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掃盡宗門陰霾氣,今朝云海功成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掃盡宗門陰霾氣,今朝云海功成時!

第三百八十一章 掃盡宗門陰霾氣,今朝云海功成時!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3日  作者:江河載月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江河載月 |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盧鍋巴:

一月后,紫霄山。

自玉京天宮季秋露面,一波三折,到了而今,已是風波漸停。

那一天后,留下的余波,卻是未曾盡消。

本是張守一回歸宗門,與沈浮屠清算一場八百年前的舊事,可叫誰都未曾料到,發展到了最后,竟有初代祖師歸來重掌紫霄印,還有那更加不可思議的巨頭驟然降臨。

一時間,連敖景這尊元神的風頭,都被稍稍遮掩了下去。

紫霄原本的一十二位法相真君,在這月余時間里,心中確實百轉千回,久久難以平靜。

其中,又以趙還真心思最重。

那一日玉京天宮,到了后半段,他儼然就是一局外人,默默的關注著場中變化,隨時準備出手。

作為身懷道體,有著‘紫薇斗數’加身,可逢兇避吉,觀測運數手段的強橫真君。

趙還真當時并未心生悸動,覺察到死兆將臨,所以哪怕局面一波三折,再是劍拔弩張。

他的一顆磐石道心到了最后,也依舊是穩固如初,頗為平靜。

隨著他看到那昔時名為‘岳無雙’的祖師面容時。

趙還真卻總是覺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熟悉感,襲上心頭。

直到,他與張守一舊友重逢,無意間閑聊,曾聽其口中講述如今的祖師‘岳無雙’,還有一個其他的名字,叫做季秋時。

他本來心中那股子模糊的熟悉感,才算終于徹底清明,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將那前后脈絡,瞬息理清理順。

很久很久之前,久到尚未踏入仙路時。

在紫霄道域外的十萬大山,趙還真就結識過一位英年早逝的道友。

那人本是天生佛子,后來因事還俗。

之后的名姓...

便叫做——

季秋。

得知到了這則消息。

趙還真愣住了。

其后,在與重歸邵陽,執掌一峰的張守一對坐論道時,久久難以回神。

這一日,天宮議事。

玄霄真君召集諸位真君,商議宗門之事,其中,尤以祖師之事為重中之重。

“如今祖師重新歸來,月余之前,便在偌大玉京天宮,見識到了一場大戲,雖在閉關之前,只是略略提及了幾句,并沒有多講什么...”

“可諸位道友。”

“即使修行重要,若能直指元神,便自此山高海闊,長生無憂,但也不能一直將目光放在天上,而不去看看自家之事了。”

坐于蒲團,環抱著拂塵的玄霄真君,語重心長。

他的目光掃視了一圈沉默不語的諸多真君,話語里帶著敲打之意。

而其中透露而出的意思,自是不言而喻。

羅浮真君沈奕,離水真君曲悠,自玉京天宮之事落幕,便向祖師叩首認罪,即使無人責罰,但也毫無推諉,直接接下了教子無方,差點致使宗門鬩墻的罪責。

隨后自請外派,卸下了羅浮峰與離水峰的首座之位,以紫霄行走之名,監察道域,傳揚圣地之威,這一去除非宗門有危,不然沒個百年甚至數百年,恐怕是不會回來了。

外界靈氣稀薄,資源供給等等不比宗門,而奇聞軼事里記載的潑天機緣,又哪里是說覓就能覓得的。

所以真要說修行環境,自然還是這紫霄玉京天,為上乘中的上乘,一般情況,是沒有堂堂首座真君,愿意去做這監察行走之職的。

而二人之所以這般。

其實說到底,就是因心中愧疚悲戚之心交雜,若繼續打坐修行,恐也難有進境,一個不好,甚至有走火入魔,危及道途之難,這絕非是說說而已。

在這種狀態下,出宗云游,監察圣地統轄的諸宗旁門,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所以祖師默認,他們也就聽之任之了。

而隨著這兩位真君的離去,以及祖師重歸,借宗門經閣與資源閉關后。

有些曾經默許的規則與事情,就不能再和以往一樣了。

昔年,李含舟祖師尚在,對于三十三峰各脈傳承,還有師徒與同脈嫡傳的教授理念,并沒有過多管束。

因為諸位真君都與其同輩,稱上一聲祖師,只是因元神身份,還有當年名列掌教之職,所帶去的敬意而已。

要說畏懼,李含舟平素溫和,使人如沐春風,頗有大派掌教之風,哪怕成就元神,諸多真君也未必會對此畏懼多少。

這些規矩都是自他們當年奮斗時便定下了,所以并沒有人感到有所不妥。

隨著沈浮屠之事被揭開,再加上祖師閉關前明里暗里表露出來的意思,他們也都明白曉得。

這是對于紫霄當下的現狀,有所不滿了。

如今李含舟祖師生死不知,月余前那神秘人的一番話,叫諸多真君心有顧忌,而玄霄真君與張道罡加起來,其實也無法做到真正鎮壓乾坤。

能夠算得上是真正主心骨的,也唯只有如今的季秋一人。

所以,這才有了今日的天宮議事。

其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稍稍改一改制度。

“各家各脈各掃門前雪,看來是不行了。”

“即使為了尊敬當年的同門道友,并未取締三十三重峰傳承,這天宮蒲團,也是一直留著,就是為了不叫當年同氣連枝之貌不復存在,但是...”

