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大嵐河下游的一處小鎮,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聊天。
好些人看著大嵐河的水位沉思,這條河怎么了,前兩天下了那么大的雨都沒有漲起來。
吃洪澇飯,撈偏門的人都等著發大水,從入夏就開始準備家伙等決堤。
盼啊盼,盼啊盼,過了六月,又過了七月,眼看著八月就要過去了。
年輕人問:“大嵐河每年都會出現洪澇,今年還會有嗎?”
“聽說林大人一直都在治理河道,今年應該不會有了吧。”
“那就可惜了,這就少了很多收入。”
每年幫著撈尸體,能有一筆收入。
如果河道不出事,那就沒有額外收入了。
“今年義莊的人也少了很多活計啊。”
年輕男子不服氣地說:“夏季的暴雨還沒到呢,大嵐河的事誰能說得準啊。
還有知府早出了文件,讓大家收拾衣物,搬到高處去。
就連知府都不相信林語,這大嵐河準會出事。”
老大爺咬著草根,笑道:“還是經驗不足啊。
都快到中秋了,要是有洪澇早就發生了。
知府讓低洼地帶的百姓搬家,也是做兩手準備。”
老人家拍拍草鞋,扣掉上面的泥巴。
“我們都等著河水上漲,可你看這河水能有多少?
就是上次連續下了三天兩夜的大雨,也不見河水溢出河堤。”
船家喊道:“別說溢出河堤,就是危險水位都不到。今年啊,不會有洪澇了。”
老大爺心里想,也許明年也不會有洪澇,后年也不會有,也許未來十年都不會有。
看著這大河的水位,老人家心中欣喜。
林大人治河,找到了根子,似乎解決了這里的難題。
盼著發大洪水的不止撈偏門的人,還有府衙的一些人。
他們對大人偏愛林語有成見,不相信林語的本領,想要一場大洪水打破知府大人的偏愛,想要一場大洪水滅了林語的囂張氣焰。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
過了中秋才意識到雨季過去了,洪水不會再來。
過了重陽,眾大人走訪歸來,聚在一起。
“知府大人,你知道過節討論得最多的是什么問題嗎?”
甘為民撫須,“今年沒有發洪水。”
“是啊,往年我們過節都是苦哈哈的,今年過節倒是異常開心。
知府大人,知人善用啊。”
“本官也是順應而為,這位林大人也是有備而來。
本官在位時,她去調查大嵐河;本官被貶去養馬時,她去調查大嵐河;本官官復原職,她還在調查大嵐河。
如此用心之人,本官如何不用啊。
她若是庸人,本官不見便罷。奈何林大人能力出眾,讓我等汗顏啊。”
“是啊。林大人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她說兩年完成,我看啊,是一年完成。”
除掉她放假休息的時間,不正好一年嗎?
甘為民開始著手寫奏折,為林語表功。
對于表功的事林語不是很清楚,她只知道盡量在春節前完工。
林語干活從來不會浪費時間,一投入到里面,就不會說找借口放假。
才幫張彬過了生日,她就開始了豐縣的渠道開挖。
這一條人工水渠,是為了連通大運河,為漕運提供便利。
農人種地,官府收稅。
種豆收豆,種稻谷收稻谷,捕魚的收魚,不管是那一種都要收稅。
賦稅有很大一部分要交納給朝廷,大批量的稻谷走陸路成本太高了。
走水運是最劃算的,因此漕運應運而生。
挖泥巴而已,快捷得很,她有工具。
張彬生日那天,她開寶箱,居然又開出了一臺挖掘機。
兩臺挖掘機、一臺推土機,挖一條河道很簡單。
但想要弄成適合航運的河道就要花費功夫了。
至少水要深,才能讓大船航行。
不過這也難不倒她。
甘為民的奏折還沒弄好,林語就已經把水渠給弄得七七八八。
閑來無事,她找書來看,被阿生推薦了一本造船的書籍。
阿生說:“主子的家里人也開始走商了,這水路好走,如果有好的船,更容易走。”
林語翻了翻來了興致,“現在都是搞收尾工作,不如拿來玩玩。”
河道疏浚工作里,不能沒有木匠。
他們玩木頭的年齡比林語還要大,有的人生下來就玩木頭。
林語將圖紙攤出來,讓他們看。
“這種船能成嗎?一個水浪打來,船就翻了。”
“這種船不僅不會翻,還能迎難而上。
這可不是普通的船,它能在河道里航行,也能在大海里航行。
在神仙的世界,有一種人叫維京人,他們住在最北方最寒冷的地方。
出海捕獵,入城賣貨靠的都是這種船。
貨物重時能航行,沒有貨物時,他們能扛著這船走山路。
這一代沒有暗礁,沒有海浪一般的波浪,最適合這種船行走。”
既然林大人說了,他們就搞一個玩玩,反正有大把時光。
林語讓他們上山砍樹,深山老林子不敢走,但外邊的木材也很好。
人多,又是就地取材,造船的速度也就快很多。
在做船板的時候,林語檢查到很多不合格,他們做的弧度不對。
尋找原因,又聽從匠人給的建議,林語翻著圖書館的書籍改進了刨木的工具以及測量的工具,這才讓木板的弧度貼合設計圖紙的弧度。
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他們都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一旦干起活來,就想要把活干好,把活干完。
在過年之前一艘平扁得像一片葉子的船造好了。
林語拍著龍骨,笑說:“這才是一葉扁舟,又扁又大。”
船上水的那一天,周圍的人都來看,大家都好奇。
“船會是這樣的?”
“做錯了吧?”
“哪兒找來的木匠,居然做得那么丑,一點用處都沒有。”
“一個浪打來都翻船了吧,這樣的船有什么用呢?”
在眾人不相信的態度中,林語叫人把船放入河中。
“能成嗎?”
“我們來下注,看這艘船會不會沉。”
“我下三十文,就賭這艘船會翻船。”
“我出五兩銀子,賭這船不會翻。這可是林大人弄出來的船,怎么可能會翻。”
“我也賭它不會翻,林大人說這船是神仙用的船,一定有它的優點。”
旁邊的人一聽是神仙用的船,立刻下注不會翻。
下注的人太多,讓莊家心中害怕,祈禱這船一下水就翻船。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