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嬌皇子賴上門第268章 劉珩又挨打(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病嬌皇子賴上門 >>病嬌皇子賴上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8章 劉珩又挨打(二更)

第268章 劉珩又挨打(二更)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0日  作者:我吃元寶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我吃元寶 | 病嬌皇子賴上門 


劉珩進宮。

雖然希望很渺茫,他也想試一試。

只因一腔孤勇。

他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劉氏江山。

這個決定他誰都沒告訴,連葉慈都不知道他的打算。

來到建章宮,經過通報,終于見到了父皇元康帝。

“兒臣給父皇請安!”

“免禮!你倒是有心,這個時候來給朕請安。戶部現在不忙嗎?”

“回稟父皇,為大軍出征籌集糧草棉布,戶部上下一片忙碌。”

“戶部上下忙碌,請了安就趕緊回去當差。莫要耽誤大軍出征的日子。”

劉珩微微抬頭,鄭重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今日進宮除了請安,還有一事稟報。”

“何事?”元康帝掃了眼劉珩,語氣冷淡。

劉珩斗膽說道:“兒臣想請父皇收回成命,另選良將出任兵馬大元帥。袁大人能力卓絕,可他不適合領兵。他是外戚,外戚如何能……”

“閉嘴!此事朕早就有了定論,朕也說過誰敢反對嚴懲不貸。你趕緊退下,朕只當今日之事沒發生過。你若是再敢聒噪,就去宗正寺請罪。”

“父皇,袁大人掌兵,終有一天會危害到劉氏江山,請父皇三思啊!”

“來人,堵住他的嘴,將他拖出去杖責三十棍,丟到宗正寺。讓宗正寺嚴加看管。”

方內監都來不及勸,元康帝已經拂袖離去。

事已至此,棍棒肯定免不了。

至于宗正寺,這就得看張皇后的本事。

方內監指使一個小內侍,趕緊去未央宮見個稟報消息,莫要耽誤。

張皇后聽到劉珩挨了一頓板子,沒有驚訝。接著,聽說陛下下令將劉珩丟到宿宗正寺,頓時慌了。

不敢耽誤片刻,張皇后帶著人急匆匆趕往建章宮。

她趕到的時候,內侍們正要抬著挨了板子的劉珩往宗正寺送。

“住手!將定王抬進偏殿,請太醫過來診治。陛下在哪里?本宮沒出來之前,誰都不許將定王送走。”

“母后……”

“你給我閉嘴。你這個討債鬼,本宮前世欠你的。從現在開始,你什么話都不許說,把嘴巴管好。要是膽敢胡言亂語,再打一頓板子。”

張皇后厲聲呵斥劉珩,然后急匆匆去找元康帝求情。

元康帝本不想見張皇后,還是方內監勸解,元康帝才同意見一面。

帝后二人見面,自然是閑話少說。

元康帝很直白地說道:“你無需求情,求情也沒用。朕心意已決,此次絕不會輕饒老三。”

“本宮也沒打算讓陛下放過他。自從他養好了身體,就變得無法無天,什么話都敢往外說。事關袁友仁出任兵馬大元帥,此乃軍國大事,豈是他能隨意置喙。陛下罰得好,本宮無話可說。”

這倒是出人意料

元康帝盯著張皇后,“既然不為老三求情,你來見朕,所為何事?別給朕耍花樣。朕早有明言,誰敢反對袁愛卿,朕定是嚴懲不貸。老三也不例外。”

“他當然不能例外。然而眼下戶部忙亂,未來還要忙碌很長一段時間。何不讓老三戴罪立功。他在戶部干了那么長時間,好歹也算是熟能生巧。而且有他坐鎮戶部,很多事情辦起來肯定會更順利。”

元康帝沉默不語。

張皇后再接再厲,“老三自幼體弱多病,身體養好之前都不曾正經擔過事。不像老大他們,很早的時候就出來做事,陛下親自教導。說來說去,就是想請陛下給他個機會。老大他們剛出來做事的時候,也時常犯錯誤,當時陛下極為寬容。”

言下之意,你當父皇的人,可要一碗水端平。對老大寬容,怎么到了老三這里就喊打喊殺。

元康帝呵呵冷笑,“皇后是在責怪朕?”

“不敢!本宮也是講事實講道理。”

“行!朕可以給老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不讓他去宗正寺。但,他膽敢公開質疑朕的決定,此事無論如何也不能輕饒。否則文武百官有樣學樣,朕豈不是要被煩死。他可以諫言,但他不能挑釁朕的權威。”

“陛下要如何處置?”

“他不必去戶部當差,不如就到袁愛卿更前聽用,到軍前效力。”

什么?

