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不行?”楊玉龍怒視著守衛,他又挑釁的說:“誰都知道你們嘉陵府缺糧食,小爺我只要吼一聲,嘿嘿。”
守衛們哪里知道,煊妍城的人,銀子只進不出,他們城堡里啥都有。
就是沒有銀子,好不容易換到了銀子,怎么可能再給出去呢,一個銅板都舍不得給出去。
要給,也是給大米呀,薯粉條,豬肉,雞蛋什么的,要銀子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王二狗已經暗示守衛們,要給他們大米,之前去哪里,說給大米都可以的呀。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煊妍城的人覺得他們要糧食有糧食,要武力有武力。
這圍上來的區區一百多個人,還不夠楊玉龍跟王二狗兩個人打。
“你們不能在我們城門口賣糧食。”守衛囂張的通知,“這是規矩。”
“規矩個屁!”王二狗破口大罵道,“賣大米咯,三十五文錢一斤精大米喲……”
本來打算進城的人,停下了腳步,“三十五文的大米,我們回去看看是真是假。”
而守衛們依舊堅持:“我們必須遵照上司的吩咐辦事,不能在城門口吆喝,兄弟們給老子上。”
“媽了巴子的!”楊玉龍罵道,“信不信我現在就揍死你?”
說著,楊玉龍就揮拳朝那個百戶守衛撲了過去,守衛們嚇壞了,連連往后退縮。
另外幾個守衛見狀也連忙圍攏了過來,試圖將楊玉龍制服,楊玉龍見勢假裝不敢戀戰,撒腿就跑。
一群人呼啦啦的追了過去,楊玉龍就輕而易舉的進城去了,留下那些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
“這幾個家伙膽子可真夠肥的,居然連守衛兵都敢打?”
“嘿,這年頭他們打的還少嗎?你們還記得去年不開城門的時候。”
“哪能不記得呢,守城的士卒天天拿著弓箭對著城門口。”
“嘖嘖,看樣子這次是踢到鐵板了,不知道誰要遭殃嘍。”
再說,楊玉龍進去之后,就用內力扯開嗓子大喊,“城內的你們要不要買大米,豬肉,薯粉條……”
“要啊,在哪里賣?”
“我也要,在哪?”
“好嘞!那就請跟我走吧,我們的馬車在城門口,守衛不給我們的馬車進來。”
楊玉龍每說一句話都用了內力,好幾條街上的人都可以聽清楚。
“哇哦有大米買真好呀。”
“真棒,我趕緊回屋拿銀子去,少俠千萬要留一點給我呀。”
“嘿嘿,拒絕口頭預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城門口見,銀貨兩訖!”楊玉龍說著他們夫人的口頭禪。
“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好,很好,管家快點多喊幾個護衛跟他后面去買糧食。”
“小姐,您看什么呢?”一個丫鬟輕聲問道。
一個長相很美的妙齡少女笑了笑:“沒什么,好像看到前面很多往城門口擠。”
說話的小姐是嘉陵富豪的嫡女,今天帶著丫鬟和護衛在視察她們家的鋪子。
剛說完話,忽聽得前面傳來吵鬧之聲,隱約還夾雜著孩童的哭喊。
“發生什么事情了?”丫鬟立刻緊張的詢問護衛,“前面怎么了?”
侍衛搖搖頭:“我們也不知道啊。”
“趕快派人去打聽一下。”大丫鬟很有氣勢的指揮。
“哎呦,小姐您趕快站到街邊去,千萬別被人擠到您。”這時候,護衛突然尖叫了起來。
“怎么回事?”小姐還想踮起腳尖看。
“小姐啊,您不能這樣,城外居然有人在喊賣大米,說守衛不給他們進城,他們只能在城外賣”
富豪小姐皺了皺眉頭,立刻提起裙擺,跟著眾人往城門口走去。
護衛趕緊把她圍在中間保護,怕被人擠到她,但是往城外的人雖然多,卻也不亂。
因為楊玉龍一直在強調,“不要擠,千萬不要擠,出來事,誰也買不到大米。”
“掌柜的,我們不擠就可以買到糧食嗎?”人群有人擔心的問。
“是的,你們排好隊,按照順序出城購買,人人有份,不分先后都有的。”
所以,百姓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還是很聽話的排隊出城,就算買不到糧食也沒有損失什么。
果然,前面的人就看到幾十輛大平板車裝滿大米停在城門口不遠處。
很快就圍攏了許多百姓,大家并不敢擁擠。
“大伙兒來買大米呀,精米只要三十五文錢一斤,豬肉二十文一斤……”一個男人高舉著大米袋子向眾人招呼著。
“別騙我們了,你們這么多大米,怎么可能只賣三十五文錢?”
“就是啊,三十文五錢那么便宜,是好的大米嗎?我看還是算了吧。”
王二狗懵逼了,扯開嗓門就大喊:“我們賣給幽州城的百姓才三十文文一斤呢?”
“就是啊,賣三十五文這么貴的糧食,是因為守衛不讓我們進城,我們要風餐露宿才賣貴一點。”
楊玉龍用內力大喊,他立即甩鍋給守衛門,果然,百姓們不滿了。
“這些大米可是又好又精,大家先看貨,后購買,我們只收現銀,你們趕快去取銀子吧,不然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兒了!”
“就是呀,前面的趕快買,不買的人先靠一邊,我們都等著呢!”
眾人議論紛紛,爭先恐后的上前購買。
那個富豪小姐,仔細打量著眼前那個叫喊的最厲害的那個販賣大米的男人。
他皮膚黝黑,身材高大威猛,看起來像是營養過剩似的,尤其是一雙眼睛卻格外的明亮。
而且嘴角微揚,總給人一種憨厚老實的感覺,他應該不是壞人吧。
這時候,她旁邊的一位老太婆突然湊過來,小聲嘀咕道:“年輕人,你可千萬別被他騙了,這人啊,就是奸商,平日里就坑蒙拐騙,騙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你要是買了他的東西,保準倒霉!”
“是嗎?”那男人聽罷并未生氣,反而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笑著解釋道。
“老奶奶,我們可從沒做過什么缺德事,您可別冤枉我,我這人吶,最講究誠信了,不會坑你們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這是優質大米,您看看。”
說著,他把一抓米放在老太婆手里,并且叮囑道:“您看清楚再買,我們是有良心的商家,童叟無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