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348-李誠善:我有一個女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348-李誠善:我有一個女兒!

348-李誠善:我有一個女兒!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11日  作者:何不言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何不言情 |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348李誠善:我有一個女兒!

348李誠善:我有一個女兒!

世間大多數的事情,都是種前因,得后果。

甄武心知他這次過來,將要推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安排,會對未來有著多么大的影響,所以一路上甄武對此亦是憂思甚重,不敢輕下定決。

不過顯然李誠善沒有這樣的顧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部落給不了大明太大的好處,反而與大明互市后,大明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的部落。

所以第二日一大早,李誠善就守在了甄武的帳外焦急的等著甄武。

甄武知道后也沒有著急,不慌不忙的吃了飯,這才走出去在李誠善的安排下辦起了正事。

首先便是建州衛的設立。

甄武取出圣旨,在李誠善所有的部眾面前,威嚴的讀了出來,圣旨中特別強調了,自此之后建州衛所有部眾具是大明的臣民,建州衛各級屬官都有著約束民眾,保衛邊疆之責,另外建州衛上下,必須聽從大明的征調,聞令即從,不得有違。

李誠善部落之人,聽到圣旨中語氣強硬的要求他們的責任,許多人臉色出現了異色,不過他們部落因為距離遼東較近,這些年也比較心向大明,所以倒也沒惹出什么騷亂。

尤其是部眾見到李誠善帶頭領旨謝恩后,一個個也全都順從的跟著李誠善磕起了頭。

這些事情其實都是李誠善在南京時便已經和朱棣協商好的,所以甄武也不擔心會出現什么亂子。

他等到李誠善眾人磕完頭后,扶起了李誠善笑道:“李指揮,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大明對各民族向來也是一視同仁,還望李指揮與我漢家兒郎攜手共建家園,和睦相處,共御外敵。”

“下官瑾聽國公教誨,必盡心職守。”李誠善俯身客氣說道。

甄武笑了笑,然后開始給建州衛各級屬官頒發誥印,冠帶,襲衣等,以后他們再去大明,必須持有本衛印信文書才行。

至于建州衛各級屬官,全都是李誠善在南京時就定好的,都是李誠善的部落之人。

這也是大明對各部落常用的制度,羈縻。

這種制度類似于南方等地的土司制度。

名義上,他們歸從大明,但其財政,司法,行政,兵事全部都是自治形式,除了大明征調之時,他們不得違背外,大明不會插手其內部事項,所以這種部落依舊有著高度的自治權,完全可以算是獨立的地方小勢力。

說起來,這種制度其實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沒辦法,現階段的大明,需要他們的好感和認可,不能強硬的搞的四面楚歌。

而且任意兩個民族的融合,都需要長時間的適應和潛移默化,等到大明國內穩定,國外無憂后,自然有著大把的時間改土歸流,徹底把他們納入大明的疆域之內。

所以這種制度,也算是必經的一步路。

甄武需要做的就是給未來種下一顆種子。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

羈縻,顧名思義,羈,用軍事打擊手段和政治壓力用來加強控制地方,縻,則是利用經濟和物質給予地方撫慰,調控當地貿易種類,讓其更加依賴朝廷。

但具體如何實施,則需要雙方的扯皮了。

這顯然也是李誠善比較關心的事情,當甄武把需要頒發的事物弄完后,李誠善邀請甄武去了他的帳篷包里,兩人各自帶著各自的幾位下屬,開始洽談起朝貢和互市的事情。

甄武的下屬中,有朱棣安排的,也有甄武從遼東帶過來的,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打算和李誠善他們好好較量較量。

雙方上來就對朝貢的事情各抒己見起來。

大明這邊要馬匹多少多少,貂皮多少多少,珍珠多少多少,牛羊多少多少,甚至連海東青也要,反正只要是這邊能搞到的全都想要加進貢品中。

而李誠善那邊則針對與朝廷的賞賜提起了意見,希望大明每年可以賞賜香料多少,鐵器多少,各類獸筋多少,綢緞,糧食什么的也是獅子大張嘴。

這件事甄武沒有說話,只是看著下屬和李誠善他們爭的面紅耳赤。

一來朝貢雖說會成為慣例,但其實還是看雙方的實力和情況,若是大明日薄西山,李誠善隨便拿出來點東西,大明為了穩住李誠善也得給人家好東西,但是只要大明一直強盛,大明即便索取了李誠善一大堆東西,然后只是象征性的賞李誠善一些絲綢,李誠善也得忍著,甚至大明若是生氣了,甩臉就是一句,今年你們不用來了,李誠善他們也需要哭爹喊娘的去南京求朱棣開恩。

