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們不會有事吧!”
回京的途中,衛王劉玉同衛王妃同乘一輛馬車。
衛王妃顯得憂心忡忡,內心十分不安。
衛王劉玉不顧正月嚴寒,一直望著窗外,好一會才出聲說道:“本王一直安分守己,能有什么事。”
“可是,吳王那邊……”
“吳王是出頭鳥,吳王同咱們沒關系,這一點你要時刻牢記。就算陛下要清算舊賬,也會率先拿吳王開刀。誰讓吳王最礙眼,一直爭到了最后。說來說去,都是先帝的錯。他要是肯早早立下儲君,輪也輪不到老三來當皇帝。”
徒呼奈何!
如今,唯剩下嘆息。
一個個夜晚,衛王劉玉無數次嘆息。先帝糊涂啊!身體都垮成那個樣子,竟然還堅信自己能再活二十年,還在服用丹藥妄圖長命百歲。
到最后,死得悄無聲息,連一句話一個交代都沒有,人就走了。
他無數次的恨!
若是先帝臨死之前留下遺詔,皇位屬于誰那可就說不定了。
衛王妃心頭惴惴不安,尤其是衛王劉玉憤怒的模樣嚇到了她。她只能躲在馬車一角,像個可憐蟲。
“你做出這副表情干什么?本王又不會吃人。母妃說你性子端莊嫻靜,如今看來未免安靜過了頭。本王的事情指望不上你,只求你別給本王添亂。”
“諾!”
“你要是有皇后娘娘一半能干,本王也不至于如此凄苦!”衛王劉玉感慨了一句。
衛王妃臉都漲紅了,太尷尬,太難堪,只能保持沉默。
劉玉內心深處,的確嫌棄自家王妃。家世身份都足夠,唯獨性子太過安靜祥和,缺少主意。既不如吳王妃孫氏那般擅長交際應酬,也沒有皇后娘娘的諸多本事。
他無數次嘆息,母妃當年怎么就選了這么一個王妃,太不合適了。
殊不知,楊太妃當年就是因為太了解自己的兒子,心思太過深沉,故而挑選了一個性子安靜的王妃。
回到京城,白燈籠已經取下來,京城又恢復了昔日的熱鬧場面。
諸位太妃帶著子女搬出皇宮,又是一通亂糟糟的情況。
張太后請袁太妃到長樂宮說話。
看著袁太妃那張年輕的面孔,稚嫩的眼神,張太后都不禁感嘆,先帝作孽啊!
“袁氏,你最近可有收到你兄長袁友仁的信件?”
“啟稟太后娘娘,自臘月起,臣妾就不曾收到兄長的信件。”
張太后似笑非笑,“先帝過世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南詔,再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返回,已經快一個月,按理說應該有回信了啊!”
袁太妃惶恐不已,一張小臉煞白,“臣妾的確沒收到兄長的來信,臣妾不敢欺瞞,請太后娘娘明察。”
“放心吧,本宮不是懷疑你。本宮是在懷疑你那個老奸巨猾的兄長,他到底在耍什么花招。若是他妄想擁兵自重,就是做夢。,待到朝廷大軍一到,即刻間,他和他的黨羽就將灰飛煙滅!”
袁太妃嚇得瑟瑟發抖,“請太后娘娘饒命!或許是路上耽誤了,兄長的信件才遲遲未到。臣妾相信,兄長他一定不會做糊涂事,他一定會聽沖擊感朝廷的調遣。”
“是嗎?”
“一定會聽從朝廷的調遣。”
“他憑什么聽從朝廷的調遣?”張太后嗤笑一聲,“就憑你嗎?你未免太高看了自己。”
袁太妃被堵得說不出話來,太難過了。
她想辯解,語言卻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是啊,兄長在外領兵,若是真起了擁兵自重的想法,何需在意她。兄長自會娶妻生子,她真的沒那么緊要。
尤其是在先帝去世后,她越發顯得無足輕重。
此時,宮人從外面小跑進來,來到張太后耳邊嘀咕了幾句話。
張太后挑眉,揮揮手打發了宮人。
她對袁太妃說道:“本宮剛得到消息,淮北鹽丁發生暴亂,袁友仁的狗腿子崔大器被亂棍打死。崔大器你應該不陌生,專門負責催繳鹽稅,購買糧草運送到南詔。
眼下,他被人亂棍打死,這可是天大的事情。這意味著,朝臣對袁友仁的反攻倒算開始了。你,必定會受到牽連。事到如今,你還要瞞著本宮嗎?”
