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防盜章,大家明天再看,愛你們,(づ ̄3 ̄)づ)
謝芳蘭細細思量良久,越想越覺得自己的主意十分精妙。
只是,手頭的事情不少,這事兒若要做成,是萬萬不能走漏風聲,不能被人看出端倪的。自家人多口雜,稍有不慎,說不定就會被人偷聽了去。
雖然經過近期一番整頓,又雷厲風行地賣了一批人,謝縣令的后院已經整肅許多,但謝芳蘭知道,自己的掌控力,還是沒有遍及全家的。
謝芳蘭打定了主意,這次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
那么,只能等自己把手上的事情都搞定,騰出空來,細細地籌劃,必須確保每個環節,都不出一絲紕漏才行。
謝芳蘭拿定了主意,難得地感到一陣困倦,她閉上眼睛小憩了一會兒,這一覺,竟然睡了一個多時辰。
連午食都錯過了去。
但她卻不是自己睡醒的,而是被丫鬟惠兒推醒的。
謝芳蘭醒來的時候滿臉不悅,這個家里竟然還有這樣大膽的奴婢,竟敢攪擾自己午休?
可她睜開眼睛,不待發火,就看到了惠兒一張小臉慘白慘白,驚慌失措的模樣。
謝芳蘭知道,這是出大事兒了!
不然,慣于在母親身邊和自己身邊跑來跑去的大丫鬟惠兒,什么場面沒見過?斷不會是這種喪家之犬一般的模樣。
惠兒沖著謝芳蘭哭道:
“七小姐,咱們家出大事了!
錦衣云騎帶著好多兇神惡煞的官兵來抄家了!他們當場就去了老爺的頂戴和官服,還給老爺上了木枷和腳鐐!
太太已經哭得暈死過去了!”
(以下是重復內容)
夏稻花跟著謝家的小丫鬟往前走,謝芳蘭在廳中端坐,并沒有迎出來。
身份有別,家里又逢多事之秋,謝芳蘭這種態度,倒也正常。
夏稻花沒有挑理,笑瞇瞇地送上了禮物,與謝芳蘭寒暄了幾句,又聊了些閑話,冷不防聽見謝芳蘭突然問道:
“我的丫頭彩雀,對令兄情根深種,可是得罪了你?”
夏稻花一臉懵懂:“彩雀?你是說那個數次去啟蒙學館看我哥哥的漂亮姑娘?”
夏稻花一點都不擔心彩雀認出她來。
當時在亂葬崗,她那副扮相,彩雀要是能想到她身上去,那得多大的腦洞!
再者說,她給彩雀問話的時候,不但用了聊齋的配樂,還用了變聲器呢!彩雀耳朵里聽到的,只有經過變聲器偽裝過的聲音。
別說彩雀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丫鬟,哪怕她是這個時代的專業間諜,怕是也聽不出來自己的聲音。
“彩雀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嗎?”
夏稻花臉上的神色不是作偽——她是真的有點關心彩雀怎么了。畢竟是自己把人帶到了亂葬崗。若是真把那丫頭嚇出來個好歹,自己多少也占了幾分責任啊。
謝芳蘭觀察著夏稻花的表情,看她似乎真的不知道,心中就平靜了不少。轉念一想,又笑自己太過謹慎,彩雀那副模樣,明顯是受了驚嚇。
這夏稻花不過是個平平常常的小娘子,怎么可能嚇到彩雀,還把人都嚇得昏迷不醒呢?
試探了數次之后,謝芳蘭斷定,夏稻花應該對自己的打算,毫不知情。
她臉上的笑意,變得真切了許多。
此時,家里正是頂頂需要銀錢的時候,若是能把那“稻花香”握到自己手里就好了……可恨家中如此蕭條,一時半會兒的,也不好再辦什么花會,宴會。
沒有合適的借口,怕是也沒法把那夏五郎引到圈套中來。
該想個什么法子好呢?
夏稻花早已發現了謝芳蘭的心不在焉。這丫頭,該不會還沒死心吧?她略坐了坐,與謝芳蘭聊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右,便很有眼色地起身告辭了。
謝芳蘭看著夏稻花的背影,若有所思。
若是從這個小丫頭身上下手,會不會有些效果呢?
夏稻花回了店里,這些日子稻花香的生意逐步穩定了下來,基本上保持著平均每天七八兩銀子的流水。
不過,在稻花香門前打轉的閑人多了。明顯有些行為舉止鬼鬼祟祟的家伙混在里頭。稻花香對面的墻根底下,還多了個乞丐。
每日里躺在那里曬太陽,身邊擺著個破碗和一個曲里拐彎的木頭手杖,卻不見他與人乞討。
夏稻花路過的時候,有時候,會給他那破碗里放下一包點心渣子。
點心渣子其實也是很好吃的,只是賣相不佳。
若是在平價的雜貨鋪里,也可以賣出去換錢。
但在“稻花香”這個走高端路線的地方,點心渣子這種東西,是萬萬不能出現在柜臺上的。
因此夏稻花吩咐了小伙計,店里的點心渣子,要妥善地收起來,不能擺在外頭給人看見。打烊的時候,夏稻花就會把用紙包包好的點心渣子帶走。
拿到家里去,姜氏自會處置。
夏家四房統一了口徑,對外不提“稻花香”這店鋪的歸屬,只說夏稻花是得了老板賞識,給店里做工的。
而夏家內部,除了四房,就只有二郎和桃花知道一些,程氏也猜到了幾分。
在其他人眼里,都是四房搭上了貴人,被貴人看重,替貴人看店罷了。
想想也是,就算四房能從姜氏的娘家得來咸菜方子,總不至于也能從姜氏的娘家,得來琉璃方子吧?
不過,接受了這種說法之后,夏有貴和孫氏又有幾分蠢蠢欲動。
好在老兩口兒答應了把新買的田給他們種,二房兩口子忙著打理田地還忙不過來,就暫時歇了心思。
謝芳蘭打發了個心腹,到啟蒙學館去給五郎捎信:
“令妹夏稻花在我們家暈倒了,去家里報了信,但家里人都不在,煩請夏小郎君過來看看……”
五郎聽了這話,頓時心急如焚。
可是他要出門去看夏稻花的時候,不知怎的,忽然就想起來妹子叮囑過自己的話,于是為難地說道:
“我這里不方便請假,你去老宅報信吧。”
等到那人走了,五郎找到了同窗呂觀潮,借了他的書童小杜,去“稻花香”,看看夏稻花在不在。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