說到底還是看誰求誰了。

二來,大明的官員不是廢物,他們都會限制軍需物品的數量和種類,誰也不會亂承諾什么,所以甄武便沒有多說什么。

隨著雙方的爭執,漸漸的雙方商討出了一個皆自滿意的章程。

甄武見狀點了點頭,然后大家開始商量起怎么開通邊市來了。

朱棣的意思是開兩個馬市。

這一點李誠善也知道,所以李誠善上來就表達想要在遼東開設一個馬市,他們部落開設一個馬市,遼東的馬市由遼東官員管轄,他們部落的則由他們管轄。

大明官員剛打算拒絕,甄武的話便響了起來。

“這件事不可能,兩個馬市必須全部開設在遼東,具由遼東布政司管理。”說到這里甄武抬頭看向李誠善:“李指揮想必你也知道,開設馬市其實對大明益處不大,皇上肯開設馬市,還是看在咱們如今是自己人的份上,你不能讓我漢家兒郎千里迢迢的去你部落交易吧。”

“可…可…我們部落想要交易,路途亦是非常不便。”李誠善說道。

甄武笑了起來:“這簡單,其實我替你們想過法子,這里至遼東曾有故元遺棄不用的驛站,今日我們可重啟驛站,并且年久失修的道路,我們亦可以重新修繕起來,而且修繕的比往日更寬更闊,直至你部落里面,你看如何?”

李誠善僵住了。

道路暢通后,雖說他們出行方便了,但是大明軍人自遼東到他們部落也就變的旦夕而至了,再加上驛站啟用,他們和大明的關聯也將變得特別緊密起來,這讓李誠善莫名的有些不安全感。

大明打過來,他們若跑都跑不了,那意義可就不同一般了。

之前仿佛若隱若現的一根線,突然就變成了一根繩子束在了李誠善的身上。

李誠善有些不愿意。

甄武似笑非笑的看向李誠善道:“怎么李指揮?據我所知李指揮祖上曾是故元萬戶府的萬戶長,當年你們遠在依蘭都愿意和故元建立驛站聯絡有加,如今遷徙至此,又換成我們大明的指揮使,便不樂意嗎?”

“沒…怎么會。”李誠善有些尷尬的說道。

下一刻,李誠善想了想,既然有些事沒法拒絕,那么他只好加碼了,所以開口對著甄武說道:“路上國公曾與我說過,愿施與農具,教我部眾開荒種田之事,可做得了真?”

“當然做得了真。”

甄武盼著李誠善的部落由放牧,采捕的生活方式,多一個農耕屬性呢,畢竟開始農耕后,誰會愿意放棄辛苦開墾的田地呢,那都是他們穩定的活命之本啊,當他們有了在乎的東西后,他們才會逐漸的放下刀槍,不會只曉得搶奪。

更何況這片土地不同于漠北草原,這片土地是可以開墾出田地的。

“豈止教你們開荒種田,我說過我大明對各部落都是一視同仁的,只要我們大明會的都愿意教給你們,我還想在你們這里蓋幾間學堂,建兩座寺廟,讓你的部眾也能讀書習字,累了也有佛祖作為寄托,再加上開墾出來的田地,保準用不了多少年,這里也會如大明其他的地方一樣,衣食豐足。”

閹割版的儒家典籍,佛經,農耕,三管齊下,不怕腐蝕不了女真的戰斗欲望。

但李誠善不清楚甄武所想,把甄武所說的真當好東西看待。

所以李誠善臉上頓時顯露出喜色,他看著甄武的眼神也越來越親近了起來,心中直念叨甄武真是他們的好朋友,于是他一激動,忍不住過分的問道:“那火銃可以教給我們嗎?我這次去南京見到了,我覺得這東西很棒。”

火銃?

甄武臉一下子就黑了,他搖頭道:“那不行。”

李誠善一臉不解:“國公不是說只要大明會的,都愿意教給我們嗎?”

甄武嘆了口氣道:“你有所不知,此物不詳,有違天和,你們部落人少,承受不了這個代價,而且重點是這東西教給你們,你們也是學不會啊,再說我們現在還在改善提高,你說我們能教你們一個半吊子水平嗎?不能夠,你等我們徹底掌握后,我們再設法教你們。”

李誠善看著甄武,也不知道信沒信,反正哦了一聲,不再提及此事。

甄武這時開口道:“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一時半刻便能辦完的事情,咱們先說開墾田地這事,因為這事也頗為復雜,不是說教就能教會的,所以我打算移些漢民過來手把手教你們,你看如何?”

“這最好不過了。”李誠善大喜道,在他心中這些漢民進了他的部落,那不就是他的人了。

可下一刻他聽到甄武的話,當場又愣住了。

“不過問題是此地并不是特別安全,不僅你們女真各部常有征伐,北面也有兀狄哈人的襲擾,這樣吧,我在派些軍卒過來保護他們的安危,就在你部落附近選一處地方駐牧屯田,到時候你們就可以派人過去,讓他們手把手教你們開墾田地,你看如何?”甄武笑瞇瞇的和李誠善說道。

軍卒駐牧?

這他娘的不就是搶地盤嗎。

李誠善臉色沉了下來:“這不妥吧。”

“怎么不妥呢?”甄武仿佛真的不知道為什么不妥,真誠的問道。

李誠善道:“他們獨懸大明境外,怕是不易在此地生存。”

“是嗎?”

