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武大郎變成高富帥!第668章 丞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武大郎變成高富帥! >>北宋:武大郎變成高富帥!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8章 丞相!

第668章 丞相!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14日  作者:雨景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雨景天 | 北宋:武大郎變成高富帥! 
這個消息是在朝堂上公布的。

朝堂上宋徽宗拖著疲憊的身體,目光掃視兩側身穿官服各部大臣,聲音很虛弱的宣布了這個事情。

武植,還有新上任的六部大臣以及一些皇子都在場。

當宋徽宗提及冊封太子的時候,最為激動的就是趙樞,他畢竟比趙構大。

而上面的趙楷喜歡琴棋書畫,無心做官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做這個位置,所以他應該是排除在外的。

自古立長不立幼,雖然趙樞犯過一些錯誤,他心里始終幻想著陛下會立他為太子。

當然,由于趙構建立了功勛,這讓他心里多少有點忐忑,但不到最后一刻,他都不愿意妥協。

這段時間趙樞還有意近身伺候宋徽宗,父子兩交談也沒什么問題。

然而。

當體型高大的童貫,那不像是太監的雄厚聲音響徹朝堂,將圣旨內容宣布出來的時候,趙樞臉色蒼白。

圣旨冊封的是趙構成為太子,而非他趙樞。

他雙腿發軟,一臉難以置信,太子居然不是他?

而和他心情不同的就是趙構了,趙構一直有這個心思想要成為太子,成為官家。

奈何之前有太子趙恒在位,他也只是想想,甚至有時候覺得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自己也勸解自己還是老實一點,太子位置從小就定下了,是趙恒的,他多次有這樣的心思也多次打消了這種念想。

然而,當趙恒被廢掉的時候,他心思活躍了起來,所以也想過拉攏武植,奈何武植根本就不怎么理會他。

直到后來武植讓他出去打仗,給他出謀劃策,讓他建立了一定的軍功。

他才覺得自己有希望了,只是當真要宣布冊封圣旨的時候,趙構還是不能肯定到底行不行。

現在圣旨內容宣讀出來,趙構一顆活躍的心思徹底沸騰了。

有那么一刻,他想要激動的大吼,告訴天下所有人,他,一個小皇子,不可能成為太子的趙構,居然真的成為了太子!

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一刻啊!

當確定是自己后,趙構毫不猶豫的跪在了地上:“兒臣,謝父皇冊封,兒臣一定做好太子之位,不辜負父皇對兒臣的信任!”

宋徽宗之所以冊封趙構,是因為上次趙樞在戰爭中過于失敗,本身就所動搖,如今被皇后這么一鬧,他更希望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子來當官家位置。

趙構雖然是跟隨岳飛出去,是岳飛指揮。但過程不管如何,結果是他做出了功績,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晉升資本。

大臣們即便有立長不立幼原則的說法,也會因為他建立了功勛而打消掉。

而實際上,對于這件事情眾人都看著武植,武植并沒有反駁,顯然是默認了。

他們也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是官家和武植商量好的,既然已經宣讀出來,也沒有朝廷會議,反駁也無效,敢出來說話的六部大臣早就被誅滅九族了。

剛剛上來的六部大臣都是下面的官員,他們想來想去,也不敢公然反駁太子。

畢竟此刻的趙構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不說反駁可能無效,一旦反駁了,哪怕是一句話,也會被太子記恨。

那以后自己的前途可就毀掉了。

他們不像武植,武植若是反駁,肯定屁事沒有,但武植都沒有反駁,他們哪敢。

宋徽宗公布這件事之后,還公布了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武植成為當朝丞相,宰相左右制度廢除,以后只有丞相。

管理六部官員,以兼國的身份輔佐太子。

至于宋徽宗自己,他知道身體已經不行了,有武植輔佐,他很放心。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為了太子而削弱武植的權利,甚至將他打發走,那么后果就是一旦武植覺得自己對他不再信任,忌憚,反而適得其反。

宋徽宗索性以武植攻占大食國和拜占庭帝國為理由,冊封他為丞相。

至于右相,本身就已經廢掉了,沒有人接替,以后這個制度也沒了,只有丞相。

朝臣無人反駁。

宋徽宗知道這樣做的后果,但冊封不冊封,武植也不是他想要對付就能對付的了的。

他連一個皇后都防不住,憑什么對抗武植?