“臣妾不敢說謊,臣妾是真的沒有收到兄長的信件。”
張太后笑了,“本宮信你,也希望你能說實話。袁友仁同你聯絡,都是通過誰。別告訴本宮里不知道,你和你兄長溝通,必定有心腹之人從中溝通。此人是誰?本宮有話要問他。”
袁太妃渾身一哆嗦,“臣妾,臣妾……”
“事到如今,你還不說實話嗎?本宮不妨告訴你,這一回你若是選擇錯誤,你和你的兩個孩子都休想活命。”
“臣妾,臣妾,哇……”
袁太妃經受不住壓力,伏地嚎啕大哭。
等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張太后繼續追問。
最終,袁太妃不堪壓力,交代了覃公公。
交代了就好!
張太后一揮手,自有人去將覃公公請來說話。
袁太妃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跌坐在一旁,滿臉淚痕。
袁友仁的態度至關重要,開成帝劉珩不希望在這個時候起兵事,浪費兵力和錢財。這對他的名聲也不好。
剛一登基,兵馬大元帥就起兵造反了,這事說出去,開成帝劉珩面上無光啊!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德不配位,袁友仁是在反他。
因此,開成帝劉珩希望能和平處理南詔的兵馬,舅舅張培申能夠順利接下南詔的重任。
遲遲得不到南詔的消息,只能從袁太妃這里想辦法。
覃公公被抓之后,直接下詔獄,由金吾衛審問。
金吾衛使者江流現在也是戰戰兢兢,生怕宮里一道旨意,就奪了他頭頂上的官帽子。
因此,辦起事情來格外賣力,就想做出點成績給新皇看,證明直接的能力,想要繼續留在金吾衛使者的位置上。
說到底,還是因為劉珩在朝中的根基太淺,開府的日子過短,手中能用的人太少。目前,他主要還是靠著先帝留下來的原班人馬辦事。
想要一朝天子一朝臣,還需努力。
今年的恩科,就是開成帝劉珩培養自己人的機會。
根據覃公公交代,早在去年臘月的時候,袁友仁就做好了先帝隨時駕崩的準備。
一個身體虧空的半老頭子,天天服用丹藥,他不死誰死。
而且……
袁友仁本身就有擁兵自重的打算。
只是,時間太急促,很多事情都來不及準備。能不能成功擁兵自重,覃公公自己也說不清楚。
“……陛下若想收服袁大人,需得派可靠之人前往南詔。最好拿出足夠的誠意。否則,袁大人絕不會甘愿交出兵權!”
審了半天,就這么個結果。
開成帝劉珩當然很不滿意。
金吾衛使者江流跪在地上,戰戰兢兢,汗濕衣衫。
開成帝劉珩掃了眼江流,著實嫌棄,“滾下去!”
“諾!”
“擺駕未央宮!”
開成帝劉珩來到未央宮,他心里煩悶,只有皇后這里能讓他放松片刻。喝著熟悉的茶水,就像是回到了云霞山的日子,隨意聊著,開心著。
“你說可以重用袁友仁,你看看金吾衛審問的結果,袁友仁分明是存心不良,妄圖擁兵自重。此人恐怕留不得。”
葉慈撿起卷宗,看完金吾衛審問的結果,輕聲說道:“若是先帝再活三年,我絕不會建議陛下留用袁友仁。但,袁友仁只去了南詔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這點時間根本不夠他實現野心抱負。
加上崔大器被人打死,失去了財源,袁友仁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聽從陛下的安排。所以,我還是堅持之前的意見,此人可用!”
開成帝劉珩怒道:“都已經這個時候,你怎么還在堅持。南詔那邊這么長時間沒有消息送來,朕有理由懷疑袁友仁堵塞了通信,斷絕了消息。他分明是圖謀不軌。”
“現在就是和時間賽跑,陛下敢不敢賭一把!”
“怎么賭?”
相關
__穿越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