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一鍵聽書
夏老爺子懷里抱著的阿柳倒是一直安安靜靜的,并不曾因為槐花哭了,就跟著嚎啕起來。
阿柳其實已經會說話了,只是不愛說,大多數時候總是很沉靜,睜著一雙水汪汪的黑眼睛,就那么靜靜地看著人。
讓人一見這孩子的小模樣,就難免有幾分心疼。
見周氏忙著哄槐花,夏老爺子跟著關注了一陣,就急忙去看阿柳。
見阿柳只是有幾分瑟縮,卻并沒有哭泣,夏老爺子覺得更心疼了,也抱著阿柳轉悠了兩圈兒。
好在槐花沒有哭太久,周氏真的有幾分累了,槐花也奇跡般地沖著周氏笑了起來,還伸著小手去摸周氏的臉頰。
周氏眉花眼笑,把夏有田和姜氏私自定下梨花的親事這一茬,輕輕松松地揭了過去:
“唉,你們歲數也不小了,爹娘也該放手了。
娘只說一條,你們別光看這家人的禮數,對你們的態度,拿出來多少彩禮這類的……
還得仔細掃聽掃聽他們的人品、營生,和家風。
若是都沒有什么大毛病,再讓梨花嫁過去。
畢竟這小娘子,和小郎君不一樣。
萬一嫁錯了人,那一輩子就毀了!
就算咱們老夏家,不是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家,萬一嫁錯了人,也不會攔著孩子回來。
但咱們再怎么有本事,也管不住外人嚼舌根,更替不了孩子心里頭,傷感難過!”
周氏也是想起來夏玉嬌的事,有感而發。
若是當初早早地讓夏玉嬌嫁到謝家去,跟謝家寶成了親,也許就不會有后頭那些事。
不過,這世事如棋,人生無常,誰知道哪塊云彩有雨?
就算當初早早地把玉嬌嫁到謝家去了,也未必真的就能攔得住金勇那個畜生。
更何況,自打到了這吉祥縣,自己已經很久沒聽到謝家的消息了……
渤海郡又已經換了主人。
說不定,謝家全族,都已經兇多吉少。
北關鎮這幾年,兵禍連連,玉嬌若是早早嫁過去了,說不定就跟謝家人一塊兒,死在戰亂里了。
連尸骨都尋不回來……
周氏想著想著,便傷感起來。
夏有田和姜氏看著周氏很顯然是心情不好的模樣,也不敢多說,只諾諾的點頭應著。
最后還是夏老爺子揮了揮手,讓他們回去,只說把槐花留下,讓這孩子多在老兩口兒身邊待幾天,就算替他們兩口子盡孝了。
夏老爺子這話一出口,姜氏再怎么想念槐花,也不好說要帶著孩子回去的話了。
兩口子訕訕地告辭,頗有幾分灰熘熘地出了大雜院兒。
夏老爺子和周氏兩個,只顧抱著一文靜、一霸道的兩個小丫頭,根本顧不上他們倆,竟是連個眼神都欠奉。
路上夏有田一直在安慰姜氏。說到后來,嘴都干了,姜氏還是沒有什么反應。
夏有田急得停了下來,轉過身面對姜氏,雙手攬住姜氏的肩膀道:
“娘子,你可千萬莫要嚇我啊!
梨花這才剛找到婆家,稻花和五郎還沒著落呢,菱花還是個小丫頭,槐花才那么一點點大……你若是垮了,讓我和孩子們可怎么辦啊?”
姜氏算是回過神來了,看了夏有田一眼,表情懨懨地道:
“我哪里就垮了……只是一時轉不過彎來,心里頭有些不自在罷了。”
姜氏轉不過彎來,不是為了別的,恰恰是為了周氏的態度。
夏大郎的婚事,也不是老兩口兒定下來的,而是夏大郎在外頭應下了,人家山長家才來提親。
但夏老爺子和周氏,只覺得滿意無比。
周氏還張羅著親自操辦,想要把這酒宴,搞得熱熱鬧鬧的。
梨花縱使是個丫頭,畢竟是四房的長女。
梨花定的魏十七,年少有為,又是魏公公的干兒子,還有許多個有本事的干哥哥。
其實認真比較起來,比起山長家的小女兒,也沒差到哪里去吧?
竟然還得靠槐花那小丫頭的面子,才能換來老兩口兒的不追究。
至于說怎么操辦,他們一丁點意見都沒給……
雖然周氏最后囑咐的那兩句話,算得上金玉良言,可這定親明明是喜事,她卻毫不避諱地說這個話,到底有幾分不吉利。
姜氏心里忍不住覺得,老兩口兒,尤其是周氏,心里頭到底還是偏著大房啊!
雖然大哥大嫂都已經沒了,大房算得上是家破人亡。
可就算大房只剩下了一個夏大郎,老兩口兒的心,就還是偏在大房那里!
四房的孩子再怎么出色,老兩口兒也看不進眼里去。
看看稻花折騰出多少生意?
她沒忘了帶契著家里人,平日里也沒少孝敬老兩口兒。
別的不說,就說一點——她哪次去大雜院,都沒有空著手過!
五郎這么好的孩子,在啟蒙學館也很受先生賞識。
最近的課業,都已經得了好幾次的“甲上”了!五郎寫的卷子,還被先生貼出來,給他的同窗們做范文看呢!
菱花這孩子,平日里只知道吃,天天跟著稻花,吃得都快成了一頭小豬了!可她也是個有成算的!
這不,已經拜了那小胡大夫做師父,學起醫術來了!
雖然小娘子學醫術似乎有些不一般,但好歹是一門手藝。
就算將來,家里人和她婆家,不舍得她去拋頭露面給外人看診,自家人有個頭疼腦熱,都不用去看大夫了!
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事兒啊!
我們四房的孩子這么出色,老兩口兒怎么就看不見呢?
姜氏雖然心里有些抱怨,卻不自覺地略過了槐花。
她也知道槐花深得周氏的青眼,周氏天天抱著槐花,不舍得撒手。倘若幾天不見,還會惦記得厲害,親自跑到四房來接。
想到槐花時,姜氏的神情終于從那副哀怨的模樣,恢復了正常。夏有田也暗暗松了口氣。
大雜院離他們住的地方也不算太遠,兩人一路說著話,雖然是慢慢走,也很快就到了。
兩口子進了院兒,見屋里屋外靜悄悄地,心情便有些冷清起來。
這幾個孩子,個頂個地不安分,成天往外跑。
梨花是做善事去了,不能攔著。
稻花是要掙錢,這個也不能攔。
五郎去念書,當然是正事兒。
菱花去學手藝了,這當然也應該支持。
兩口子面面相覷,忍不住覺得,家里頭實在太安靜了。可是姜氏歲數也不小了,槐花又還年幼,這會兒實在不適合再生孩子。
不如……種幾壟菜、喂幾只雞,養幾頭豬?
相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