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第三千二百三十一章 偵探將死(四十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千二百三十一章 偵探將死(四十五)

第三千二百三十一章 偵探將死(四十五)


更新時間:2025年01月06日  作者:遇牧燒繩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遇牧燒繩 |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 


“然后我們再來說說瑪德琳。”席勒又開口說道:“我覺得你也應該看出來了,瑪德琳也不是什么正常人,事實上我非常懷疑,這個看似可憐的女人才是他們家當初滅門慘案的真正兇手。”

蝙蝠俠終于回神了,因為席勒開始了猜測,于是他問:“你為什么會這么懷疑?”

“因為那本研究筆記。”

終于要來了,蝙蝠俠想,果然每一個席勒都可以通過一丁點零碎的線索,直接猜出真相。

聽到席勒提到研究筆記,蝙蝠俠就認為,他只可能是使用精神分析法,才能得到瑪德琳是慘案兇手的結論。

因為那本筆記實際上沒有什么問題,不足以作為判斷一個人人格的證據,但是席勒還是這么說了,說明他或許是共情到了什么。

沒想到席勒說:“據我的經驗來看,瑪德琳在提到她的家人的遭遇的時候,表現得過于冷漠,她有可能是一個自戀型的精神變態。”

“經驗?什么經驗?”

“一些……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的經驗。”席勒停頓了一下之后接著說:“我見過很多類似的兇徒,他們都給我這樣的感覺。”

“所以也是一種感覺?”

席勒搖了搖頭說:“我只是在概括的說,如果你一定要追求細節的話,我可以說,瑪德琳的措辭帶有一種顯而易見的上帝視角,宏觀又客觀。”

席勒靠回了椅背上,一邊回憶著一邊說:“所有人都是以第一人稱活著,所以在描述他們所見的事情的時候,一定都是主觀的。”

“比如,當兇手在供認自己的犯罪事實的時候,他們會有所隱瞞,有一些是為了故意減輕罪責,但有一些也是無意的。”

“而這些不經意的隱瞞當中,又有一些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美化了自己,而另一些是主觀視角帶來的信息差。”

“他們經常會說‘我看到’或者是‘我想’,這是一種顯而易見的主觀敘述方式,比如‘我看到他倒在墻角,滿臉是血,我在想他會不會是死了’。”

“這是我很常聽到的一些供述,我想你應該也經常聽見,因為很多兇手雖然兇殘,但是精神正常,不是瘋子和變態,這種敘述方式才是正常人應該有的。”

“而瑪德琳不是的,她描述這樣一件事的視角是‘某人倒在了某處的墻角,他被殺死了’,這根本就不是一種主觀敘述,而更像是客觀評判。”

“如果她在說的事與她完全無關,或許還可以解釋,但她描述的是她親人的死亡,一旦把親人的身份代入進去,你就會發現這句話冷漠的可怕。”

“到底有誰會在描述自己親人死亡的時候,直接說‘母親倒在了廚房的墻角,她被殺死了’,‘妹妹趴在餐桌上,她的胸口有一個三角形的洞’,或是‘父親面朝下趴在樓梯上,他的胳膊上方有兩條血跡’?”

“或許后來的瑪德琳很優秀,她學會了如何用最簡練的話語概括一件事,可她經歷這一切的時候年齡不大,主觀意識更容易被情緒影響,所以留在她記憶里的畫面根本就不應該清晰客觀的像是驗尸報告,哪怕她說出一堆怪物的形象,我都覺得更正常一些。”

“這證明在瑪德琳經歷這一切的時候,她就并沒有因為恐懼而情緒崩潰,她甚至沒有在感覺到恐懼,她平淡地接受了這一切,記住了這一切,并在多年以后仍能清楚地復述它。”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如果這整件事對她來說不是一場劫難,那她是因為僥幸而成為了存活者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綜上所述,我認為瑪德琳有精神障礙,有比較大的可能是天生的精神變態者,當然了,這場慘劇是她締造的推測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但她也絕對不可能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全然無辜的受害者。”

而聽完了這一切的蝙蝠俠則發現,這位席勒擁有相當敏銳的洞察力,拋開分析方法不談,也是一位相當優秀的偵探。

但是蝙蝠俠不能拋開分析方法不談,因為這些結論他也早就在看完了瑪德琳的日記之后就有眉目了,他想要的是這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

“精神變態?”蝙蝠俠追問著,這種涉及到專業心理學知識的東西,或許能夠引出席勒對于瑪德琳人格的分析。

但沒想到的是,席勒開始分析小丑了。

他以瑪德琳和小丑之間的區別作為引入,向蝙蝠俠深刻地論證了精神變態者和反社會人格之間的區別。

很多人說小丑是瘋子,但如果具體點來說,他是一個擁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屬于廣義上的精神病,但是不是大眾認知當中的瘋子。

其原因之前也說過了,小丑是有理智的,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利益導向,只不過因為他所追求的利益本身就很邪惡,所以讓他看起來很瘋狂。

