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我日記,曹操制霸三國第二十一章 迅猛發展的陳留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偷看我日記,曹操制霸三國 >>偷看我日記,曹操制霸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迅猛發展的陳留郡

第二十一章 迅猛發展的陳留郡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3日  作者:安靜l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安靜l | 偷看我日記 | 曹操制霸三國 


近兩個月,

陳留郡的民屯和較少賦稅的政策,吸引了數萬流民,

加上曹操從東郡遷來的原住民和黃巾俘虜,整個陳留郡大概增加了有二十萬人口!

二十萬人口是什么概念?

陳留郡在洛陽東530里,一共17個城,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陳留郡大概有六、七十萬人口。

這一下就遷來了三分之一還多的人,對陳留郡的治安管理和人口統籌,無疑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特別是黑山黃巾俘虜,

雖然這些投降的人大多都是一些老弱和拖家帶口不愿再打打殺殺的人,

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終究是有了匪性,

這讓陸彥不得不防。

對于外來的流民,陸彥對他們采取了自愿的方式,

愿意屯田的可以參與民屯,

喜歡經商的那就去做生意,

若是還會一些手藝,那么恭喜你,只要你通過官坊的考核,你就能得到一份薪資優厚的工作!

陸彥可沒有古代人士農工商的階級思想,

他深知,經濟和軍事是國家強大的基礎,

商業讓國家經濟富裕,工業則讓國家軍事強健,

這兩者想要發展起來,便離不開商人和工匠的活動。

有為偉人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相比于商人,陸彥對于工匠又更加的看重。

當然,讀書人和農人也不能落下,

只是他們四者之間的地位,在陸彥的管理下有了些微妙的變化。

陸彥現在做的還不太明顯,

畢竟有時候太超前的改革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還是得考慮考慮時代和人心的接受程度,

要是一上來就不管不顧大刀闊斧的改革,那只能說他活膩歪了。

況且,太過激進的做法也不符合陸彥帶薪摸魚的風格,

反正事在人為,有空就推一推,實在不行就換個法子......

之前提到,自愿來到陳留郡的流民,陸彥采取了比較溫和的自由的安排,

但對于黃巾人口,陸彥則采取了比較嚴格的措施,把他們全部強制塞進了民屯和軍屯之中。

黃巾青壯人口全部進入軍屯,農時耕田種地,閑時參加訓練順便洗腦;

老弱婦女則進入工作強度低一些的民屯,

前五年施行十稅五,五年之后與普通人一樣,施行十稅四甚至十稅三。

這時候的稅收一般都是十稅六,黑一些的十稅七八都有,

曹操的“低稅”政策一經公布,對那些快活不下去的百姓們的吸引力,便可想而知了。

陸彥感覺自己對黃巾有些狠,但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普通流民還經常有各種扯皮和糾紛的出現,

反而那些黑山黃巾人口,不僅經常相互幫扶,而且干活的積極性也非常的高,總體表現大大超過了流民。

陸彥稍微一想便明白了這種現象的原因,

“黃巾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人,只有經歷過絕望,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希望。”

本來被俘虜的黃巾人口以為等待他們的是殘酷和如同牲口般的勞役,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竟然還能過上有田種,有飯吃的好日子!

正是基于現實的體會,黑山黃巾們心中很快便認可了曹操,

既然有安穩日子可以過,誰又愿意去造反呢?

初平三年,二月,

陳留城府衙議事大廳之中,

毛玠正在為陸彥和戲志才念著最新的統計結果。

毛玠手上拿的,正是經過曹操同意后,由陸彥推廣下去的表格統計法,

不過他沒有把阿拉伯數字透露出來,只是沿用了表格的方式。

“從去年七月至今年一月下旬,

我陳留郡總共吸引流民七萬三千余人,遷徙東郡并黃巾人口一十二萬。”

毛玠頓了頓,繼續念到:

“目前統計總共開墾出了良田八萬余頃,想來我們今后這幾年,應該不會為了糧食發愁了。”

毛玠只說是今后幾年,

是因為考慮到曹操的地盤還會繼續擴大,難保將來不會因為擴張太快而又出現缺糧的時刻,

況且還有天災人禍,誰又能保證將來一定不會缺糧呢。

說道這兒,毛玠竟然破天荒的拱手對陸彥施禮道:

“新田開墾的這么快,全仰賴長生的民屯政策和曲轅犁的開墾效率!”

毛玠話音未落,戲志才接著拱手補充道:

“不僅如此,陸校尉還完善了里甲制度和戶籍制度。

推舉三名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有德行、有見識,為大眾所敬服者來擔任甲正,甲正之下再設十名甲首,一起管攝一里之事。

管理和戶籍的完善,使得曹公治下人口得到充分的管理和記錄,稅收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戲志才這里沒有挑明世家、地主、豪紳那些關于蔭戶的事情,但大家其實心里都敞亮著。

提到蔭戶,這里不得不多說一些,

三國后期為什么人口那么少?

除了長年戰爭導致人口銳減外,

其實還有三國逐漸穩定,豪門世家又開始大肆掠奪國家財富的原因,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蔭戶。

蔭戶,指的是封建社會中那些被官僚、貴族、地主、豪紳依仗特權和勢力控制的一部分戶口,

他們的存在不會被上報給國家,

自然,他們的稅收也就不會進到國家的口袋,

國家因此便會損失大量的稅收來源,最終只能加重賦稅,讓普通百姓生存更加艱難。

人口既是財富,這是陸彥經常在日記中經常提到的事情,

從曹操遷徙東郡百姓,俘虜打包帶走黃巾人口的動作就能看出,

他對陸彥的想法是持肯定態度的。

有人才有勞動力,有勞動力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所以陸彥在參考明朝的里正和黃冊制度后,

又結合現有的制度,提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完善和適合當下情況的里正、戶籍制度。

所有的制度都要因時制宜,不能一成不變的沿用,只要是最適合當前的,就是最好的制度。

戲志才對陸彥提出的制度改革是打從心底感到佩服,

就連一直看不慣陸彥疲懶模樣的毛玠,

在看到年終總結報告后,也終于明白了戲志才那句:“長生縱觀全局,總覽局勢”到底是什么含義了...

對于兩位任勞任怨的伙計,

陸彥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回禮道:“二位無需如此。

彥只是提出想法,

真正實現想法的人卻是你們以及無數的基層管理人員啊!”

“沒錯,實現想法的人有無數人。

但能有這種想法的人,卻只有你陸彥一人!”毛玠的話說的擲地有聲!

陸彥抬起頭,看著這位一直想要“鞭策”自己的德行君子,

他一時間,

竟然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相關


上一章  |  偷看我日記,曹操制霸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