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子很威武81 差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家女子很威武 >>農家女子很威武最新章節列表 >> 81 差別

81 差別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9日  作者:語伴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語伴 | 農家女子很威武 


“將軍。”

“下士。”

“再將。重將,你沒得救了。”

“二哥,輪到我了。”

三叔推開二哥,要和大哥對陣。

這個象棋是林語搞出來的,讓他們玩玩,免得過年沒事干。

年初三,開年。

林語開始背書,距離考試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張彬出試卷給林語和瓦子測試,林語做得還可以,瓦子做試卷很吃力。

瓦子的字還需要再練練。

張彬看了兩人的答卷,對瓦子搖頭,“你還需要苦讀。”

“平日里要多書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陳先生。”

張彬抽筆,在紙上寫下一串書名,“這些,依照順序讀下去,遇到不懂的地方,去問陳先生,或是來問林語。”

“是,多謝大人。”

張彬揮手讓瓦子回去。

這次競爭縣丞、主簿的位置,他是沒有資格了。

張彬再看林語的卷子,問她:“知道自己錯在哪嗎?”

“我覺得挺好的啊。”

“高考最怕的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這次爭奪戰,你也是遭淘汰那個。”

“沒必要這么早下定論吧。”

張彬拿出一張阿生做的卷子,兩張卷子放在一起,“題目都是一樣的,看看你錯在哪。”

林語仔細對比,說道:“字體不對。”

“我用的是白話文,阿生用的是文言文。”

“這是其一。”

還有什么理由?

她再讀兩張卷子的答案,并不覺得阿生的比她的要好。

不懂問題出在哪。

“我的建議很好啊,實現的機會率大,為什么我的不好。”

“這就是你和他們的不同,你和他們的區別就引用典故上。”

“引用典故?”

張彬指著阿生的卷子,“單單這三句話就用了三個典故,分別出自《楚辭》《中庸·上卷》楊寬的《戰國史》。”

“舉例子,王維有一首詩叫《山居秋暝》,其中有一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句話含有一個典故,‘王孫自可留’這句是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詩句中的‘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王維用這句詩來告訴大家,他決心歸隱,不涉朝堂的心。”

“你現在是為了爭奪一個職位,所以要在文章中表達出你的志向,表明你以誰為目標,將來要做到什么程度。”

“一般遇到這種考試,考生都要摸清楚主考官的喜好,投其所好,才能更出色。”

林語恍然大悟,知道缺點在哪。

追問張彬,“你的偶像是誰?我該看誰的文章。”

他搖頭,“我的偶像還在成長中,他還沒出書,也沒出什么名言,你還是別想了。”

“那我怎么走后門嘛?”

小官迷。

張彬彈她腦袋,“這次考試雖然是我主考,但是評卷的人是我從州府請來的兩位大教諭。

他們是遠近聞名,出了名的嚴格。

想要投機取巧不可為。”

她有些小失望,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這不白費功夫了嘛。

虧我還天天早起背書。”

“十年寒窗苦讀,可不是說說而已。

我這么聰明的人也苦讀了十年。

想要偷懶都被我娘責罰,你已經舒服了。

你知道大冬天長蘿卜腳是什么滋味嗎?”

她又開心的,與更慘的人對比,自己的慘一點也不慘。

“現在好好學,明年去考秀才,說不定可以。”張彬鼓勵她。

“是得要去試一試,考上秀才才能更有面子。”

她決定繼續讀書,明年去考秀才。

這就苦了小樹,苦了老坑寨的孩子們。

天天有個大人在頭頂上壓著,讓他們不敢反抗,更不敢報復回去。

要問老坑寨的孩子,最恨的人是誰?

他們絕對很快回答你,“金鳳凰。”

開門各行各業動起來,該出門的出門去,該下地的下地去。

縣城碼頭邊上,本地人招呼外地人吃飯。

“這是金鳳凰家開的米粉店,去年我家差點冷死了。

是金鳳凰用棉布救了我們,我們必須得要支持她的粉店。”

“這里的米粉,不僅量多,味道還鮮美。

加肉、加蛋、加青菜、樹雞,都不到八文錢。”

從州府來的一行人,聽到本地人吹噓聲,跟著走到粉店。

這粉店真是奇怪,居然將火灶擺在門口外。

“大人,這里魚龍混雜,我們還是……”

甘為民揮手,讓他們別說話。

他走上前去看看,瞧見一個個鍋里,放著各類吃食,有肉,有蛋,還有竹筍等等。

大舅舅巫馬見此人衣著沒有一個補丁,衣衫光鮮,知道這位客人不是普通人。

開口問:“這位客人,我這吃食都是干凈的。”

“這湯是大骨頭熬的湯,一天一換,這些米粉也是干凈的。

您要是想吃,可以到二樓去,二樓是雅間。”

甘為民指著黑乎乎的肉,“這是什么肉?”

“豬肉。”

一旁的侍從反對,“豬肉不好吃,騷味去不掉。”

“不不不,大人,我這里的豬肉,絕對沒有騷味。

您說的那些豬,肯定是沒有閹割。

閹割后的豬,是沒有騷味的。”

“奇怪了,我只聽說騸馬,沒有聽說要閹豬啊?

這位兄弟,你和我說道說道。”

甘為民想要知道農人家的秘方。

“這個我也是聽金鳳凰說的,她說公豬要割去蛋子,母豬要割去子宮。

這樣公的,母的就不會發情,就不會影響它們長肉。

不僅如此,雞也是這樣。想要公雞不兇,還長肉,就得要割掉蛋子。”

甘為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論調。

“你們這里的人都會給豬閹割嗎?”

“也就這兩年興起的,不養種豬的人家,都會割掉。

很多人是靠閹豬這門手藝養活家人呢。”

大舅舅巫馬一邊說話一邊煮粉,絲毫不耽擱功夫。

“老馬,一兩粉。”

“老馬,我這里有幾個從北方來的朋友,來三碗面條。”

“好嘞。等著。”

大舅舅讓兒子過來把粉絲端走,開始下面條。

“你會做面條?”

“不會,都是粉絲作坊那邊做的,那邊做好,我就拿來賣。

這個城里的粉攤的粉差不多都出自那邊。”

大舅媽推著小車來,“快幫我一下。”

大舅舅放下手中的活計,去協助婆娘將芋頭粉放上架子。

“這是什么吃的?”

“這是芋頭粉,芋頭做的米粉。

這粉粗,口感滑溜,比米粉要便宜,又能填飽肚子。

很多人喜歡吃它嘞。

客人,你要吃幾碗?”

問了那么多,甘為民不好意思不吃粉。

“來三碗米粉,兩碗芋頭粉。這些肉什么的都放。”

“好嘞,總共四十文,先給錢后吃粉。”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農家女子很威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