而精神變態者與之最大的區別就是,精神變態者不是利益導向,而是欲望導向。

這么說吧,古往今來,許多上流社會的名人都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甚至近現代也有不少人承認了這一點。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因為反社會人格障礙是高度利益導向,甚至是過激的利益導向,這意味著他們為了達成自己的利益是不擇手段的,無視一切社會規則,無視道德,甚至能夠無視本能,泯滅人性。

雖然有些殘酷,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六親不認的性格更容易獲得社會學意義上的成功。

不是上流人士更容易患上反社會人格障礙,而是反社會人格障礙更容易成為上流人士。

但人們卻更經常在下層見到精神變態者。

不要覺得精神變態者就是瘋了上街拿刀砍人,嚴重到這種程度的是極少數,但輕微的精神變態者卻廣泛的存在于大眾身邊。

他們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損人不利己。

這正是與反社會人格障礙的高度利益導向相反的,精神變態者不追求利益,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可以放棄利益。

就比如,一局游戲快贏了,隊友開送了,小組作業快完成了,有人搗亂了,項目進行的很順利,使絆子的人就來了,孩子找的工作很好,他們一定要給攪黃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攪局者其實本身就是隊伍的一員,也就是俗稱的內鬼。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人不可理喻,因為明明這件事情向好發展,對他們也是有利的。

游戲贏了,他們可以上分,小組作業被老師表揚了,他們也跟著沾光,可他們就非要搗亂,簡直跟瘋了一樣,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他們的邏輯。

但實際上,這是精神變態的一種表現。

游戲贏了,他們要開送,不是他們不想上分了,而是他們單純地覺得不能讓隊友爽,準確點來說,是不能讓隊友比我更爽。

小組作業快完成了,他們要搗亂,不是他們就不怕老師斥責了,而是比起一起被老師斥責,他們不想讓其他同學在老師心中的分量上升的比他多。

其他的事情也是依次類推,所以這種精神變態有一個前綴,叫做自戀。

再具體點來說就是,為了不讓任何人在任何方面超越自己,他們可以犧牲任何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這種變態欲望。

可想而知,這種人是不可能混得好的。

游戲里送些人頭或是弄壞一個小組作業,確實也算不上什么失敗,可關鍵就在于這種精神變態的癥狀是不能夠收放自如的,他們在做人生關鍵選擇的時候,也會屈服于變態欲望,從而讓出唾手可得的利益。

今天失一城,明天失一池,遲早會把自己整個人生都給讓出去。

如果細細觀察這類人,就會發現他們現實的生活多數是失敗的。

他們當中的一些可能能偽裝得了一時,但一定會像瘋了一樣做錯幾個關鍵選擇,把自己的丑惡面目弄得人盡皆知,然后再把自己的生活也搞得一團糟。

可能很多人都會疑惑于,為什么有些人不是沒能力,也并不愚蠢,可一到人生關鍵時刻就失了智,并且是一路下滑,直到墜入谷底,怎么掙扎都翻不了盤。

多數人會覺得是他們運氣不好,但實際上,他們有可能就是屈服于自己的變態欲望,而罔顧利益的精神變態者。

在席勒看來,瑪德琳的人生軌跡非常符合這一標準,大概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一直到她死,她給自己制定的目標也沒有達成。

如果說這個人物是其他人編出來的,那還是有一定巧合的可能的,但編出這個人物的可是貪婪,他是個心理醫生,對于類似的病例再熟悉不過。

還有一個讓席勒確信瑪德琳精神有問題的證據就是,貪婪是一個很貪婪的人,能名利雙收的情況下他不會只要利。

他給自己設置成了一個富二代,不出乎人預料,但他給自己弄成了一個欺壓底層人的無良資本家,其實是不符合他的邏輯的。

在背景故事可以隨心所欲設置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給自己設置成有錢的正義人士,錢財也不完全和邪惡掛鉤,能夠全要,干嘛只要一樣呢?

所以席勒堅信,貪婪給自己設置的背景故事肯定還有反轉,而其中最不容易洗白的,無非也就是不給瑪德琳一家賠付。

如果這起案子其實本身就不符合賠付標準,是某人有心設計的騙保案件,那西爾特克醫療保險公司所做的也就沒什么問題了,貪婪自然也就隨之洗白了。

瑪德琳的研究筆記本上所寫的身世,自然就是貪婪埋下的伏筆,到時候就可以成為瑪德琳才是反派的有力證據。

席勒相信只要把這筆記送去專業的精神鑒定機構鑒定,一定能夠得到瑪德琳精神不正常的結論,這就是貪婪故意而為之。

只能說,還好在這個故事里扮演了心理醫生角色的是布魯斯而因其驚人的學術水平,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筆記的不對。

其他人因為職業不符發現了也說不出口,才讓貪婪有辦法能把這反派的形象維持下去。

這個時候席勒忽然意識到,如果貪婪其實是想演一個正派角色,那光靠反轉拒賠這件事是不行的,他除了得洗白人體實驗,也得給他把所有人請到實驗室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不還是綁架犯嗎?

如果這么推論,那蝙蝠俠在知道這一切的情況下還放任其他人被請到實驗室里,是不是就是猜到了貪婪其實沒準備把他們怎么樣?

席勒忍不住又看了蝙蝠俠一眼,心想真不愧是蝙蝠俠。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上一章  |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