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收糧第一天,大家眼看著百家興收了不少糧食,稻、麥、黃米、高粱、玉米全都收。
而且賣掉糧食的糧商一個個從里面簽完字出來時,都是笑逐顏開的,就算是有深沉的,那喜悅的表情也難以完全收斂。
這情況讓本地糧商以及一些來自外地的大糧商派出的探子都疑心重重:這么大手筆?要知道,現下米價已經三百文一斗了!
第二天,依然有糧商陸續進入,糧食也一袋袋入庫,商人們出來時依舊志得意滿。
不但如此,眼看著“寶清盛”貨棧倉庫堆了一半,他們的伙計正在跟木料坊商量,要求擴建倉庫,討論防雨防潮問題。
還要繼續收?他們現在收的糧食已經有趕超府衙一個倉廒儲量的趨勢,再收下去,怕是江南六府的糧商也要趕過來了。
事實上,在觀望的人當中,就有來自江南六府的糧商。
百家興一路沿著運河散播消息,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
百家興把“盤點”的牌子掛出去,表明今天到此為止,明日請趕早的態度,外面看熱鬧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百家興進到里間,楚清正坐在里面。
百家興說:“老大,寶興盛的糧食大半都折騰到這兒了,估計明天再有一天,就全齊了,咱家貨棧真的不留些?”
到這時,楚清才把百家興不在的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完整的告訴他,最后說道:“沒關系,折騰這一把,回頭一斤不少地再運回去,沒準兒還能換到些好糧呢!”
寶清盛貨棧的糧食都是陳糧,當然,在今年糧食收獲前,所有的糧食都是陳糧,但寶清盛的糧食快貯存兩年了。
因為去年賣給沃斯國的糧食被楚清限制了,所以大部分都積存于庫,有的糧食已經存了將近三年,再加上去年收購的秋糧,屬實不少。
原本打算一旦今年災情嚴重,楚清就把這些糧食放出去支援吉州,以及分化沃斯國的,但是現在她的打算要稍作調整。
楚清說道:“義斌府的糧價攀升得極不正常,最低價大米一斤二十八文,還只有一處糧鋪這樣賣,其余的糧鋪都漲到三十二文;
我不相信天下的米價都這么貴,至少新倫州和吉州不是這樣!”
百家興說:“目前看來,京都的米價最便宜,我們回來前,每斤米十七文。”
楚清點頭:“每年春節后到夏收前,米價有上漲是正常的,但是漲到義斌府這種狀態就不正常;
看來應該是義斌府借著災情制造恐慌,加重老百姓對糧食的擔憂,來牟取暴利,所以我想沖擊一下糧價。”
卓耀不贊同:“老大,現在咱們用自家的糧食演戲,是沒有花錢,可是義斌府會不會把他們的糧食高價賣給你?你拿什么錢來購買?”
楚清說:“我這也是賭,但還有些勝算,你們明天演的節奏慢些,把咱家剩余的糧食拖到后天再賣完;
接連四天咱家收購糧食,讓觀望的人看到每天都有人能把糧食價格賣到更高,他們會把糧食都拉過來的;
到時我們以盤點和擴建倉庫的名義再拖延上幾天,大宗的糧食就會聚集到此,那時候……”
鄭小柔笑嘻嘻給大家倒好茶水,接話道:“到時候糧食多了,他們自己相互壓價!壓到差不多的時候,咱們收些好糧!”
楚清抿了一口茶水:“就是這個意思!”
卓耀依舊不贊同:“那不還是要花咱們的錢?
還有,如果你用這種辦法套住了義斌府的糧倉,讓他們的糧食賣不出去,高知府怕是要對你下死手;
老大,你預測到的蝗災已經在發生,而你事先做的已經夠多了,老百姓是如何罵你的?
你不是圣人,管不了天下事,救不了天下人,何苦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楚清能理解卓耀為她打的抱不平,她說道:“我不是濫好心,但是能做到的事情不去做,我心里還是過不去;
老百姓罵就罵吧,畢竟他們也是受人蒙蔽,可氣歸可氣,回頭咱們再找補回來就行;
咱們每年都會收糧食,今年是災年,糧價高,多花點錢也正常;
至于高知府,我沒給他劃分棉田就已經得罪他了,他讓全府幾十個縣都以為是我下令養五十只雞鴨,不就是給我使絆子嗎?
破頭楔已經打了,不怕更嚴重,這種人,得罪就是得罪了,跟輕重沒有關系,就算是得罪的再輕,他該下死手一樣下死手,躲不了。
更可況,我向你保證,咱們花出去的錢,肯定變本加厲的賺回來。”
果然如楚清的設想,正式收糧的第三天就有觀望的小糧商過來賣糧食了,百家興查看過,也是二年的陳糧,收了。
這時代糧食的存貯并不容易,像水稻,保質期也就二到三年,基本上過了兩年的稻子,口感就很差了,超過三年的就無法食用。麥子能好些,能保存個三四年。
這都是在做好防潮防火的前提下才有的保質期。
這幾年還算風調雨順,對外也無戰事,各地的糧倉基本都比較充盈,這看起來是件好事,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比如去年南方水患,好多糧倉大量進水,糧食泡水后無法長久保存,造成糧食陳化嚴重,不利于糧食的儲存。
高知府一直坐視本地糧價暴漲,卻無半分舉措,楚清判斷他是想用這種辦法高價賣掉泡過水的陳糧,因為這批糧食很難撐到今年底。
所有糧鋪都提價,唯獨放出一個“平價”糧鋪來限量供應,楚清斷定這批平價供應糧應該是府倉的“泡水糧”。
這種斷定也不是無證可考,因為楚清每天接觸那天放牧雞鴨的民戶,他們當中也有人買了“平價米”,說那米一股子霉味。
但是高知府有些貪心了,“平價”跟著“市價”一起上漲,雖然還是比“市價”要低,但是依舊導致老百姓現在連“平價”糧都不買了,買不起。
放長線、釣大魚,想把這批“泡水糧”一直賣到秋后,高知府有點貪心過頭。
卓耀擔心的也是這部分“泡水糧”,眼看著賣不掉,這邊有“寶清盛”貨棧高價收糧,正好可以從楚清這兒賺錢,高知府怎么不干?
既賺了楚清的錢,還順帶著解氣,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