所以這也是宋徽宗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宋徽宗還是相當信任武植的。

他圣君的頭銜,名譽,全部都是武植的功勞。不然現在大宋情況如何,還未可知。

接連幾天發生了兩件大事,傳遞到整個大宋天下后,天下人也都沸騰了。

一個是太子位置,一個是武植冊封為丞相。

而趙構此刻并沒有因為武植冊封為丞相而有所忌憚,他知道自己能冊封為太子,一定有武植在其中作為。

比如,武植舉薦,亦或者武植不反駁。

只要武植不反駁,就等于變相的支持。

父皇才能將這個位置給他,但凡是武植反駁,列出條條框框的理由,父皇也不得不慎重考慮這件事情。

因為父皇本身就非常聽從武植的意見。

畢竟有能力的人分析出來的事情,會影響到最終決策。

武相是支持自己的。趙構暗暗想道。

這個所謂的丞相,實際上是管理六部大臣,真正掌握大權的人。

武植是宋徽宗的女婿,亦是大宋功臣,宋徽宗知道自己身體不行,趙構又不具備統治大宋的能力,所以讓武植共同管理大宋。

并且表明,任何圣旨下達沒有武植的簽署,無法生效。

為此也新頒發了相關的律法。

也就是說,武植是圣旨有沒有效果很重要一環。

實際上在大宋年間。任何圣旨下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宋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起草詔書,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是三省六部制。

圣旨在形式上是中書省寫給門下省,讓門下省審核的文件草稿。

當門下省審核通過簽章,政事堂中書門下平章事簽章,參知政事簽章,皇帝加蓋玉璽之后。這份文件草稿就具備法律效力,變身成為圣旨。

上述幾個部門,人員,有一方對文件草案有異議,那這就還是一份文件草案,而不是圣旨。都可以不生效。

以前武植作為宰相,也有參與的環節,但右相在武植不在也是可行的,圣旨照樣頒發。

如今,武植成為丞相,圣旨必須要有他的一環,沒有他簽署,無法生效。

當然這是在宋徽宗哪天不行了,趙樞登基之后的事務。

也可以說是宋徽宗提前安排的。

宋徽宗身體已經不行了,再不安排恐怕來不及。有了他的囑咐,眾人只需要執行即可。

對于宋徽宗的病情,武植也愛莫能助,他吃了毒藥之后本身虧空的身體已經形成了很重要的勞損。

武植和大夫商量,也只能給他開了一些保命的藥維持。

冊封丞相,掌握圣旨環節,只是為了防止他駕崩之后,趙構登基年紀過幼把握不住大宋的局勢。

這才讓武植主持。

這件事情也給整個大宋天下造成了很重大的影響,無數人都在議論紛紛,但沒有多少人覺得這有什么問題。

武植即便不成為丞相,也本身就是大宋非常有影響力的大臣。

如今宋徽宗如此信任,在百姓們看來這絕對是好事。

有的百姓還歡呼了起來,只要武相在,他們就有好日子過,武相如果一直在那當然更好了。

他能監國意味著下一代官家還會和武植共同管理朝政,也是利于天下百姓的。

此刻。

武植去見了宋徽宗,他現在已經不能久站,所以一般都是躺著,上朝的時候也是被人攙扶,身體已經很虛弱了。

武植來到宋徽宗的榻前,看到這個昔日的中年男子,如今卻是身體出現了問題,臉色蒼白,雖然喝著中藥,但由于中毒太久,身體遭受到了破壞,武植看在眼里也是有些嘆息。

宋徽宗絕對是很照顧武植的君王,也很信任。

不然也不可能將太子登基之后的國事,交給他武植來處理。

武植作為大臣,也沒有對不起宋徽宗,大宋如今各方面都發展的很好。

但時過境遷,世事變化,宋徽宗病成這樣,武植又能怎么樣呢。


上一章  |  北宋:武大郎變成高富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