“百千年下來,隨著敝帚自珍之象愈發嚴重,有著真君坐鎮的一脈傳承越發昌隆。”

“而反之,比如張守一道友曾經的邵陽峰,不說愈發衰弱,又無明師教誨之狀,只言道峰底蘊耗盡后,諸多弟子,竟只能靠著宗門真傳派發的供奉,來維持日常修行所需,實在太過貧寒,不應為圣地之貌才是。”

“再反觀諸多主峰,雖修行的都是一樣的法,但修行資源,明師真言,捷徑妙語,無一不比上述要強,試問諸峰,長此以往下去,那些個沒落的傳承道脈,哪里能誕生出真正的天驕英才?”

“上下之差,委實有些太大了點。”

“以前本君就有心提過,只是諸位都是同道,一并含糊其辭,上行下效,本君也沒法請示李含舟祖師。”

“可眼下...”

“有祖師出面。”

“你們自個兒來講,該怎么辦?”

“羅浮與離水二位道友在去之后,已將后事全權委托于我,此刻本君的意見,就是二位道友對于羅浮峰與離水峰的意見。”

“就是諸位的意思,本君還尚且不知。”

“于是,故有此問。”

他的話語落下,諸多真君面面相覷。

而隨之。

一道厚重之音,打破沉寂的氛圍,卻是古岳真君接下話頭,當下重重開口:

“半月之前,我岳家一脈的嫡系子弟,還有一峰所收的真傳,一應用度與資源都已被本君重新劃分,唯性情堅韌者與精彩絕艷者,才能得到本君的大力栽培,不再分血脈親疏。”

“本君這一生,最看重一個傳承相連,但...”

“若岳祖師開了尊口,哪怕是叫本君自斷道途,我也不會有分毫猶豫。”

“眼下祖師既有所提及,道此事能與宗門有益。”

“那么,即使是叫我將那些懷有靈根的后輩,都盡皆逐出山門,本君眼皮都不會眨一下,又豈只是這點?”

“掌教只管立規,本君不會再多說一句。”

如山岳般的身軀挺直,這位真君的話語沉重果決。

他這一生修行,因早年干系,與同門之間的情誼較為單薄,所以看重親情與后輩,古岳峰的真傳與嫡系之間,難免厚此薄彼,也算秉承宗族嫡傳觀念的真君里,比較堅定的一員。

哪怕是李含舟開口,恐怕他都不會更改自己的理念。

可...

要說那人是季秋。

古岳真君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只要那位為他開道的祖師說話。

哪怕他此刻親自出手,將道途截斷,他都不會有分毫后悔!

一時間,諸真君頻頻側目,有些吃驚。

往日里,古岳峰長久下來,就差淪為岳家一脈的傳承了,大家看在你面子上,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沒多講些什么。

卻不想,今日竟一反常態。

不得不說,祖師威望還是高啊!

而不僅是古岳真君,只要是曾經見過季秋真容的存在,對于玄霄真君所言,盡都是無一異議。

有些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看似困難,但只要有一個能夠力壓乾坤,叫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的領袖在。

那么人心齊,便都不是問題。

“如此最好,但還不夠。”

“有些東西,是需要長久維系維持,才會有效的,希望諸君看在祖師的面子上,不要叫本君難做。”

“畢竟有些事情,既然應下,就不能再繼續朝令夕改了。”

“另外,本君于主峰紫霄立了一處‘衍法堂’,現諸位既如此配合,那就請每峰遣出幾位丹境真人,擔任常任講師,以各脈擅長之術,教授教授門中求法無門的弟子與真傳罷。”

“真傳資源,一應用度,按照本君事前想法,就且從諸位真君曾經攬下的一部分資源里抽出些許,一視同仁,分予門下弟子,算作基礎的福利。”

“若不這樣,可能有些峰里的孩子們,又得不停斬妖除魔,去與外界坊市來往,掙些辛苦資源了。”

“這雖不是壞事,但太過頻繁,對于自身修行,總歸不是好事。”

“最開始,大致就是這些。”

“還有就是,本君,道罡真君,張守一道友,趙還真道友,曾私下里商議,若有空閑,便以自身直指法相的正宗之學,每逢幾年,便輪回一次,為弟子門徒講道一場。”

“既說開了,那不妨就這般定下,每三年輪換一次,以真君講道,點化真傳,便權當作是為門下弟子謀福祉了。”

“如何?”

有先前那一茬子,再加上季秋之名,幾乎沒人會對此拒絕。

所以,自這一場云淡風輕,堪稱波瀾無驚的議事作罷。

偌大紫霄山,無論哪一方的弟子亦或者真傳,都驚奇的發現。

好像有些變了。

最直觀的體現,便是以往的供奉在原有的基礎上,竟提升了一倍,而且還能有幾次聽法學道的資格,甚至每隔數年,還會有真君講道!

