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聽落花:、、、、、、、、、
吳家五姐兒逼著她阿娘又往余家,往余家布行去了十來趟,找余家太太,余家太太從來沒讓吳嬸子把話說完過,隨便找個借口起身就走,找余大郎,余大郎就一句話:男主外女主內,這事兒得他媳婦做主。
吳嬸子找了她三閨女三趟,被她三閨女撓得一臉血,就再沒去找過了。
倒不是因為那一臉血,而是她三閨女那一副猙獰惡鬼的模樣,讓她難受心疼。
直到五姐兒拿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逼,吳嬸子也只能絕望的跪在她面前磕頭不已,五姐兒知道,她這個娘是真沒本事,這事兒只能她自己成全自己。
吳大奶奶嚴防死守之下,還是沒能防住,五姐兒瞄著余大郎去馬家織機行看織機,在路上跟上了余大郎。
余大郎數出十個大錢遞過去,“我今兒忙得很,去吃碗肉絲面吧。”
他最近焦灼得很,新織機越來越多,他跟著于會長仔仔細細看過,是真的又快又好,比老款織機快了一倍都不止,特別是織花紋的織機,架上花箱,也就是上線的時候比素布麻煩一點點,織起來竟然和素布一樣!
他跟于會長想盡了辦法,也沒能從洪家木作坊拿到新款織機。
他拿著現錢到那些已經用上新織機的人家,想高價截過來,可這些人家一點縫兒都不給他。
好在很快馬家織機行也學會做新織機了,可那些花箱一拆就廢,沒有花箱就只能織素布,光織素布肯定不行。
還有于會長,他已經有半個多月沒見著于會長了,說是于會長沒在平江城。
他這心里一點都不踏實,他總覺得要出什么大事,偏偏他一無所知。
“我懷上了。馬大夫說肯定是個男胎。”五姐兒沒接大錢。
余大郎掂了掂大錢,放回荷包里,“我聽你三姐說了,你三姐說,你不止跟我來往,這孩子……”
“我就跟你!三姐糟踐我,她就是不想讓我進門。”五姐兒急了,“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你的!你要是不認,我,我就去告官,是你騙了我!”五姐兒聲音高起來。
“你看看你,你叫什么!”
余大郎急忙把五姐兒推到旁邊角落里,倒出一把大錢塞到五姐兒手里。
“拿著,去吃碗燜肉面。”
“我……”
“我知道!不是我不肯,這男主外女主內,這是家門里的事,你讓我怎么管?這事無論如何得你三姐點了頭才行,只要你三姐點了頭,別說納,就是娶也行啊是不是,我還不是無所謂?你去找你三姐,好好跟她說說,你們倆是親姐妹,親姐妹有什么事兒說不下來?是吧?”
余大郎將大錢塞給五姐兒,“去吃面吧,吃了面去找你三姐好好商量商量,你們是親姐妹,是吧?我有急事,別跟著我了,跟著我沒用。”
余大郎一個箭步匯入人群,連走帶跑消失在人流中。
劉靜亭的能力超出了李小囡的預期,新的工坊和紡線機比預計早了半個月鋪設完成,紗線的成本直線下降,新紡出來的紗線提前十天送到了尹嫂子和陸嫂子等第一批預定紗線的細布商號。
陸嫂子拿到第一批紗線,和小女兒忙了一夜,把所有規格的新紗線試過一遍,心里有了數,第二天一大清早,何老實和大兒子趕著車,帶著紗線,送陸嫂子和五妮子趕往各家,派送紗線,手把手的指點新紗線和舊紗線的分別。
尉學政的吏治實務作業布置到了第四批。
對此,士子們中間流傳起各種傳說:
有的說世子爺是要借此挑選一批幕僚,聽說現在世子爺身邊那些,幾乎都是參贊軍務的,擅長民政吏治的好像就周先生一個人。
有的說這是朝廷希望士子們更重實務,明年的秋闈春闈的策論只怕都要很沉得下去的實務才能得考官青眼了。
還有的說世子爺是個重實務的,世子妃那樣的格致大家,天天做的也都是紡機織機這樣的事,世子爺這是看不慣大家天天會文,這是要讓大家都接近民生,都要懂實務。
各種傳說之下,士子們對尉學政布置的吏治實務作業倒是越來越認真,作業內容也越來越深入,經周沈年和潘世易篩選后遞到顧硯手里的作業也越來越多。
石滾指揮著兩個小廝把滿滿一竹筐作業放到望遠閣一角。
秋高氣爽,李小囡挑了望遠閣看賬畫圖寫她的書,顧硯也搬過來,和李小囡一東一西各看各的。
看著石滾打開竹筐,抱出一摞放到顧硯面前長案一角,垂手道:“世子爺,這一摞是周先生和潘大爺好中選優挑出來的一等作業。”李小囡站起來過去,用手比劃著那摞作業的厚度。
“比你那些賬多多了,那里還有呢。”顧硯點著竹筐。
“我的賬比你這個容易多了。我已經盤好棉紗的賬了,能賺很多錢。”李小囡笑瞇瞇。
“聽說劉靜亭把天下的籽棉都收到你手里了?”顧硯問道。
“哪能都!六七成七八成吧,我們多出了三成的價,三成呢!”李小囡豎著三個手指,差點懟到顧硯臉上。
顧硯拍開李小囡的手,“各地關于農事的折子幾乎都說了這件事,到農人手里,最少的多了半成的價,多的多了一成半,利潤大多落在了那些行商手里。”
“做生意就是這樣,尹嫂子她們的利潤也很高,比織工賺得多。不說這個,今年咱們在哪兒過年?”李小囡問道。
“當然回去。”顧硯點了點案子上的信,“北方各地駐軍從十月開始換防,咱們十月就啟程,我還想去北邊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李小囡立刻要求道。
“我可都是急行軍,一天都在馬上,兩個時辰換一次馬。”顧硯斜瞥著李小囡。
“那算了。”李小囡嘆氣放棄,她跟著急行軍過,太累了。
“你坐船回去,回去就能見到你三阿姐了,你三阿姐肯定想你了。”顧硯很替李小囡著想。
“晚晴都想家了,還有沈嬤嬤,十月就十月吧。你看你的作業吧,我去盤賬了。”李小囡拍拍顧硯那一摞作業。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