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間鐵匠鋪第二百零二章 升級方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間鐵匠鋪 >>開局一間鐵匠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二章 升級方案

第二百零二章 升級方案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5日  作者:李和李和李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李和李和李 | 開局一間鐵匠鋪 


驗證航模的測試,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尤其是蔡雄飛現在的狀態,已經被這架小航模深深的吸引住了。

實在是這架航模的性能太出色了,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尤其是這種直升機的布局,并列雙旋翼讓飛機所有的馬力全都用到了實處,

在沒有反作用力后,完全不用估計尾槳。

所以產生的效果就是,在相同的馬力下,綜合性能比普通直升機搞出3060。

距離交付儀式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在這一周的時間里,他和蔡雄飛每天都在公司的空地上空進行航模的試飛。

蔡雄飛拿著手中的遙控器,

控制著航模慢慢的降落在兩人不遠處,

飛機停穩之后,將所有電源關閉,并且控制著兩組旋翼收起。

在做完這些之后,才轉過頭看向李振華。

“試飛到今天也有半個多快一個月了,這架航模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飛出什么毛病,

并且一些對于飛機有很高要求的動作,在這架航模上也都能做出來,

很是靈活的一架直升機,并且在重量還大!”

蔡雄飛說完這番話,將脖子上的遙控器摘了下來,拿著遙控器展示給他。

“就是唯一有一點,

這種遙控方式對我一個飛行員來說,其實并不是那么好,

我在一開始以為的操控方式,是和朱雀一樣的擬實操控倉,可在來了之后才知道原來是航模遙控。

這一點是我沒想到的,所以在一些動作上,用這種遙控沒有那種操控方式直觀,也沒有那種靈活。”

就站在他對面的李振華,安靜的聽著他的敘述。

也在心中暗暗思忖著蔡雄飛說的這個問題,早先的時候,本來以為這就是一架航模,做驗證用的,

沒有必要做的那么精細,可是現在對方提出來的這些,還真沒考慮到。

確實是有些疏忽了,還是擬實操控倉的方式,適合飛行員的操控。

“蔡上尉,這一點確實是我考慮不周,這樣,你等我兩天,我這邊的擬實操控倉是現成的,

只要將航模做個輕微改裝,加上一些電子元件,一個用擬實操控倉操控的航模還是很好實現的。

我們在擬實操控倉弄好之后,麻煩你再測上一些重要數據,

這樣我收集到的數據才是準確的,也好為我今后的改進提供方向。”

聽完朝著他點了點頭,他這才重新問道。

“那么就目前階段,

你和我談一談這架航模的感受吧,

有哪些你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面對他的問題,蔡雄飛仔細思考起來,絞盡腦汁想著飛這架航模時候的不足之處。

“要說不足之處嘛,這我還真沒找出來,在我看來這款航模研制的很是成功,

但是我對這款直升機有些自己的見解,我和您聊一聊吧!

就是在起飛的時候,兩組旋翼在啟動時并不會那么快速,可能在戰時,執行緊急起降任務的時候,優勢不那么明顯,

要是能夠解決這個快速起飛問題,我感覺這款直升機會是一架無懈可擊的飛機。”

直升機緊急起飛速度太慢?這是由于兩組螺旋槳啟動時,先要協調兩組螺旋槳的同步性造成的,

這個并不是很難解決,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航模在體型上太小了,單獨的控制系統硬件沒有辦法安裝到航模上,

在真機上,這個問題根本不會存在。

他繼續抬起頭看著蔡雄飛說道:“還有嗎?”

“還有一點就是這款航模是不是有些太胖了,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夠苗條,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

聽到這他也不由轉頭看向停在一旁的航模,猛地一看,還真是有些胖了,整體的比列確實不那么協調。

看來在機身上還是要下點功夫啊,經過蔡雄飛的提醒,好像確實沒有必要將這架飛機弄成一個胖子,

這就不由的讓他想起了科曼奇,那隱身設計的機身,也挺符合他這種布局得嘛!

想到這他就決定了下來,對于真機的機身真得改,又不是當做運輸直升機去弄的,

定位很清晰,是一款偏軍用的多用途直升機平臺,那么既然是軍用,不妨就讓他徹底一些,純粹一些。

隱身外觀的設計,在顏值上來說可是很吸睛的。

“嗯嗯,我知道了,在機身上我再多下些功夫,還有別的嗎?”

繼續追問著,可是蔡雄飛卻對他搖著頭。

“那行,蔡上尉這兩天就先休息著,等我將這架航模的操控方式改了,麻煩你再給測測,

偉哥,你過來!”

