重大突破、極大地推動物理學的大一統,也將會是數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可能會誕生一種新的數學,比如將量子場論發展成為一種數學理論!

但想解決“質量缺口假設”這個難題,必須極為精通前沿的QFT(量子場論)、QED(量子電動學)以及QCD(量子色動力學),且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數學處理方法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寧青筠對第一步證明并求得楊米爾斯方程組的通解已有一定的頭緒了,在今年內求出通解還是有六七分把握的,但對第二部分“質量缺口假設”的證明卻毫無信心。她在QFT、QED、QCD方面鉆研并不算很深。

秦克笑笑:“沒事,我們在9月前先將這個楊米爾斯方程組的通解問題搞定,后續的‘質量缺口假設’我們再一起努力。”

秦克現在的物理已達到了貨真價實的大師級,在量子場論、量子電動學、量子色動力學方面絕不會遜色于大多數專攻此方向的資深物理教授,加上本身冠絕天下的數學水平,對解決“質量缺口假設”還是有相當信心的,尤其數學直覺告訴他,只要求出通解,“質量缺口假設”也會出現解決的思路與線索。

“嗯。我會努力的。”寧青筠用力捏緊小拳頭。

秦小殼與開車的方詠棠都聽得云里霧里,秦小殼干脆上網查了下楊老先生的生平故事,很快就咋舌道:“這楊老先生都超過百歲了,還在搞科研?老哥你不會也像他一樣,真的會將一輩子都獻給科學吧?”

“楊老已退休多年了,不過一直沒放下物理的追求就是了。我嘛……”秦克想了想:“我估計在科研戰線上站崗到八十歲就完全退隱了,百歲時肯定躺在藤椅上頤養天年,逗弄子孫了吧。”

不過他轉念一想,這還真不好說,自己和寧青筠一直練習東方秘典,日后練習東方培元法,肯定會青春常駐,遠比旁人長壽健康,何況手里還有S級知識《破解人類衰老的密碼》,說不定百歲時還生龍活虎有如中年人一樣健康呢。

而且到了那時,人類目前存著的大多數難題,在他眼里應該都有答案了吧?

有了這個插曲,在秦小殼高考期間,秦克與寧青筠的大多數空閑時間都放到了楊米爾斯方程組的通解問題上,不過作為千禧年數學難題,這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難度高得嚇人,哪怕有“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在手,進展依然不大,它就像是巨大的礁石,任憑海嘯風暴多厲害,都巋然不動。

但水滴都能石穿,只要持以之恒,找準關鍵點,并針對楊米爾斯方程組對“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進行優化,遲早都能將之攻克。

秦克與寧青筠面對數學難題,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轉眼間秦小殼人生中經歷的最重要考試就在夏日的蟬鳴聲中落下了帷幕。

秦小殼與好朋友小玟都是理科班的學生,高考312科目選的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地理六科。反正小丫頭考完后表示狀態絕佳,表現神勇,幾乎沒遇到什么解決不了的難題,尤其是今年的數學試卷相對簡單些,秦小殼甚至拍著胸膛說有把握拿到140分以上。

秦克也完全放下心來,其實他對小丫頭最終的高考成績并不太關注,畢竟秦小殼已被央美錄取了。他只是希望妹妹能有個難忘的人生經歷,并且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回報,加深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理解而已。

從高考里解脫了的秦小殼就像脫籠的小鳥,除了每天保持練習繪畫三個小時外,就放飛自我了,整天跟著秦克和寧青筠一起去準備婚禮的事,還人小鬼大地出謀劃策,不過小丫頭的審美還是很在線的,使得婚禮大大小小的事項在6月12日就全部定下來。

在出發飛往瑞典之前,秦克干脆帶著寧青筠和秦小殼來了趟三天三夜的海邊旅游,算是慶祝秦小殼高中畢業。

旅游結束將秦小殼交回爸媽手里后,秦克則和寧青筠于6月16日一起坐上了國際航班,在衛鋒和衛菁等人的周全保護下,飛往斯德哥爾摩,到瑞典皇家科學院領取羅夫·肖克數學獎,順便捐贈手寫版的NS方程研究論文。

兩人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院長戈蘭·漢森老先生珍而重之地接過手稿,一再表示將會以最好的保存技術來保管這份人類數學史物理史上的偉大學術瑰寶。

至于羅夫·肖克數學獎的頒獎典禮,相對克拉福德獎稍稍簡化了些,但也是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瑞典國王笑著用英語道:“很感謝兩位院士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希望在年底能再次在這里見到你們。”

年底便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了,聽到連瑞典國王都這么說,雖說他不會參與評選,但秦克與寧青筠都猜到,自己拿獎怕是有穩了,起碼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領到了羅夫·肖克數學獎的獎章、證書以及6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秦克兩人只稍稍休息了一天,便飛往了意大麗,去領取巴爾扎恩國際基金會的巴爾扎恩獎。

這項也是國際大獎,雖然名氣不算特別大,但高達100萬瑞士法郎的獎金也相當高了,它也是因為獎金高而出名的。

在意大麗還有個驚喜,那就是意大麗皇家科學院早已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巴爾扎恩國際基金會等著了,見到秦克二人后,表示意大麗皇家科學院愿意授予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外籍院士的身份,并很快就通知了院長過來。

于是當天,秦克和寧青筠又多了一重身份——意大麗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因為這個插曲,兩人不得不改變了在羅馬的旅游計劃,去羅馬第一大學舉辦了一場公開演講。

兩人在羅馬第一大學同樣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追捧與歡迎。

一直到6月25日,秦克和寧青筠才得以飛往巴黎,參加本年度科學突破獎的學術交流大會暨評選大會。

然而就在這趟航班里,兩人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事。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