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親自動筆寫小說,果然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葉慈感覺自己頭快要被她的雙手給薅禿了。
寫不出來的時候,脾氣也變得暴躁。
她已經連著好幾天沒給劉珩好臉色看了。
劉珩自覺當起了受氣小媳婦,還關心詢問,要不要幫忙。
葉慈搖頭,她坐在屋檐下,望著墻角一叢枯黃的雜草,心神恍惚。這是寫書寫得走火入魔,這是病,得治。
“別寫了,別寫了。本王不看了總行了吧。別到最后書沒寫出來,把身體給折騰壞了。大不了本王出面,上書父皇母后,寫書的差事咱們拒絕。”
“我腦子里有劇情,算了,一會將大綱交給下面的人,讓他們自個動腦筋填充細節,我把關全文。”
“早該如此。”
劉珩很欣慰,葉慈總算想通了。堂堂老板,何必自己動筆寫書。
寫書是苦力活,又動腦子又下力氣,賺得又不多。
葉慈又說道:“突然想吃芝麻餅。”
“有!想吃什么都有。還有什么要求?”劉珩貼身問道。
葉慈一把推開他,靠得太近了,擋住了她的目光,也擋住了她的呼吸,簡直就是個障礙物。
如此不受待機,劉珩有什么辦法?
他連找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章先生是不管的,他早就說清楚了,他是來養老的,不是處理小兩口的矛盾。
劉珩:“……”
他總不能找父皇母后告狀。
只能硬生生受著,誰讓他是個好男人。
芝麻餅端來,葉慈咬了半個餅子,又不吃了。
其實,她就是需要休息。
睡一覺,明天又是打滿雞血的一天。
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
盡管還沒天黑,她也決定將大好時光用來睡覺。
連著休息兩日,葉慈終于恢復了生龍活虎的那一面。
寫書的事,她再也不親力親為,只負責提供大綱,部分細節,剩下的事情自有寫手承擔。
這一天,大掌柜盧長遠傳來消息,藥材商人屠老板上門,想和葉慈見一面。
屠老板是老顧客,往年都是派伙計上門,購買藥材。
葉慈賣藥材賣得少,對方買的也不多。次次都是兩三百斤。
雙方合作已經持續了四五年。
“一點藥材買賣,屠老板怎么會親自上門?可曾問過?”
“屠老板沒說具體的,只說有生意要和四妹妹面談。”傳信的人葉二郎。
他也是難得休息一天,正好回農閑莊改善伙食。
“這些天,他就住在鎮上最大的客棧,瞧著也不是很著急的模樣。但他堅持要和四妹妹面談。”
“還是藥材生意嗎?”
“應該是。”
屠老板不是大主顧,但他是個老主顧。
葉慈決定給老主顧一點面子,明兒去鎮上面談。
正事決定,她才問起葉二郎這些日子怎么樣。
葉二郎笑道:“挺好的,盧掌柜很照顧我。跟在盧掌柜身邊學了不少門道。結合我在京城的見識,我這個月已經談成了兩筆買賣。”
“恭喜二公子,這是好的開始啊!看來,你真的有經商的天賦。”
葉二郎很是興奮,“盧掌柜也是這么說的。他說我基礎好,見識多,又會識字算數,很適合做這一行。”
“再接再厲,祝愿二公子早日出師。”
葉二郎露出燦爛的笑容,他身份是學徒,但也有工錢可領。
靠著自己的本事,第一次掙到錢,錢雖然少,但是成就感很足。
他談下來的生意,也會有少量提成。
農閑商行對待學徒,沒有其他商行那么苛刻。
其他商行的學徒,純粹就是個拿著最低廉工錢的半奴工。
不是說傳統的學徒制不好,而是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傳統規矩,學徒期間掙到的錢,全歸商行所有,自個是一文錢都拿不到。學徒五年,就只能拿五年的學徒工錢,那點工錢,真干不了什么事。還有任由師傅打罵。
老實孩子或許能默默忍受,真正有天賦又聰明的孩子,難保心里頭就有別的想法。
于是乎,背叛師門的事情比比皆是,年年都有。
老師傅們也開始敝帚自珍,看家本事絕不外傳。
到最后,很多手藝失傳,傳統學徒制也要背負一定的責任。
葉慈吸收了傳統學徒制的優點,撇棄了缺點。
只要學徒期間,學得快,有貢獻,提高工錢給予提成都是可以的。
而且,師傅若是能早日教會徒弟,師傅也能拿到獎勵。這就是鼓勵大師傅們將本事都拿出來,不要玩敝帚自珍那一套。
就算學徒學成后,不再農閑商行干,要另謀生路,或是自個當老板都沒關系。
有天賦有想法的人,商行不僅不為難,甚至還愿意投資,給予啟動資金。
做生意嘛,朋友多多益善。
今日是學徒,他日未嘗沒機會成為商行的合作伙伴。
沒必要抱著傳統學徒制不放,搞得大家面上不好看。教會一個徒弟結一次仇,圖什么?