甄武臉色不變的說道:“不過你建州衛不就是我大明一份子嗎,我相信李指揮會教給他們如何放牧,如何采捕,會幫助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的。”

“如果教不會呢?”

“這片土地上有女真,有高麗,有蒙古,有兀狄哈人,我怎么就不信獨獨我們漢人生活不下去呢?而且我敢肯定遼東,北平,以及大明數萬萬漢人也都不相信,你說我漢人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不下去,李指揮要不要問問他們的意見?”

甄武沉著聲音說道,不過他說歸說,其實心中也沒底,因為他也知道這事有些危險。

此時遼東的漢民都不多,更何況要在這邊扎進一個漢人駐牧點,尤其是大明國內都還需要移民調控人口,哪還有那么多的人口往這邊移民,但這件事沒辦法,兩個民族要融合,如果不想讓這里的人入關,那只有漢民走出來一條路可選,不管多難,也必須要堅持下去,不過還好,只需扛過幾年,等到漢民人口爆發式增長后,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而漢民在這個地方只要人夠多,這片土地才屬于漢民,到時候女真各部,他們才能想怎么拿捏就能怎么拿捏。

李誠善沉聲道:“國公定要如此?”

甄武點頭:“定要如此。”

帳篷里一時間陷入了安靜,其他人在這時也都微微憋住了氣息。

良久。

李誠善在心中衡量了幾遍后,開口問道:“國公打算駐牧多少兵馬?”

“兩千,不過你放心,不會對你部落產生危機,而且有我漢民駐牧對你來說也是好事,我們聯合起來,也能使你的部落更加安全。”甄武說道。

李誠善深吸了一口氣道:“只要國公答應我一事,這件事我可以同意,并且我也可以讓猛哥帖木兒歸附大明,咱們三者聯合,這樣咱們不僅可以影響到所有的女真部落,甚至可以吞并一些其他的部落。”

“什么事?”

李誠善再次閉目深吸了一口氣,半晌后才緩緩吐出那口氣后,慢慢開口道:“我有一個女兒!”

甄武眉頭一皺。

怎么?

這是讓他娶李誠善的女兒?!

也對。

這樣雙方聯系會更緊密,這也才是真正自己人的樣子。

只不過這種政治婚姻,他是真的討厭,更何況出門前,朱玉英特意交代不讓他領回去陌生女子,這不讓他左右為難嘛。

想到這里,甄武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了。

也不知道李誠善的女兒好看不好看。

可當李誠善接下來的話說出來后,甄武徹底傻眼了。

只見李誠善說道:“我想讓我女兒嫁給皇上,若國公能促成此事,并且保證我女兒在宮中地位不凡,我便應了此事,并且以后和大明一起合力共建家園,共同維持此地上所有部落的秩序。”

甄武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嫁給朱棣?

甄武老臉都紅了一下,他還以為人家嫁女兒給他呢,這他娘的,原來還嫌他地位低呢,不過這倒好辦了,朱棣對政治婚姻應該沒什么抵觸,他也不用關心李誠善的女兒好看不好看了。

只不過…

徐妙云知道此事后會不會抽他呢。

還有,他這算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小丈母娘嗎?

這應該不算吧。

甄武沉吟了一下道:“這事我可以試試,但結果不敢保證,總歸是要皇上親自應允后,這事才算能成。”

李誠善點頭道:“這我明白。”

“行,那今兒就先到這里,等我去信給皇上后,再言這事。”說完,甄武起身向外走去,李誠善等人連忙起來相送。

等到甄武回到自己的帳中后,他坐著仍然思索著這件事,當然像李誠善所說的,三者聯合吞并其他部落,共同維持此地的秩序的屁話,甄武是一點也不相信的。

李誠善若是發展了起來,保準會把大明釘在這里的漢民吞的干干凈凈。

當然,若是這里的漢民越來越多,慢慢發展起來后,自然也會把李誠善吞的骨頭渣子也不剩。

甄武主要考慮的是,大明現在對遼東都有些消化不良,再惦記上一塊地方,能不能行,他換的這個漢民入場這片地方的機會,值不值得。

想了良久,甄武嘆了口氣道。

總得拼一把啊。

如果連這里都不敢想,不敢投入的話,那還談什么漠北草原,西域和安南。

無非是大力發展國內民生,讓老百姓多生孩子唄。

等到這片土地都變成自己的后,這片土地上也能給大明補充很多的內需所求,也有助于大明再上一個臺階。

那就搞吧。

甄武想罷,開始提筆思索著措辭,勸朱棣再娶一個小老婆,然后讓人八百里加急的送向了京師。

他站在大帳門口,看著快馬持著他的信件疾馳而去,心中莫名的又瞎琢磨了起來。

也不知道朱玉英知道這事會做何感想。

應該會開心吧。

畢竟甄武不用娶。

至于她爹…

讓她娘愁去唄。

朱棣娶小媳婦和她夫妻倆有啥關系。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


上一章  |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