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鳳闕第114章:情不自禁的擔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辭鳳闕 >>辭鳳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章:情不自禁的擔憂

第114章:情不自禁的擔憂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8日  作者:錦凰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錦凰 | 辭鳳闕 


 好書、、、、、、、、、

對于元鐸的態度,周榮很滿意,也就頷首道:“元照不能枉死,你的傷亦不能白受。我派人密送你去荊州宜都養傷,而后……”

周榮的計劃很明確,要元鐸做一個叛臣!

讓元鐸去宜都,也就是南北朝的疆域之邊,先把傷勢養好,等他布置妥當,就會制造一場兩朝之間的爭端,屆時他一定會促成君辭上戰場,給元鐸一個正大光明殺了君辭的機會,只要元鐸能夠把握住。

之后元鐸會受到不公,從而憤起投南,而他會將宜都等地給元鐸帶去送給南朝蕭氏,令其能夠獲得蕭延的信任,只要元鐸能夠在南朝站穩腳跟,他就能放心揮軍北鎮。

拿下北鎮,再與元鐸里應外合,吞并南朝,實現山河一統,指日可待。

這是一條驚險之路,有太多不可控的意外,他會不會成為棄子?南朝又是否真的會接納他的投誠?周榮能夠為他提供多少籌碼?

一個不慎,他可能萬劫不復。

但周榮已經把話說出來,他沒有拒絕的余地,一旦拒絕,就會徹底被周榮舍棄。

最終,元鐸深思熟慮一宿,答應了下來。

于是次日一早,君辭笑意盈盈到了應無臣的營帳,還沒有來得及提孟三娘他們之事,應無臣先對她道:“周榮將元鐸送往宜都,元鐸妻女舉家隨行。”

“嗯?”君辭都被震了震,實在是周榮的舉措,大為出乎她的意料,一時間她也想不明白,周榮葫蘆里賣著什么藥,“宜都?”

宜都屬于荊州,在南北朝交匯之地,周榮不為元鐸做主,就這樣輕描淡寫放過了她,還指望元鐸去宜都為他鎮守疆域?

“是何官職?”君辭問。

“無官無職。”應無臣答。

這就更加令君辭覺著不可思議:“周榮若是舍棄了他,只怕不會留他活命。”

元鐸曾經是周榮的心腹,在君辭的挑撥下,先是周成略再是周曄,周榮對元鐸必然倍感失望,但也不會就此殺了元鐸,元鐸好用,又知道他不少秘密,一旦周榮真的廢棄了他,元鐸一家都不會留下一個活口。

應無臣摩挲著拇指上的扳指:“周榮此舉,必有深意,我會派人盯著元鐸。”

“周榮難道想要對南朝用兵?”君辭想一想也覺得不可能,周榮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沒有挑起戰爭的資格。

他內里有元猷躍躍欲試,背地有高恣虎視眈眈,外面有南朝步步緊逼。

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論他想動哪一方,都極可能陷入三方合圍的困境。

“用兵亦不會是真用兵。”應無臣也想不到,周榮是打著要讓元鐸成為投誠南朝降臣,從而攪亂南朝的主意。

君辭又琢磨了一會兒,也沒有琢磨出所以然,索性拋開一邊,她不是個為了困擾而陷入其中之人,船到橋頭自然直。

“派人盯著便是。”既然應無臣派了人,她就不派了,誰讓她只有那么點人用呢?“昨夜我見了三娘,多謝應家阿兄助他們脫困。”

應無臣清寂的烏眸淡淡看著她:“你可知為何需得我出手相助?”

君辭把一切都算得很好,孟三娘幾人的武藝,她自己應該心里有數,周榮是受元鐸相請,不會帶太多的護衛,他們亦不是以刺殺為主,不過是假意拖延時間。

原本以為是周榮帶了武藝高深的護衛,既然應無臣這樣一問,想來是另有緣由,君辭:“請應家阿兄明言。”

“他們對周榮有恨,妄想真刺殺。”不自量力,險些連命都搭上。

若非他埋了人,而孟三娘幾人又算是他送給君辭,他絕不會出手相助。

君辭面色沉了沉,只是一瞬便又掛上了那一抹不甚在意的笑:“無妨,我本就是半道插進來的主,他們有自個兒的小心思才是合理之事。”

哪有那般容易就像應無臣身側的子一,將主公的命令奉若圣旨?

大致能聽話,還有調教的余地。

“你心中有數便是。”應無臣只是給君辭提個醒。

他與君辭馭下截然不同,君辭看似強硬,實則留有仁義,若是他出手,這些人早已淪為他手中乖乖聽話的利刃,他想如何用便如何用。

他不會把這些人當人看,自然便不會給他們屬于人的思想。

自然他與君辭馭下之法不同,他亦不會否決君辭的做法。

君辭眉眼一彎:“應家阿兄對我關懷備至,我必將感懷于心。”

應無臣輕笑一聲,她對他說得最多的便是心里感謝他對她的相助,聽多了,應無臣也就不甚在意,他相助她,原也不是圖她什么:“人是我相贈,總不能適得其反,隨手之舉,君家阿妹不用記掛于心。”

“要的要的。”君辭笑呵呵道。

對于應無臣,君辭是心里真感激,無論他是純粹相幫,還是另有目的,君辭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獲利,故而陪著應無臣用完朝食,君辭立刻去尋了吳鐵匠。

吳鐵匠單名一個鏘字,祖父也曾是書香門第,只是后來父親不成才,還嗜賭敗光了家業,才落魄了下來,他不喜歡旁人喚他名,更喜歡稱他為鐵匠。

“將軍。”吳鐵匠見到君辭,恭敬行禮。

“押解流放北鎮之徒,明日出城,后日我便能將人帶來給你,由你處置。”君辭交待一句后便道,“我今日來尋你,是想知曉你可知有什么法子打造出一件輕薄而又刀槍不入的軟甲。”

“將軍,屬下曾聽聞米倉山有奇石,石中有如發之絲,可織火浣布,其不但能水火不侵,亦能刀槍不入。”吳鐵匠還真的聽說過。

火浣布?

還別說,君辭聽說過這種布,似乎是先秦一部典籍,曾經記載:“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火浣布,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你會織布?”去尋石頭她倒是行,但用石頭里面的絲織布,她好似不行。

吳鐵匠搖頭:“其織法與尋常布料不同,屬下亦不會。”

君辭也不失望,先把石頭找到,再一個個克服,既然有先例,總能復制。

她就是覺著應無臣應該有一件這樣的衣裳,才能令他這樣的人,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全然沒有察覺,自己對他情不自禁的擔憂。

------題外話------

火浣布這東西不是我杜撰,的確可以防火,至于是不是刀槍不入,眾說紛紜,本文姑且這么設定,晚安,明天見。


上一章  |  辭鳳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