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然雖然一身的軍服,不過他笑得和善,且這里在給災民施粥呢,粥還不是稀得只能看到米粒那種,所以災民們對他倒不怎么懼怕。
老漢話落后,排老漢后面的一個中年人也開口道:“軍爺,我們這大部分都是松香鎮來的,大地動的地方很廣,屏北縣也受了影響,我們剛開始是逃到屏北縣,那兒也是好些房子都塌了,城內亂轟轟的,官一府沒功夫管我們,我們就只能往屏城來了。”
縣城不管他們,他們只能往府城來。
剛到時看到屏城外城門緊閉,一個個都快絕望了,老天爺不給活路啊!
好在朝廷沒有放棄他們這些貧苦百姓,屏城開了城門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經歷地動,縣城不管,又遇屏城城門緊閉,屏城再開城門施粥;這大起大落的,一個個災民抱著碗都是雙眼含淚。
鄭浩然卻是臉色大變,轉身就朝城內跑去。
這他么的,屏城內剛遇上災民暴一動的事兒,咋屏北縣又地動了?
府衙內,書房。
“郡主,郡主不好啦。”
祈寶兒翻著帳本頭也沒抬,“我他么好著呢。”
鄭浩然:“不,不是,郡主,您知道城外的災民都哪來的嗎?都是從屏北鎮過來的,屏北縣六天前發生了大地動,幾個鎮都受到了影響,最嚴重的是松香鎮,整個鎮子地面成四分五裂,死傷慘重。”
祈寶兒整個人都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你說什么?”
“大地動,屏北縣發生了大地動。”
祈寶兒突然的撲到桌面上開始翻找起來。
鄭浩然一愣,“郡主,您這是···?”
是地動的消息不夠震撼,還是他的表達方式有問題,郡主怎么是這反應?
“快幫我找找,屏北縣地動肯定會向屏城求助,六天前屏北縣地動,屏城是五天前被暴一民破城,一天的時間,足夠屏北縣快馬到屏城。”
鄭浩然:對哦。
忙也撲向桌面跟著一塊翻找。
沒會兒,祈寶兒從一堆的奏折中,找到了屏北縣要屏城轉遞的向朝廷求助的奏折。
祈寶兒看過后遞給鄭浩然,鄭浩然接過便默了。
奏折的封面,已經蓋上了屏城的加急印。
這說明什么?
說明沙知府原是準備將這份奏折加急送進京,可因為暴一民破城,這份奏折沒能送出去。
“等等,郡主,這份奏折剛才好像是被壓在其它文件下面吧?”
他瞅得真真的,郡主是推平了桌上的一堆文件后,從底下找出的這份奏折。
祈寶兒神色沉沉的指腹敲擊桌面,“沙知府已經蓋了加急印,不太可能是沙知府將這份奏折藏起來,而且,若是真是不想這份奏折被人發現,也不會僅只是將其給壓在底下,毀去豈不是更簡單。”
鄭浩然:“郡主,會不會是沙知府只是暫扣了下奏折?”
“不可能,地方發生地動這么大的事,扣下奏折毫無意義,除非是有人想利用地動做什么事情而不能讓朝廷知道,否則這種事都是越快告知朝廷越好,其責任不是一個知府能擔得起的。”
這時的人迷信,地動在百姓的眼不可不是僅僅一個天災,而是天罰。
試想一下,南面又是澇又是大雨不斷,現在還來個天罰的地動;老百姓會怎么想?
是不是很有可能會把這一切往帝王身上扯,比如帝王不仁,這才天降天罰?
這類事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君氏從前朝手里搶來江山,就是因為前朝帝王不仁,又天災人禍不斷。
所以,天災與地動,這類事至少在麒麟國,各地官一員是不敢隱瞞不報的。
“那就是,有人動過了奏折?”
話落,鄭浩然自個先疑惑了,“可這么做的意義在哪?”
祈寶兒搖頭,她哪知道?
不過現在這個暫時不重要,“你立刻派伺候攜我的令牌到屏北縣探清災情實況,告知屏北縣縣令,先安撫百姓,盡最大努力救治和安頓好災民,至于賑災銀糧,這邊很快就會給他調過去。
再派人到屏南屏西這其它幾個縣查看,是否有受到影響,影響大不大。
沒受到地動影響的地方,讓其在先保障當地安全的情況下,抽出能抽出的所有衙役及地方可信的武力,比如鏢師和護衛這些人,以最快的速度趕來屏城。”
鄭浩然一聽便明白祈寶兒的意思,只是他有個擔心:“郡主,斥候去通知時,是否要告知屏城的實情?”
“說吧,這事兒瞞不住。”
“……是。”
鄭浩然領命離開后,程司又匆匆跑了進來。
“郡主,審問那邊出結果了。”
“說。”
“是,土匪已經招供,他們原是白鬼教的人,后來白鬼教不知因為什么將他們趕出了白鬼教,那些人本就是土匪,被趕后便回了原來的地方又繼續做起了土匪。
這次他們攻打屏城,是有人給他們傳了信,說朝一廷的賑災銀糧已經到達了屏城,數目可觀。”
麒麟國的賑災,這賑災二字只是一個籠統意思,所下來的銀和糧,不僅僅只是針對一個賑災二字;還有著災后的重建與百姓的安頓等等后續經費也在里面。
當然,這里面筆筆銀該往哪用,朝廷有著明文的規定。
這不,每次賑災款的數目都是及為龐大,像他們這次,銀子就足足是兩千萬兩,其中現銀五百萬兩,另一千五百萬兩是銀票。
而糧,除了用于布施和發給災民的求助糧外,其中還有著各種的糧種。
所以,土匪聽到說賑災銀糧到了屏城后而起歹心,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這給土匪傳信的人,是誰?
“郡主,白鬼教有些不對,他們怎么會把那些土匪給趕出去?”
祈寶兒凝眉了會兒問:“能確認他們說的是真話?白鬼教是將他們給趕了出去,還是讓他們以土匪的身份繼續為白鬼教做事?”
程司:“幾個土匪頭子都在,押回來的時候是分開的,我們一一有刑過,且也是分開審問,他們所招供的內容大同小異。”
應該供詞不會有假。
除非,這些人預知了自己會被抓,然后提前的對好的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