和蔡雄飛說完,轉頭將邊上的寧偉叫了過來。

寧偉聽著他叫的名字,那是一臉的無奈,可既然叫他了又不能不做反應。

在他這個名字上,已經和李振華掰扯了很久了,始終沒讓他改過來,所以他也就放棄了抵抗。

“偉哥,伱叫上一個兄弟,帶著蔡上尉在我們這邊溜達溜達,也逛一逛我們這邊的名勝。”

和寧偉交代了幾句,將蔡雄飛的事情安排好,而他則是讓人提著航模沖著車間就走了回去。

回到車間中一個小隔間里,最大的汽車實驗室正在進行著青牛巴士的制造,他沒事并不會進到里面。

這個小隔間,就是他為做一些小東西準備出來的,而里面放著的設備,都是之前他玩表時候的,被他從鐵匠鋪二樓搬到了這邊。

回到這里之后,并沒有馬上開始更改航模操控模式,反而是將航模放到工作臺上,而他自己則是回到休息間中,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

畢竟在之前他可是沒有想過,要將航模的操控模式弄成擬真控制艙,所以他現在完全沒有改造方案,

所以現在要的就是將改造方案弄出來,此時也是該用虛擬實驗室的時候。

進到實驗室中,揮手將一臺小航模具現在了他的面前。

馬上就將航模機體進行了拆解,當拆到里面的電子控制系統的時候,他才完全停了下來。

將之前設計的要用到真機上的,控制系統硬件也具現出來,看著兩側擺著的零件,突然有些頭疼了起來。

至于原因完全是因為,要增加的電子控制系統硬件太大了,如果不精簡的話,完全沒有方法將之裝進航模里面。

所以首先要進行優化的就是這些硬件,好在這是航模,和真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運算量上沒有真機那么大,相應的這些電子硬件也好優化。

慢慢的將這些硬件從筆記本大小,優化到了一個手機大小的成都,并且里面的集成度很高,這也好在是用了一部分石墨烯導線,不然其中的散熱就是一個問題。

而且他還將操控系統要用的硬件也升級到了里面,這兩部分的功能的增加,讓整個航模的電子系統增大了一圈,

其中升級的難度,無疑比重新設計還要困難,好在他是一個開掛的男人,開掛的人生無需解釋。

很是順利的將航模上的這兩個問題,全部都給解決了!

在解決完這小東西的問題之后,他也將全部注意力放到了真機上面,

相對于航模的問題來說,真機上面臨的問題,才是他現在要著重解決的。

在航模上體現出來的問題,同樣表現在真機上面,對于操控和起飛速度這兩項,并不是多么困難的問題,

真機上的操控并不是用的遙控,真機并不是選擇用的無人機模式,而是載人飛機,所以在操控上的問題就不再存在。

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緊急起飛的問題,這個由于機體很大,所以找個能夠放下一個機箱大小電子元器件的空間還是很好找的,

這個控制系統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啟動時控制六臺電動機以最大功率輸出的問題。

而這兩個在航模上表現明顯的問題,在真機上并不是那么難以解決,其實這兩個問題在真機上就不算是問題。

而真機面臨的最大難題,卻是蔡雄飛不經意間的一句吐槽。

就是那句有些太胖了,也是這句話,讓他找到了真機上的一個癥結。

既然是一款完全新設計的機型,為何還要將之局限在以往的眼界里呢,

威龍、鶻鷹還有他設計的殲36(朱雀)都是采用的隱身設計,殲擊機都用上了隱身設計,那為何直升機上就不能用呢?

何況這個概念也不是一個太先進的概念,所以對于真機的機體就要重新設計了,

加上隱身的這個概念,對整體機型重新設計,并且將之前為殲36研制出來的隱身涂料,一并用在這款直升機外殼上。

其實直升機的隱身設計,是比戰斗機的隱身設計要難上十倍、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這完全是由于直升機的屬性決定的。

單單是他頭頂上旋轉的螺旋槳這一項,就不是那么好解決的,快速旋轉的螺旋槳對于不反射雷達波來說,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好在他設計的這種新型直升機,將尾槳這個破綻給泯掉了,不然難度還要上漲。

可是這些卻并不能將他難住,他就是一個迎難而上的人,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他能夠開掛。

首先就是對于機身外形的隱身設計,直升機要想實現隱身,首先就是要從氣動布局上面著手解決。

他目前的這種雙旋翼的設計,無疑讓隱身更加的困難了,好在這是又可借鑒的經驗的,

對于直升機的外形隱身設計,雖然不能照搬隱身戰機的設計經驗,可還是有借鑒意義的。

所以戰機上的一些好的隱身設計,就能將之搬運到直升機上了。

之前在殲36上已經得到驗證的外形隱身原理,就這么被他用到了直升機的外形上。

由于直升機的特性決定了,其并不同于高空作戰的噴氣式戰機,直升機活動的范圍一般全都在低空和超低空。

并且還都活動在可是范圍內,對于雷達上形成隱身,就可以采用本身的隱身設計,和通過復雜地面地形,來規避地方雷達的探測,就比如高山、峽谷等。

所以在直升機隱身這個課題上,相對于傳統戰機,外形隱身設計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有他之前在殲36上面的,那些成功的隱身設計經驗完全夠用。