這在以往,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資源太過集中,有時候是好事,但有時候必定是壞事。

比如眼下。

背景與跟腳,一旦勝過天資與心性,長此以往,對于一處傳承而言,必將走向腐朽。

不過紫霄立派才不過千余載時間,在圣地之中都屬年輕,所以,于季秋的有意點撥下,它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調轉方向。

眼下,已是開始走向了正軌。

如今天地動蕩,宗內既定,可外部...

卻未必能安穩。

而此刻,季秋借紫霄道印之能,坐關于三十三重峰上,位于紫霄大陣核心處,甚至比之玉京天宮,都要更高。

此地乃是玉京天靈脈靈氣最為濃郁之地,為李含舟施展搬山倒海之術移來,普天之下,都難覓幾處,平素里為李含舟修行之所,眼下季秋借來修行一陣。

云海茫茫間,一抹紫意浮現,百里盡是道緣。

道人吞吐云霧,手中動作不停,衍化萬法,大袖飄飄,仿若謫仙。

若是有紫霄一脈的高人定睛,定會大吃一驚。

因為在季秋手里嫻熟無比的術法...

盡都是紫霄一脈的根本之道!

可祖師…才不過回來多久?

紫霄封魔劍典,為正宗之術,由道罡真君所創,共分六層,一經施展,可摧山斷岳,劍斬萬物,磨滅神魂。

當前:爐火純青

周天九曜神光,為正宗之術,由玄霄真君所創,拂塵一掃,可化陰陽神光,神秘莫測,共分三法,‘陰’滅神魂,‘陽’誅肉身,陰陽糅雜,而為大成可曰‘道’,施展而出,消融一切,頗為恐怖!

當前:爐火純青

羅浮煉形圖,離水疊山氣...

紫霄一脈,連同李祖師留下的三道拳、劍、經外,共有七大神通。

在季秋閱覽經閣,追本溯源后,以元神眼界為跟腳,在月余之后,終于盡數參悟透徹,堪稱爐火純青!

并且...

在得到了這些本自紫霄經中演變的神通后。

結合自身所修,融會貫通之下,一門糅雜劍、印、掌等諸多神通之術的本我斗法總綱,便從季秋手中,誕生而出!

紫霄道典(正宗)推演成功!

模擬器的提示,叫季秋面色如常。

須知道,他曾經登臨絕巔,也曾俯瞰一界。

糅雜自身所學,望盡前塵,化為一門道典,實是尋常之事。

此道典內,有太平六術的起源超凡,也有神霄之雷,紫霄之劍,同時又融合了一脈相承的紫霄七道,借著模擬之術,在月余時間演變千百回,才終成這一門道典總綱。

雖說尚稱不上圣法,更不及大彌羅拳,還有那至今追溯許久,仍舊未曾悟出的天意劍要來的玄奧。

可,卻是眼下最適合季秋的路了。

“足夠了。”

調息作罷,季秋一聲輕語。

同時,澎湃如同江海般的法相偉力,從身上溢出。

李含舟離去一甲子,這玉京天核心陣中,匯聚壓縮了整整一甲子的精粹靈氣,堪稱靈脈本源。

真要算起來,比之任何法相寶丹,四階靈藥,都要恐怖的多!

按道理講,沒人能在短時間內,直接吸收吞噬如此龐大的靈脈本源。

可...

對于季秋而言。

這就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饋贈!

于是閉關月余,待到走出,他不禁融法功成,同時修為亦是更進一步,在短短時間內,便重回了法相中期!

雖然距離元神,還有不小的一段距離。

但有著天賦‘元神道種’在,只要精氣神圓滿,修為到了后期,季秋一步邁出,便能登天!

至于眼下,就算不成元神,但以他的實力,元神之下的存在來了,亦不過隨手打殺而已。

元神之下。

我當無敵。

絕非只是虛言!

只不過,此時的季秋,卻是并未有多喜悅。

在一切事畢之際,將那枚紫霄道印取出,季秋的眉頭慢慢皺起:

“輪回道種...”

古神通之言,并非空穴來風。

季秋作為祭煉紫霄道印最開始的主人,他能夠感受得到,李含舟的那抹祭煉神魂,大為不對勁。

正常的元神,神魂早已蛻變,哪怕只是一絲,都應如烈火一般灼熱,叫人如觀大日。

可此時李含舟留于道印之中的神魂...

卻是若有若無,竟好似風中殘燭,隨時都將熄滅。

“到底是誰,在算計本座的弟子?”

握緊道印,感受著其中若有若無的氣機牽連,季秋眸光閃爍。

看來。

是得想法子,亦或者拜托敖景,聯絡一下...

大燕神朝了。

而此刻,紫霄道域外。

有一道搖搖欲墜,渾身是血的身影,手中緊緊握著殘破的鏡片,借助著其中的寶光遮掩隱匿,終于歷盡艱辛,從本以為不會遭遇的重重追殺中盡數避開。

隨后,到了紫霄。

相關

_


上一章  |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