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祈寶兒這邊,正在見祈老頭口中宮里帶出來的嬤嬤。
這位嬤嬤估計誰都沒想到,正是曾經皇后宮里的掌事嬤嬤,還是代為執掌了后宮六宮事宜多年的掌事嬤嬤——葉嬤嬤。
九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也會有太多太多的變故。
只是祈寶兒怎么也不會想到,咱的那位單純的皇后,竟然‘出家’了。
你說這都什么事兒嘛!
倒沒有什么虐一戀啥啥的瓜吃,皇上是在皇后‘出家’了后才開始雨露均粘,到時時間線上是這么回事兒。
而且細算起來,皇后的‘出家’,還和祈寶兒有那么丟丟的關系,這就很讓人抓急了。
據葉嬤嬤所說,皇后在得知她‘失蹤’后,向皇上那兒求了恩典,去京外的盤靈寺為她祈福。
也許是心性純凈的人天生有著入佛門的慧根,估計當初要將她給養成現今這般單純的皇上也沒想到,皇后進了盤靈寺后,要想讓她出來可就難了。
皇后和盤靈寺的方丈是一見恨晚,方丈一開始倒是沒尋思要將個一國皇后收入佛門的想法,扯犢子不是。
只是看皇上慧根極佳,起了憐才之心,自個會給皇后授課,藏經閣也允皇后隨意進入。
哪知人家悟性就是辣么的強,堪堪過去三個月,皇后娘娘自個砍斷了塵緣,要歸依佛門。
皇上不是沒阻止過,可皇后這人雖瞧著沒脾氣,但要是她真正下定了決定的事,就是皇上也改不了。
更準確的說,她是尋到了自己真正的活下去的意義。
葉嬤嬤一直記得皇后當時說過的話——
“我這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而活,無論是我感覺我應該是要開心時,或是應該要難過時,我都覺得那種開心與難過全很虛浮。”
皇后指著自己的左匈口,臉上難得的露出了困惑之色,“這里,總是感覺空空的。”
“在寺里,在聽僧人們做早課,在我自己誦經時,我就不會有那腳不能踏實地的感覺。”
葉嬤嬤并不知為何皇上最終會答應放皇后娘娘離開?
她雖然管了十幾年的后宮威望尤在,但那陣子眾人都知道皇上是在生皇后的氣,宮里人最是會踩高捧低,皇上惱了皇后,而她這個皇后身邊的貼身嬤嬤,很自然還愿意服從她的人越來越少。
沒幾天,宮中就出了一位貴人落水而亡的大事。
葉嬤嬤這個代掌后宮事宜的人,連個辯駁的機會都沒有,便被下了慎刑司。
說到這,葉嬤嬤臉上倒是沒憤恨與不甘之色,依舊是一臉的平靜,如果忽視了她眼角的疤痕,與雙眼不再是平靜而是麻木的默然,她還是曾經那個榮寵不驚的掌事嬤嬤。
許是注意到祈寶兒的視線關注到她臉上的疤,葉嬤嬤難得的臉上浮出了些許的窘色。
“皇后娘娘出宮去盤靈寺為國祈福后,老奴便被放出了慎刑司,只是那時鳳鳴宮已被封宮,曾經鳳鳴宮的宮人大部分是先重回內侍所,再依著各宮所需尋,有機會的話,還是能從內侍所出去。
像老奴這些曾經與皇后親近的宮人,又都是入了慎刑司的,內侍所自是去不得的,我們去的是辛者所。”
皇宮里有很多很多的機一構,一一講明那沒幾個時講不完。
暫時先說說內侍所和辛者所的區別。
內侍所:太一監與宮女并不是一進宮就知道如何服侍人的,他們也都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成績合格了,才會由內侍所的負責人和負責老師們點頭同意,就類比于畢業了,哪個宮缺人,這些畢業的太一監宮女們便會送上去給主子們挑選。
內侍所就約等于是個專門培養太一監和宮女的學校。
這兒雖然在宮里地位極低,連正經奴才都不是呢,皇宮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在這兒的人能保證自個能吃飽就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和辛者所比,這里是天堂,畢竟至少還有未來可談。
辛者所是皇宮內專門用來處罰后妃與宮人所設,有罪的入慎刑司,只是犯了錯但沒達到有罪程度的,殺了或是其它的刑罰自然就不合適了,于是就有了辛者所這地方。
因為是專為處罰的地方,這里面的宮人們要做著宮里最苦最累最臟的活;至于未來,哪個主子會選一個犯過事的奴才跟在身邊?
所以,入了辛者所的宮人,日子基本就是沒了盼頭。
甭說吃飽,他們是想好好活著都是奢侈。
祈寶兒輕握住葉嬤嬤的手,被上面的硬到扎得她刺疼的繭子膈得雙眼發紅,“嬤嬤。”
葉嬤嬤已經八年多沒怎么感受到善意二字。
哪怕她聽到管事公公說她和幾個曾經一塊在鳳鳴宮做過事的嬤嬤和大宮女太一監們被安樂大郡主向皇上給討走了,哪怕她們被換上了身干凈衣服帶出了宮,哪怕她們已經身在大郡主府。
葉嬤嬤都只覺得安樂大郡主是沖著皇后娘娘的面子救她們于水火,而不是沖著她們本人,畢竟和大郡主本身就不算太熟,又分隔了這么多年的時間。
在辛者所那樣的地方待久了,她們真的是怕,哪怕見到個活物只是只老鼠,她們都很難不去懷疑,這只老鼠是不是奉了誰的命令要來咬死她們。
而現在,她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安樂大郡主給她,,僅只是因為她是她的,給了她她以為她早已經忘記了其意的溫暖。
一向堅強,被人逼著下跪喝一尿都沒有吭過一聲的葉嬤嬤,這一刻淚如雨下。
緊緊反握住祈寶兒的手,哆嗦著唇許久說不出話來。
手被握得森疼,但祈寶兒沒有抽動,任由葉嬤嬤握著,另一只手還拿出手帕輕輕拭著淚。
“不哭,以后沒事了,我保護你啊。”
都說主子什么樣,下面的仆役就是什么樣,這話不全對但也有幾分道理。
至少在曾經的鳳鳴宮里,單純的皇后后面,跟著的一群宮人就沒有惡的,葉嬤嬤和當時的大宮女巧兒及大太一監林公公身上,還有著功德金光庇護。
身在后宮那樣的地方,實屬難得。
也是應了好人有好報的話,葉嬤嬤碰到的并不全是白眼狼,皇上殿中侍候的宮女中有一個曾經得過葉嬤嬤的恩,是她悄悄的給她遞了消息,求她救葉嬤嬤她們一命。
否則,她這剛回京的人,又豈能知道宮里發生的這些事兒?
至于說她在宮里的‘眼線’啟明帝那貨,那丫曾經是個帝王啊,他能注意到底層宮人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