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溫柔的就像是多情的姑娘。
皇宮大內,長長的回廊,一個身高明顯要比同齡人高出一截的小孩子,正在奮力奔跑,臉頰都紅了,額頭上是一層細密的汗珠子。
“大哥,等等我,你慢一點。”
在他后面,還跟著一個小不點。再后面,則是一群太監宮女侍衛,一個個跟在后面跑,看起來著實有些狼狽。
“太子殿下慢一點,當心摔著。”
跑在最前面的小孩,正是帝國當今皇太子劉義懋。
跟在他后面的小布點,則是二皇子劉義牧。
兄弟二人相差兩歲多,平日里一起結伴上學堂讀書,被朝中大儒們整日耳提面命的念經。
幸虧母后體諒他們兄弟二人,準五日一休沐。
過去的規矩是十日一休沐,可苦可苦了。
今兒下了課,皇太子劉義懋急匆匆往未央宮跑,又興奮又著急,因為明日就是休沐日。
今晚上他可以晚半個時辰睡覺,說不定還可以同母后一起睡覺。
前提是父皇別來未央宮。
“二弟,你快點。母后這會肯定準備了好吃的東西等著我們。你不想早點見到母后嗎?”
“想!我想早點見到母后。”二皇子劉義牧吸了下鼻子,“母后最好了,我已經有整整一天沒見到母后。”
奶聲奶氣的二皇子劉義牧,顯得極為可愛。
他心里頭著實想念母后,只覺著時間過去了好久,一天的時間好長好長。夫子講話好慢好慢,課堂時間過得好慢好慢。
關鍵是,夫子還留了功課,讓他練大字。
寫字好累哦。
太子哥哥的功課更多,不僅要練大字,還要背書,甚至還要寫文章。
讀書真辛苦。
二皇子劉義牧由衷的如此想到。
皇太子劉一懋牽起弟弟的手,終于放慢了腳步,“見了母后,母后若是問起今天都學了什么,你怎么說?”
二皇子劉義牧有點懵,今天學了什么來著?
夫子講的內容太多,他又太困了,在課堂上一不小心就睡著了。
太子哥哥才是夫子重點關注的學生,他年紀小,在課堂上睡覺夫子也不會管。
只是,一會母后問起來,該如何回答?
好難哦!
瞧他一臉發愁的樣子,劉義懋哈哈一笑,“要是母后問你學了什么,你就告訴母后你今天練了字,還將之前學過的內容又溫習了一遍。”
二皇子劉義牧牢牢記住太子哥哥的囑咐。
兩兄弟一邊走,一邊聊著,很快就到了未央宮。
宮女們迎了出來,“兩位殿下可算回來了,皇后娘娘已經等了許久。兩位殿下先去換衣凈手,娘娘準備了好吃的點心。”
“什么點心?”
“回稟殿下,是香酥餅,聞起來有花香,吃起來更香。”
“當真?真要有說的這么好,本殿下一定要嘗嘗。”
兩兄弟跟著宮女洗漱換衫,然后來到大殿。
葉慈正在翻看賬本,看見兩個孩子進來,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讓內侍將賬本撤下。
“茂哥兒,牧哥兒回來了。快過來讓本宮抱抱。”
“母后,兒子想你了。”
二皇子劉義牧首先沖上去,撲進葉慈的懷里。
葉慈一把抱住小兒子,還在他的臉頰上親了親,“今兒進學如何?”
“兒子練了大字,還溫習了之前的功課。”全都是照著太子哥哥的話說。
“好孩子,讀書辛苦了。”
“茂哥兒站著作甚,快過來,讓本宮抱抱。”
皇太子劉義懋,年紀不大,卻初顯太子威儀。在人前一言一行都要有章法,豈能像小孩一般撲進母后的懷里撒嬌。
這是夫子說的,也是書本上講的道理。
其實,他羨慕二弟,可以不管不顧的依偎在母后的懷里,他也想那樣。
但是所接受的規矩禮儀又不允許他那樣做。
好矛盾哦!
“還愣著干什么,快過來啊。”葉慈再次招手。
劉義懋亦步亦趨上前,心里頭猶猶豫豫。
當母后抓住他的手,將他一把拉進懷里的時候,他瞬間就悟了。
什么規矩不規矩,全都拋在后面。
此刻,他只想在母后的懷里,長長久久。母后身上好香,母后的懷抱很熟悉。
葉慈抱抱茂哥兒,又伸手捏捏他的臉頰,“整天像個小大人似的。別學那群老夫子,他們的話也別全聽。你還是小孩子,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活力。平日里搗個蛋,耍點無關緊要的小把戲,都是應該的。什么宮里的規矩,朝堂的規矩,守不守都無所謂。你是太子,你更是小孩子,要有小孩子的樣,知道嗎?”
“嗯,兒子知道。兒子這不是剛從學堂回來,一時間沒轉過彎。”
“書本上,還有夫子講的那些大道理,要活學活用,不要讀死書。你要是覺著有道理就聽,要是覺著沒道理就問問其他人。比如問問你父皇,或是請教本宮。”
皇太子劉義懋當即提出來,“兒子想跟著母后讀書。”
葉慈哈哈一笑,“本宮可教不了你。本宮的智慧來自于宮外,暫時你還用不上。再說了,本宮這輩子最討厭讀書,讀書真的讀夠了。要是讓本宮看看話本小說還行,讀圣人先賢的書,本宮可沒那個耐心。”
皇太子劉義懋第一次聽到母后說討厭讀書,他覺著好新奇。
他不討厭讀書,但也沒多喜歡。就是習慣吧。
要是能多放幾天假,他肯定也是高興的。
“母后怎么會討厭讀書?”
母后那么聰明,那么多辦法,無論父皇遇到什么難題,只要同母后說一說,母后就能想出化解的辦法。
這樣聰明令人崇拜的母后,怎么可能會討厭讀書了?
葉慈抱著兩個孩子,“讀書多無趣啊,天天之乎者也,開口圣人,閉口先賢。圣人都是多少年的人了,那時候的道理怎么可能全部適應于當下。
歷史是在往前面跑,人們還在用幾千年前的道理來教人做事,是有點無趣啊。當然,本宮不是說讀書不好,更不是說圣人的話沒有道理。
本宮是想說,必須批判的看待問題。圣人說的話,到底適不適用現在,首先你必須得了解圣人都說了些什么,其中蘊含了什么道理。然后再結合當下的情況,辯證的分析。這算是讀書的意義之一吧,也是你們必須上學堂讀書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