到袁友仁更前聽用,建筑荒唐。

“陛下就不擔心折煞了袁愛卿,給他增添更多的罵名?堂堂親王到他跟前聽用,于情于理都不合適。畢竟,他不是經年宿將,更不是威望極大的老將?他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個不曾真正領兵作戰的新兵蛋子。”

元康帝冷笑一聲,“既然皇后反對朕的處置決定,那就按照老辦法,去宗正寺住一段時間好生反省。”

張皇后緊蹙眉頭,完全想不通元康帝如此折辱劉珩,究竟是什么用意?給袁友仁張目?犯得著做到這般地步嗎?

“陛下,老三脾氣執拗,讓他到袁愛卿跟前聽用,恐怕他不會答應。”

“不答應就去宗正寺。”

“能不能換個懲治辦法?”

元康帝似笑非笑,“皇后是在求朕?”

“本宮是在和陛下商量咱們兒子犯錯一事。”

“哦!”元康帝一臉笑瞇瞇,“皇后認為該怎么處置?”

“繼續留在戶部。”

元康帝搖搖頭,“朕認為他已經不適合繼續留在戶部。不如……”

“不如就去禮部,學學圣人微言大義,跟著朝中大儒們學學中庸之道。他小時候耽誤了功課,正好趁著此次機會將功課補起來。”

張皇后說的好有道理。

元康帝不由得琢磨起來,“去禮部不是不行,只是朕為什么要答應。”

“陛下想要什么?”張皇后單刀直入,在元康帝面前她不用玩虛的,沒有用。

元康帝試探道:“讓小十四記在皇后的名下。”

“陛下是在開玩笑嗎。袁淑妃她能答應?袁愛卿他能答應?”

“此事正是袁愛卿的意思。”

啥玩意?

袁友仁主動提出將小十四記在皇后名下,他想做什么?

張皇后想不通,“本宮不明白。以陛下對袁愛卿的重用,對袁淑妃的寵愛,根本沒必要這么做。”

“只是將小十四記在你名下,又不是讓你撫養。撫養一事自有袁淑妃操心。”

“為什么?這豈不是多此一舉。陛下若是不解釋清楚,本宮不可能答應。”

無緣無故名下多了個兒子,開什么玩笑。記在她名下,那就是嫡子。就算是過繼,在法理上,在正統上,都是嫡子。繼承皇位的順序排在了第二位。劉珩之下就是小十四。

如果是為了給小十四爭奪儲君之位的砝碼,根本無需這么復雜。

元康帝完全可以無視這些規矩,直接下旨冊封。

元康帝說道:“小十四身體虛弱,袁淑妃身子骨也不好,精力不足。袁愛卿擔心母子二人福薄,故而給小十四找一個記名母親。皇后是有福之人,就讓小十四湛湛你的福氣。”

張皇后聽完,當即嗤笑一聲。

“陛下莫要說笑,本宮算什么有福之人。這些年,我受的苦受的罪可不少,沒見到半分福氣。”

“皇后錯了!你這是先苦后甜。如今你就是有福之人。”

張皇后不肯答應,“讓小十四記名在本宮名下,此事不可能。”

“那就讓老三去宗正寺!”

“去就去!”

“你……皇后你可要想清楚。進了宗正寺,想要出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張皇后冷冷一笑,“老三也需要冷靜冷靜,吃點教訓沒壞處。就讓他去宗正寺好生反省,看他以后還敢不敢行差踏錯。”

“好好好……這可是你親口說的,可別后悔。”

“陛下何曾見過本宮后悔?”

“放肆!”元康帝惱怒不已,當即下令,“還都愣著干什么,趕緊將定王送到宗正寺。告訴劉永福,好生看管定王。”

劉永福是宗正寺正卿,也是宗親。

宗正寺,少府這些衙門,歷朝歷代都是宗親擔任主要職務。

元康帝動了怒火,張皇后也懶得伺候,轉身離去。

她來到偏殿,冷著一張臉,“準備準備,去宗正寺住一段時間吧!”

劉珩一臉呆滯,有點不可思議。

張皇后沒有姑息,直接往他受傷的大腿上拍了一記,痛得劉珩大叫出聲。

“母后是在謀殺兒子嗎?”

“你活該!本宮和你父皇談條件沒談攏,只能讓你去宗正寺住一段時間。你要是不想住,就去袁友仁跟前聽用,到軍前效力。”

“還是去宗正寺吧!”劉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到袁友仁跟前聽用,如果去了,他和那些反復小人有什么區別。

再說了,今日本就是一腔孤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身為兒臣,身為帝國親王,他怎么能眼睜睜看著袁友仁掌握兵權。

他的身份,他的立場,他的驕傲,都不允許他當一個沉默者,更不能做一個隨波逐流者。

他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縱然受到嚴懲也在所不惜。

這是身為皇子的驕傲和尊嚴!

張皇后瞧著他的樣子,突然笑出了聲,“不愧是本宮的兒子,有骨氣。你先去宗正寺住下來,稍后本宮自有安排。”

“葉慈……”

“葉慈那里無需你操心,她比你精明多了,也比你會算計。”

“她不是精明,她是看得通透。”

“不管如何,她那里你都無需擔心。”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病嬌皇子賴上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