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不會因為某件事或是某個人而停留,日子還是得照樣的過。
尚成鋒一事已經過去了一個來月,而這一個月以來,朝中最為重要的是,便是燕西關與高昌的交戰。
大司馬帶兵從京中出發,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燕西關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對于燕西關來說,如果他們僅僅只是在等候圣上派去的援軍,他們自個得做到最少能撐一個月半的時間。
好在幾乎每日都有燕西關的軍奏傳來,守燕西關的是永安候顧陣春所率領的鎮西軍,燕西關出事后,永安候反應迅速的已派主力軍前往支援。
鎮西軍的主力在位于正西方向與霧國相臨的刺蓮關駐守,從刺蓮派兵到燕西關,速度快的話,只需五日即可到達。
都說戰場上時間便是生命,但好在鎮西軍并非孬種,雖說布防圖失竊,可交到了兵部的布防圖上,也僅是將邊關駐于暗處的營地標了出來。
這么說吧,兩國邊界,明著的營地那是兩國都知曉的,但暗里都會布置幾個甚至是十數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大小營地。
這些營地的位置自然關鍵,經常兩對對壘時想要出其不意,主要靠的就是這些藏于暗處的營地。
一旦這些暗中營地被發現,自然于我方是件非常不利的事,也可能直接的決定著雙方交戰的最終結局。
可并不意味著被發現了就一定會輸。
一看我軍實力,二看救援是否來得及。
仇元宗用的是疫戰。
何謂疫戰呢?
就是用法子讓對手染上疫一病,從而大大的削弱對手的真正實力,甚至是以此來讓對手完全的沒有反抗能力。
祈寶兒敲了敲桌子,“不過,咱們也可以從這點看出,仇元宗對于他們自己的軍一隊本身信心不足,他不敢正面與咱們的鎮西軍對上。”
錢文同認同點頭,“從刺蓮關過去的援軍最快兩日能到達,最遲在三日內也能到達;若高昌的軍一隊在三日內不能攻破燕西關,等到從刺蓮關過去的援軍一到,那可都是鎮西軍的精銳,不能說百分百能將高昌軍趕出去,至少擋到其它援軍到來不是問題。
整個高昌加起來都不足兩百萬的兵力,高昌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都壓在燕西關;而咱們麒麟國足有兩千萬的兵力,單是西面能調動的兵就達兩三百萬。
若是消耗戰,高昌打不起。”
速戰速決,搶了就跑,這才是高昌小國合理的打法。
至于說以小國之力來攻整個麒麟大國這點,不是他們小瞧了高昌,那完全不可能的事兒。
麒麟國抬起支腳就能將高昌給碾了,打個毛。
一旁太史華同樣點頭,不過他擔心的是··“高昌以疫攻我燕西關,疫之一字大家都知道有多可恐,就怕這個疫字控制不住。”
到時可真是去一批援軍就是送一批了。
“功德碑又是何意?”
是他所想的那意思?
“商人不缺銀子,但他們缺地位,他們手里有著再多的銀子,于世人眼中依舊還是最卑賤之人。
就說路候府里的二房,因其不從軍不從文,反倒是去營商,這才令路候爺所厭。
二房可以說養著整個路候府,可卻是連過年這種合家團圓之事上,嫡脈所出的二房竟被路候爺下令不準參與,只因嫌其丟人。
臣之意——咱們這次不捐官,不晉爵,就立功德碑。
在各城各縣各鄉的府衙縣衙之外建立功德碑,按捐銀數額排名將捐銀的商人名字刻于功德碑之上,受當地百姓敬仰。
商人缺地位,咱們就給他們在百姓中建起地位。
人最是愛攀比,有一就有二,只要一個商人捐銀,其它的商人必會效仿,否則同住一城內,將來功德碑之上有你的名字卻沒我的,豈不是被人笑話?
捐銀數量大的人,皇上還可以下旨褒獎,讓他整個家族享無上尊榮。”
皇上是誰啊,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要空手套白狼啊!
而且,一直以來他心里的一大患,也會因此有個大大的改善。
立刻虛空一點他的額頭笑罵道:“你個鬼精靈,腦子里都是些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怎么會想到這個鬼辦法來?”
君槿瀾這下被說得羞紅了臉,蒼白無血色的臉頰上浮上一抹淡淡的嫣紅,本是絕色卻因臉色失了三分顏色的臉,此刻瞧過去才真正的顯出了其傾城傾國。
讓已經都五十出頭的皇上看過去都愣了下神,轉瞬回神后,心里是越發對這孩子的憐惜。
他腦中又再次回想起先帝曾與他說過的話,‘瀾小世子有安邦定國之智,心性又最是純凈,是禺國之幸。’
只是……可惜啊!
皇上心中默嘆,面上不顯,“你此想法倒是可行,依你看,此事由誰負責最為妥帖?”
君槿瀾笑得一臉無奈的搖頭,“皇上這個可是為難臣了,臣也就是一時想法,是否可行還要皇上定奪,至于是否真的可行,又由誰來負責,臣腦子實在是愚笨,想不出來。”
小小年紀已是如此圓滑,果真是沒有愧對先帝對他的評價。
咳,他的一眾兒子中,要有一個有這本事,他也就能安心了。
皇上已經懶得再和他扯皮,擺了擺手一臉嫌棄的讓他滾蛋。
馬車緩緩的行在回府的途中。
去時騎馬,回時被罰為車夫的墨大糾結了半天后,還是忍不住的朝馬車內問道:“爺,您怎么不怕皇上生氣啊?”
車廂內靠在軟榻上似睡非睡的君槿瀾并沒有出聲回答墨大的問題。
為什么呢?
自然是因為他手里有著只屬于定國王府的八十萬君家軍,更因為——他是個快要死的人啊!
穎太妃今天要在宮里一天,陪著太皇太后和太后她們用過晚膳才會回來,君槿瀾回府后便直接回了自己居住的主院。
定國王府很大,于京城來說除了皇宮外,定國王府的占地面積是屬一屬二,攝政王府與賢王府并為第一,定國王府僅居第二。
定國王府內人也多,禺國建國至今三百多年,君家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其人口數量可想而知。
禺國對于嫡庶區分十分嚴苛,尤其是皇家和他們這種掌著實權的王候之家,都是先傳嫡,若是嫡中無后,才會在庶中選出能力強者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