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模擬器第九章 地下城的會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現實世界模擬器 >>現實世界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地下城的會議

第九章 地下城的會議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20日  作者:南山北雁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南山北雁 | 現實世界模擬器 


就在方瑜還在生火,企圖開啟文明的第一步的時候。

北半球,亞洲大陸,聯合國政府聯邦指揮中心華夏分區。

此時,這片原來是華夏國首都的BJ,白雪皚皚,無數巨大的車道阡陌交合,被厚厚的冰雪覆蓋,一輛輛奇特的大型重卡在雪道內行駛來往。

原本的BJ二環內,大量的住宅小區以及古建筑都被拆除,夷為平地。

在完全被推平的土地上,一座巨大的宛如火山的超巨型建筑聳立在地表之上。

這座巨型建筑光是占地就已經將BJ二環接近62平方公里的表面積占據了近十分之一。

逐級向上,周圍慢慢縮短,建筑向上的衍生呈現梯形走勢,站在地面上,是幾乎看不到它的盡頭。

它就像是古神話里占據東海海眼的那根定海神針一般,將天地完全連接到了一起!

但站在遠處的時候,卻能看到,這建筑的最頂端,就是一個巨型噴口。

噴口處,一條巨大的藍色光柱直沖云霄,宛如噴射的藍色流星火焰般,破開層層云霧。

它就像一座喜馬拉雅山般坐落在BJ的地表上,鎮壓著這座古華夏的首都。

行星推進器,又稱“行星發動機”,聯合政府集合全球科研力量歷時三年研發,近十年的建設,才完成的堪稱人類歷史中最大的一個“動力發動機”!

這是為藍星而建設的發動機,全球足足有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加上赤道的兩千座升級版“轉向發動機”,一萬兩千座發動機,為藍星提供推助力。

行星發動機高達一萬一千米,采用“重聚變發動機技術”作為動力核心原理,這個技術是相比核聚變還要更高層次的重原子聚變技術,運用這個技術,每座行星發動機都能給藍星產生近一百五十億噸的推力!

而在每座行星發動機的地下40005000米的位置,聯合國集齊全球的力量,修建了一萬座可容納三十萬人的巨型地下城!

這一萬座地下城,全部人口近35億,就是藍星逃離太陽系計劃中的最后的幸存者。

此時,就在BJ03號發動機所在的地下城內。

“莫斯,匯報藍星自轉減速狀況!”

華夏分區的3號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周利劍開口說道。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一個巨大的科研所。

在科研所內,到處都擺滿密密麻麻落地走線機柜。

這些機柜出線口,密密麻麻的線纜將地面完全覆蓋。

所有的走線全部匯聚到了科研中央的一臺超大型的計算機。

這就是“Moss”,聯合國在集合全球科研下的另一個科研果實——人工智能。

這個巨大的科研所,實際上就是莫斯的部分本體,量子分析計算器。

可以說,此時周利劍,包括其他的十幾個全球聯合國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就站在莫斯的身體里。

伴隨著周利劍的聲音,一個合成的機械男聲從揚聲器中傳出。

“2058年5月19日,藍星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0.0012×10(5)弧度/秒,赤道自轉線速度為12.3米/秒,已到達剎車標準......”

“莫斯,匯報北半球地表現狀及后續推演結果”

聽到莫斯匯報的藍星自轉減速情況,周利劍沒有任何意外,實際上,早在一個月前,藍星的自轉減速就已經到達了剎車標準。

之所以還一直未下達下個階段的啟動命令,只是為了讓這顆弱小的藍星,人類的故鄉,在進入下個階段時,能夠少受點傷害。

“北半球地表現狀具體情況如圖所示.......”

在這科研所的中間,有一個會議圓桌,圓桌周邊做了十幾位各色各樣的正裝人士。

這些人有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發色也是各異。

但這十幾個人,加上周利劍,就是整個聯合國政府的最高指揮者!