不如好聚好散,常來常往。
將農閑商行的生意,通過一個個出師的學徒廣布天下。
次日一大早,葉慈來到雙河鎮。
劉珩身為跟屁蟲,理所當然要跟著來
“本王替你瞧瞧這位屠老板,到底靠不靠譜。”
“我和他做生意,一手交貨一手付錢,他靠不靠譜于我何干。”
“話不能這么說。”
“那該怎么說?”
“總而言之,本王不放心。”
葉慈甩了他一個大白眼。
同屠老板見面,就約在商行后院的簽押房。劉珩提前跑到書房,占據有利位置窺探。
他反駁,“本王這不叫窺探,本王這是考察生意,查驗賬本。商行本王也占了小小股份,這不年底了嘛,本王查看賬本不過分吧。”
葉慈:“……”
編,盡管編。
反正編瞎話不犯法。
屠老板姓氏有點兇猛,聽起來好似是個屠夫一般的壯漢,其實人家長得白凈斯文,還讀過書。是個斯文人。
“上次見面,已是三年前,那會葉姑娘還是個小孩子。一轉眼,葉姑娘都這么高了。不知尊師可好?若有機會,還想聆聽道長講經。”
“不巧,家師外出云游,不知何時回來。”
“可惜啊!不能得見尊師,著實遺憾。不過,有葉姑娘在,想來此次也能順利。”
“每年的藥材都是定額,屠老板派個伙計過來就行了,何須親自跑一趟。”
“不跑不行啊。這一次我來,是想和葉姑娘談一談之后的藥材買賣。我欲購兩千斤藥材。”
葉慈當即皺眉。
“藥材不易得,兩百斤已經是上限。”
“兩百斤太少,還請葉姑娘看在多年的交情上,幫我一幫。你家的茶葉,無論好壞,我包了,如何?”
聽他這么一說,葉慈心頭難免會想更多。
“請問屠老板,為何突然增加藥材采購量。兩百斤,應該夠你用了。”
屠老板突然變得有些扭捏,“不瞞葉姑娘,最近我結識了一位貴人,需要大量藥材。還請葉姑娘行個方便。”
葉慈端起茶杯,琢磨起來。
屠老板見狀就知道,他要是不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說清楚,葉慈不會賣藥材給他。
他便將實情細細道來。
原來,屠老板一直想結交權貴,今年夏天終于讓他逮住了機會。
知府大人的老娘病了,看了無數名醫,用了無數好藥材,都不見好轉。
機緣巧合之下,屠老板從葉慈這里購買的藥材被送到知府大人面前,然后知府大人的老娘服用了這批藥材,咦,病情竟然開始好轉。
于是乎,屠老板就入了知府大人的眼。
之后,知府大人又將屠老板引薦給了正在當地治軍的鎮國公,鎮國公用了葉慈的藥材也說好,而且需求量大。讓屠老板無論如何,必須搞個上千斤給他。
于是乎,屠老板只能親自跑一趟雙河鎮,求到葉慈跟前。
他之所以能拿到采購藥材的名額,還是源于當年的一個緣分。
往年,青云子總會帶著葉慈云游天下,有一年游歷到屠老板的老家,屠老板盛情款待,于是結下了善緣。
后來,青云子做主,給了屠老板一個藥材采購名額。這才有了每年一次交易的事情。
他知道葉慈家的藥材好,他采購藥材也主要是為了自家人使用。
但是,沒想到葉慈家的藥材能好到,連見慣了天下好東西的鎮國公都說好。鎮國公親口說,葉慈的藥材比宮里的還要好。
同樣的藥方,用了葉慈的藥材熬制,效果明顯更好。且服用量也少了許多。
用更少的藥材治大病,這不是好藥材又是什么。
鎮國公交代的任務,屠老板只能硬著頭皮厚顏求到葉慈跟前。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