慢慢的機身的外形在隨著他的設計在更改,并且還在實驗室內做了雷達波反射的實際測試,

單獨從這一個方向去達成隱身,顯然在雷達上的表現并不是那么的理想,頭頂的兩組旋翼才是難題。

經過他的多方位實驗,在飛機外形上看去,也越來越不像是傳統的直升機,

在他多次更改下,外形就像是一個有棱有角的扁平倒錐形,將一直施為隱身難題的旋翼,也都包裹了進去。

在將旋翼包裹進去之后,這隱身效果立馬就幾何倍數的增長,

現在他可以驕傲地,向球內所有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囂張的說一句:“不要誤會啊,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想說,在座的各位全都是垃圾!”

然而為了隱身,將之上艦的折疊機翼功能給泯了,等他發現之后,本來都已經設計好的外形,有一次開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

將屬于機身對于旋翼的包裹,優化成了可折疊的,在完成折疊時,這些包裹部件就被收到了下面的機身上,旋翼還是如同之前的方式,整體向后方收攏。

在完成到這一步的時候,在外形上他是已經再也沒有招了,他已經使出了現在所掌握的渾身解數,

可能以后隨著知識的增加,外形還能進步,可是目前他是沒法子再優化了。

重新回到直升機隱身的難題上,前面在外形上,已經被他做到了極致,可以這也不能忽略另外一個難題。

那就是噪聲,對于直升機要執行的任務,都是對地打擊,什么坦克啊、搶占灘涂啊、掩護步兵展開特殊任務啊,配合特種部隊執行斬首啊等等。

這些任務都是要求近距離完成才能完成的,而直升機的產生的噪聲則是在幾公里外就能聽見,這就對直升機的突防以及安全性極為不利。

而直升機的噪聲要怎么解決,那就要從產生的原因上來說了,

主要的原因是螺旋槳在飛行時,會告訴旋轉并切割空氣,在和空氣的摩擦中就產生了極高分貝的噪聲,這也是暴露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去將噪聲也消弭掉,盡可能的尖嘯噪聲的產生。

直升機噪音的產生來源主要有兩個,引擎噪音和槳葉噪音。

引擎噪音很好解決,對于他這款直升機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用的并不是傳統引擎。

他用的是電動機,所以在靜音上,先天的就比燃油引擎有優勢,并且他用到的這款電動機,

一開始可是要用到高端車型上的,所以靜音也是一個高端豪華車的重要指標,他在噪聲上控制的很好。

這樣的背景下,引擎產生噪聲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接下來就是要降低兩組槳葉所產生的噪聲。

這方面在他的研究中,弄出了三種方法結合的方案,已達到解決槳葉噪聲的難題。

首先就是在旋翼周邊包圍著的上面,進行隔音、吸音設計,利用的原理就是也并不負責,其實就是利用的隔音室原理。

原本光滑的周邊包圍上,被他弄成了蜂窩結構,很多的小蜂窩組成一個大蜂窩,總體就是蜂窩結構。

第二就是對噪聲的來源進行優化,旋翼旋轉所產生的噪聲,被他通過改變槳葉形狀進行餓了噪聲的削減,

特殊設計的槳葉形狀,在一定程度上,將噪聲降到了最低狀態。

在經過前面的兩個方式優化后,噪聲相比之前來說,已經足夠的小了,可是相對噪聲還是比較大的,

這就要說道他獨特的第三點設計了,他這款飛機是有兩組旋翼的,

而十片槳葉所產生的噪聲,經過了兩項措施后,已經很小,在這里他就想到了利用超聲波的原理達到消弭剩余噪聲的方法。

通過兩組旋翼之間,經過一個特制的裝置,讓槳葉產生的可聞聲轉換成超聲波,

利用超聲波其波長短,在空氣中極易損耗,容易散射,不如可聞聲傳播得遠的特性,進行最后噪聲上的處理。

當然超聲波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在他的設計中,這特制的裝置在一般情況下并不會開啟,只有在執行需要隱身的任務中,才會將之開啟。

并且還在直升機座艙內,進行了專業的防護,針對超聲波的防護,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

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李振華這小子在這款直升機上的射擊,已經進化到了變態的程度。

直升機隱身的性能,也是從多方位出發,不單是在規避雷達方面,還對噪聲進行了近乎于變態的防護,

并且外形上的那些外掛武器掛點,全部都設計成了內部彈倉,這一點比任何球內的隱身武裝直升機設計的都要變態。

完全是它的外形以及隱身要求,決定了這種設計!

這款直升機,和主流直升機在外形上看,一點也不一樣!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開局一間鐵匠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