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到了末前朝廷已經是非常的昏憒,帝王不想的好好治國只想著美女和修仙,而他的修仙還不是走正道而是拜了個邪修為師傅。
你說這邪修修煉靠的是啥?
是血和淚,是無數人的命。
這樣的帝王他能對百姓好到哪去?
當時有個現在聽來非常荒誕的事情,前朝末代帝王一坐上皇上第一條頒布的政令就是‘家有二童,需于國一’,啥意思呢,就是說家里有倆孩子的,你得上交給國/家一個。
沒告訴你交上去做啥,反正這是圣旨,你不交也得交。
這些交上去的童男童女,自然就是那帝王和他師傅修煉的養料。
皇上已經是這樣了,朝臣們自然有樣學樣。
有人跟著去所謂的修仙,有人光明正大的霸/占老百姓的田地私產,還有人將良籍充為奴籍役籍的榨干老百姓最后的價值。
說是民不聊生那都是在夸前朝末代的時期。
不過就算是這種時候,也不乏會出現些真正心有百姓一心為民的人。
昔城的知府良敏中就是。
良敏中生于士族,父親和大哥都在朝中當官,他本來應該走的也是入朝為官的路子。
可這人在良家屬于基因突變,他三觀正還心系百姓,而不是像良家其它人一樣的覺得那些都是濺民,死不足兮。
所以良敏中在考中探花真的入朝在京當了官后,他實在是無法融入那時已經變了質的官場,別人瞅他也是個異類。
他想改變,可人微言輕。
最終在將近四十時,離開了京城,自請前往邊城昔城任一地父母官。
昔城這頭呢,因為實在是離著京城太遠了,倒是沒受到多大的影響,就是窮。
良敏中在這倒是能順應心意的一展抱負。
他也是真有本事,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徹底的改變了曾經窮到一家人都未必有一套完整衣服的貧困地。
據說楊縣令在楊夫人身子骨沒出問題前是一直都沒納過妾,開始納妾是在楊夫人身子出了問題的幾年后,為此還得過朝中一諫官的夸獎。
只是從納了第一個妾起,楊縣令便有些放飛自我,現今后院已經有了六房小妾,這還只是有名分的。
外人不知道,柳乘風這些當差的多少有聽到些風聲,楊縣令與城中明月樓的花魁、桃花巷的俏寡婦、衛府的三少夫人等等,都有著說不表道不明的知己關系。
至于村里的邊芝芝,邊路氏他們自個兒想得倒是挺美,也自以為拿捏住了楊縣令。殊不知在楊縣令的眼中,她連個角兒都不算,不過是為了邊芝芝腹中的孩子不能流落旁家罷了。
“大人最是龐愛的一直都是楊府上的七姨娘,七姨娘說話可比夫人有用多了,大人自個兒是都不收禮,但七姨娘收……”
楊縣令府上的七姨娘是仙豐縣岳家的姑娘,說起岳家,在仙豐縣那可是頂尖尖的,一門雙舉人,整個仙豐縣近五十年來也才出過四個舉人。
岳老爺子當年會式失利后沒再繼續參考,而是回了仙豐縣辦了個清陽學院,三四十年過去,現今的清陽學院已經是仙豐縣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所學院。
不過七姨娘并不是岳老爺子的親孫女,而是從岳老爺子的弟弟那兒過繼過來的孫女。
據柳乘風的觀察,岳老爺子估計是養了頭白眼狠,七姨娘和岳老爺子一家并不怎么來往,反而是和親生父親那邊走動頻繁。
“我們不是沒向大人提過此舉不妥,仙豐縣自古就沒有入城費這么一說,何況一人十文這般貴的價,尋常百姓可是一天都掙不到十文錢。”
也不知七姨娘給楊縣令灌了什么迷魂湯,一向視金銀為污物的楊縣令,竟然不僅不反對入城要收入城費此舉,還將此事全權的交給了七姨娘親生父母那邊的堂兄負責。
柳乘風多勸了幾句還被打了十板子。
柳乘風知道的事不多,大部分都是衙役們眾所周之的事。他是捕頭,可也僅只是個捕頭,還是并不受楊縣令信任的捕頭。
“岳家!”
似乎是在擔心君槿瀾他們會找岳老爺子的麻煩,柳乘風一聽霍韓提到岳家立刻就解釋道:“岳老爺子是個好的,這點卑職可以以性命擔保。”
霍韓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好還是不好,咱們說了都不算。”
得堂屋里面那位說了才算。
柳乘風秒懂他的意思,霍韓和他好說好話的他還敢吱聲,要讓他去找瀾王千歲,他是萬萬不敢的。
且他和岳老爺子的關系,也沒到值得拼了全家性命的地步。
正在柳乘風不知該如何回話時,堂屋的門緩緩打開,九福輕手輕腳的后退著出來,并幾近無聲的再度關上房門。
霍韓立刻不自覺屏息,朝柳乘風揮了揮手,先一步的閃身消失,接著九福也是躍上堂屋頂后消失去夜色中。
柳乘風明白這是里面屋中的瀾王千歲已經歇下了,知趣的趕緊跟著輕手輕腳的前往大門口。
門外的‘大戰’已經結束,柳乘風到門口時,正看到頭發凌亂的邊路氏被邊芝芝扶著離開的背影,她們的后面不遠處是一副打了勝戰般雄赳赳的邊江氏一家女子軍。
“爹,娘。”
柳母手里還拎著剛才邊芝芝提的一籃雞蛋,顯然這是今天一戰的戰利品。
柳母本是一臉為難,看到最出息的兒子便向他拿主意了,“這是你二姨母拿來的,你外婆讓娘收下。”
柳乘風聽到雞蛋是邊路氏的還有些驚詫,這還是他們家第一次見到邊路氏拿來的東西。
“收下吧娘,咱家真不欠二姨母什么。”
說二姨母救了柳母一命不假,可那時村中也不是僅有個邊江氏能幫著喂下奶,還不是看著二姨母是親戚的份上。
喂一次一個雞蛋的價呢,請誰誰不樂意?
不是那種虛偽的清高,他是真不屑于沾染許多‘污0穢’之事,比如錢財,楊縣令就覺這東西滿是銅臭味,多粘染都是污了他身為讀書人的圣潔。
而他的這個不沾染,不是僅僅只不碰金銀,而是但凡有價值的東西都不碰,日子過得是相當的廉潔,受0賄什么的更是沒有。
按說這樣的人為官不定有大建樹,但一般也不會有大過。
只是楊縣令還有一個所謂讀書人陶冶情操的興趣愛好美0色,紅顏知己嘛。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