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母子第一千八十一章 不是問題(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寒門母子 >>寒門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十一章 不是問題(二)

第一千八十一章 不是問題(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東方紅不敗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東方紅不敗 | 寒門母子 

(求推薦求收藏)

其實就是打了個時間差,利用的是楚清先一步猜出皇帝要重新規劃州府的心思。

楚清從皇帝那里確認重新規劃的事實,也知道了自己封地被設在海州府,只需在給各地去信中稍加透露此意,便成功大半。

因為這些當官的都是老油條,有門路的自會找京都的親朋去確認;就算沒門路的也會相互之間打聽。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朝廷的賑濟糧在春節后就后繼無力,以至于各地災民最終淪為流民。

能到逃難的程度,說明官府基本失去能力,這時候是最容易丟官的時候,楚清的信等于給他們機會,因為他們終于有了借口——他們沒有看著百姓逃難束手無策,而是給予“定向安置”。

這樣一來,不但那些州府擺脫掉沒有生產資料的“劣質人口”,還能把賑災工作美化成“井然有序”。

而且,那些農戶為了活命而廉價賣掉的土地,也都掌控在官員手中。

每到大災之年,毀掉的通常是有土地的農戶和小地主,他們的下場是淪為佃戶、或直接成為災民。

土地資源逐漸被大地主、大官僚所掌控。

皇帝下旨讓佳興府遷出五千戶到永安府,佳興府的知府被下了大獄,等待過審,執行命令的自然是通判,因為只要皇帝不給空降個新知府,自然會由他補缺。

所以佳興府的通判也是同樣的思路,把“劣質人口”給遷到永安府,留下“優質人口”,以備自己上任后能迅速做出政績。

這里的“劣質人口”可不僅僅是指體質低下的老弱婦孺或個體生理缺陷人口,還包括家庭不完整的人戶。

災難之下,很多家庭因饑餓、疫病等問題支離破碎,沒有家庭作為依托的人,是社會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尤其是青壯,最容易落草為寇。

這個時代,獨自一人想正當的、從容的活著,幾乎沒有可能,個人對家族的依賴極強。

有家,就等于有工作、有土地、有房子,沒有家,就等于什么都沒有。

哪怕是佃戶的兒子,家里窮得叮當響,也不敢分家,至少有爹娘兄弟,捆綁在一起還能相互有個依靠,哪怕出門做工,別人也敢雇傭。

沒有家的流民,打工都沒地方打去——若給主家帶來什么麻煩,直接逃逸了,主家的損失上哪兒找補去?

連黃忠的兒子都怕分家,就可想普通百姓家庭是什么樣了。

所以楚清接收的人口中,青壯竟然占了大半,可把她高興壞了!

所謂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在她這里就不是問題,因為有小寶呀。

小公爺現在可是大宣暗地里最大的“黑幫頭子”,有不聽話的,揍也給揍聽話了。

揍也不聽話?那就消失!這些“消失”人口將被確定為災難損失人口,屬于“不可抗力因素”。

“佳興府通判送過來的,可不止五千戶,幾乎把他看上的地皮上的住戶都給清空了!”小寶說道:“以后那些好耕地,就可以重新分配了,別的府其實也一樣,除了災民,還清理出很多土地。”

“還有,”楚清補充道:“災情之下,相對于災區坐等朝廷援手,非災區州府才是最難的,因為他們面臨的是流民安置問題;

百姓紛紛逃難,總要有落腳處,這就給非災區帶來極大麻煩,要提供糧食、衣物、醫藥,甚至還要提供住處;

不但給他們的州府帶來經濟負擔,也增加安全隱患;

所以非災區官府一聽說永安府可以解決流民安置問題,他們比災區還要積極,甚至會派差役專門游說,說海州府如今是永安公的封地,永安公最善待流民,會讓他們吃飽穿暖;

所以啊,你嬸子我如今是香餑餑,流民眼里的香餑餑!”

這些都是各地官員的手段,楚清和小寶講給秋生聽,算是給他長點經驗。

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從業經驗,哪就那么好混出業績來?

而且,窮人家的孩子試錯成本太高,想通過自身努力去獲得工作經驗,很大可能就是沒等摸索出經驗,先被社會毒打致死。

秋生好不容易考取功名,有了官職,總不能讓他當不了幾個月的官,就遭擠兌、或是替別人背鍋,最后鋃鐺入獄,十幾年的寒窗變鐵窗吧?

秋生很是琢磨了一會兒,這些內容是他想不到更接觸不到的,需要消化消化。

“可為什么說流民會帶來安全隱患?他們能有口吃的都很難,哪里還敢作奸犯科?”秋生問道。

不過問得不太有底氣,因為流民確實鬧事,剛才差點就讓嬸子吃虧了,但還是補充了句:“那些打家劫舍的不算,那些本來就不是好人。”

楚清特別理解秋生,因為多數人都是好的,至少不會主動作惡,而且,好人的思路和壞人不一樣,對是非善惡的評價標準不一樣。

楚清說道:“仇富是種共性,表現得輕重不同、采取的做法不同而已;

比較輕的,看別人比自己過得好,最多羨慕一下,然后自憐一下;

比較重的,會仇恨比自己過得好的人,會想方設法進行掠奪,不管是欺詐還是殺戮,總之要把一切抓到自己手中;

從輕到重,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很可能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完成轉化;

打個比方說,你們在村學的時候,天天吃不飽飯,但是米糧卻不比別人交的少,你們是怎么做的?

最多抱怨一下搶不過別的孩子、或是罵句誰誰家太不像話,也就作罷;

但是搶飯吃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他們的做法是能搶多少搶多少,生怕自家糧食白交不說,還怕占不到便宜;

災民也一樣,受災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看到非災區百姓再窮也有個遮風避雨的屋檐,是什么感受?

災民的孩子餓得直哭,眼睜睜看著非災區孩子嫌窩頭不好吃把碗打翻,你說他們是什么感受?

他們不敢把這些怪罪在官府頭上,也不會怪自己命不好,而是會直接把仇恨建立在這些沒有受災的人民身上:憑什么我們就要遭這份罪,你們卻太太平平的?

一個人如此想,翻不起浪,但很多人如此想,只要有一個人煽動,就能形成打砸搶的浪潮;

放災民進自己的州府,如果出現商鋪被搶被砸、百姓生命受到威脅的狀況,遭罪的是百姓,可是官府會被問責;

一個知府是從五品,你想想,伱們這些新科進士,就算是狀元,留在翰林院,最高也才從六品,像你們這樣的,到地方是七品或從七品,想爬到從五品需要多少年?

哪個官員要冒著這么大風險去接納流民?就算再有責任心,他還要面臨經濟壓力吧?

各府衙的財政支出,每年都是有數的,他要拿什么錢來安置流民?”


上一章  |  寒門母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