此時他們自然沒有真身抵達地下城,他們的身體實際上只是全息投影而已,只是投影的技術極為逼真,以至于就像是真人抵達一般。

在莫斯的機械聲中,每個委員的面前都出現了一個北半球的立面投影。

投影不斷的演變,并且還有各種數據在旁邊顯現。

“......根據當前數據預估,自藍星到達剎車標準后,在今年內,北半球地表平均溫度將會降至70℃,部分地區溫度接近253℃,為永凍區”

“......因行星發動機運行時候對大陸板塊造成的沖擊,以及藍星自轉衰減帶來的引力磁場變化,北半球大部分地底在接下來十年內,會出現頻繁火山噴發,巖漿爆涌現象,需要重點關注,防止巖漿爆涌滲入地下城”

“......執行逃逸計劃后,藍星未來十年內,海平面會上升312米,十年后,大部分陸地均將被海洋淹沒,并且在極端溫度下,形成冰架,請盡快執行南球北調工作,轉移人員進入地下城,根據分析,十年后,地表生物將徹底滅絕”

莫斯的合成聲音在科研所內回蕩,雖然它講的是中文,但各國委員的耳朵上,都戴了同步音譯藍牙,所以,莫斯的話,早已被同步翻譯成他們自己的母語,被他們接收。

莫斯的匯報完畢后,科研所上所有委員卻沒一個人說話,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最后,還是白美國的常任理事——奧托爾開口打破了沉默。

流利的英語在他出口之后,就被同步音譯藍牙轉換成了各國委員的母語,實現無縫對接。

“......根據Moss的統計,看來,地下城移民計劃要準備開始了”

奧托爾語氣中帶著些感慨。

雖然這個計劃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定好了,但是一晃眼,原本還只是草案的計劃,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了,他不得不感慨。

奧托爾的話讓在座的這些人也紛紛活躍了起來。

另一位白熊國的常任委員——維爾蘇對著周利劍開口說道。

“周,我的朋友,領航員空間站是否已經過檢測,能否正常運行”

周利劍聽到維爾蘇的問話,點了點頭。

自從聯合國成立后,五大常任理事國,成為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并且各自負責把控一些重點項目。

像行星發動機就是五大國協同完成的。

人工智能終端——Moss是由白美國主導,華夏國和白熊國輔助下完成,有了這個人工智能終端之后,一度將整個藍星的算力拉升了一個大臺階。

白熊國主導的是休眠及反物質技術,像休眠倉以及反物質武器等相關技術就是以他們為主導,其中休眠技術,華夏國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

楓葉國主導的是食物合成及能源開發技術,正是他們開發出的簡易蛋白合成技術,以及華夏國提供的淀粉合成和地下熱能轉換技術讓生存在地下城內的35億人民獲得了最基本的生存保證。

高盧國主導的是軌道交通技術,像汽車方向球技術,新型重卡,地下環形軌道列車,都是由高盧國做主導進行研發

雖然汽車方向球技術也是華夏國研發的,環形軌道也基本是華夏國建設的。

而華夏國負責的是“領航員”國際空間站建設,這個空間站是華夏國帶領各國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建設完成,它的任務就是作為領航者和探索者,引領藍星駛向新家園!

在這其中,華夏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因此,五大理事國內,隱隱的便以華夏國理事為首,這讓白美國一度不愿意接受。

這也是今天會在華夏國首都舉行聯合國會議的原因。

自從半個世紀前,各國的科學家都紛紛發現太陽正在急速老化,在經過重復確認和計算后,人類無奈的發現,這就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經過嚴格的推算,太陽預計會在百年后,徹底爆發膨脹,將藍星吞噬。

至此,所有國家在巔峰會議之后,便成立了聯合國,摒棄前嫌,群策其力,只為保證人類可以在這前所未有的可怕災難中生存下來。

也正是在這樣的通力合作下,科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無數科研瓶頸在短短十幾年內迅速破開。

不過半個世紀,2058年的科技力量的發展就遠超之前的所有總和。

而這個年代,也被人類稱之為“流浪時代”。


上一章  |  現實世界模擬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