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劇組非人類第二十七章 企業治理(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劇組非人類 >>我的劇組非人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企業治理(上)

第二十七章 企業治理(上)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09日  作者:緣分0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緣分0 | 我的劇組非人類 


“老板,你這個任務真的是太難了啊!”

辦公室里,制片部經理劉易江,制片部副經理柳書文,制片部副經理易蕾三個人坐在他面前哭訴。

還是為了新模式的破事。

李閑云的新模式,看起來改動的只是劇組拍攝方式,但實際牽動的可不僅僅是劇組,也包括公司本部。

影視公司本部也不是吃干飯的,也有一堆的事兒要做。

立項前要查市場動態,做數據分析,看觀眾風向,抓時下熱門,針對性立項;

立項時要找劇本,做劇本,審劇本,劇本會一茬茬的開;

立項后要搭班子,說是說制片人負責,下面也得有人搭把手各方聯系;

項目啟動后,有許多需求和后續服務也需要公司跟上;

項目完成了做后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后期,也得有人跟進;

全做完了要上線,要審核,得有人負責;

審核過了要送片,還是得有人負責;

這些都做完了要宣發,別以為交給宣發公司自己就什么都不用干了,自家的資源不能浪費,文案要寫,運營要做,通告要跑,各方聯系,各種宣傳,能做的也要做……自家孩子不能交給別人了就撒手不管啊。

這些做完了還得繼續跟進市場,順便看看有沒有相關版權開發的機會——如果是電視劇市場,這一塊甚至立項前就得做。

最后就是看成績,看票房,賺錢了慶祝撒花噴香檳然后繼續忙下一個,虧錢了抱頭痛哭開會檢討然后繼續忙下一個。

一堆逼事!

所以影視公司別看一年可能就做一兩部電影,下面各部門也是一堆。

市場部,行政部,策劃部,制片部,運營部,財務,法務,人事,不帶后期都是一堆部門,包括各類工作室,有的還把制片部門分成攝影部,編導部等等,具體不同的公司各有不同。

不過這是比較完整的影視公司,易勝傳媒要好很多。

首先就是易勝傳媒不拉投資,要拉也是老板的活兒,制片部不需要考慮這個。所以許多針對投資人的工作不用做了。比如許多影視立項時,會做一些對應的精美圖片資料,一些道具,宣傳規劃,市場運營方案,小樣拍攝等等,這些主要是用來給投資人和其他合作人交差的——你要人出錢,總得讓人知道你在拍什么,怎么拍吧?

易勝傳媒不需要,所以這一塊沒設。

至于市場運營部暫時也沒有。因為易勝傳媒拍片子主要以發揮自家資源優勢為主,網大公司也不會有那么專業的市場調研,有也是從華友那邊來的消息,免費資源。更多的時候是腦袋一拍就決定了——這不僅是李閑云,而是絕大多數小型影視公司都這么干。

真以為多少小公司會花大價錢大精力做市場調研呢?那玩意兒就是喊的好聽,只有大企業大手筆才需要這個,但照樣架不住決策失誤——市場部苦心研究,最終成功找到失敗的市場方向。

至于宣傳也不用考慮,因為是網大,不用象院線那么復雜的大范圍手筆,要推廣直接找網站買資源就好,李閑云簽訂了和迅捷的合作協議后,資源都不用買,送片都是網絡上傳。

這使得易勝傳媒在行政與后勤等方面的壓力比一般影視公司小很多。

但他們終究不是沒活兒干的。

更關鍵的是,活兒的品類少了,但是量級增加了。

你特娘的要一個月十部十部的上,誰也扛不住啊。

光是劇本都來不及。

劇本還是很重要的,易勝傳媒再怎么靠特效賣錢,劇本也不能爛過分。

過去這段時間,易勝傳媒拍片這么兇猛,但實際在劇本問題上做的乏善可陳,之所以沒有爛徹底,是因為主體靠李閑云。第一年的劇本除了龍墓傳奇都是李閑云寫的,然后是超英系列劇本,李閑云督導方向寫的,前后用時一年左右。而所有的劇本,李閑云都有督導監制,不是主編劇也是個聯合編劇。

一年寫上千萬字的作家在劇本工作量的問題上那就是牛掰到吊炸天,十個專業編劇也不如李閑云一個,要不怎么說編劇們最怕李老板呢?

他一個人就能折騰死所有人,就這還是附帶!

也就是說,沒有李閑云,制片部在劇本方面的成就瞬間縮水一大半。

現在李閑云把制片部交給劉易江他們,轉頭告訴他們要開啟批量制作模式,一個月要不少于十個本子——以李閑云的速度,十個本子也就是三個小時看完,其中半個小時還是在邊看邊罵娘中浪費的。

而這十個本子的背后,就是所有相關配套服務……這是要把人活活累死。

累死人老板到不心疼,關鍵累死了活兒也干不好。

這讓李閑云也很頭痛。

因為這個就真的就是企業整體的問題了。

要制度化!

要系統化!

要優化公司結構!

要靠公司自我運營解決問題!

但是易勝傳媒的制度化進程實在太難了。

畢竟有小鬼在,很多事根本無法按最優方式展開。

李閑云口口聲聲效率降低是企業發展的代價,可是真當代價提升時,他又無法接受——易勝傳媒的未來規劃是矩陣拍攝啊。

這效率一低還矩什么陣?

企業管理某種意義上跟寫稿子改劇本一樣一樣的,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本子里的一個人物改了,所有相關劇情都要跟著改。

做企業你推出了新模式,那么前端要做改進,中期要做改進,后端也要做改進,公司本部服務人員也要做變動。

光是曹紅月負責的極限拍攝新模式,就涉及到預演,服化道統籌等一系列破事,更別說后面還有個多線程聯合拍攝以及不間斷流水線作業……

李閑云相當于同時提了三個離譜要求。

1劇組超極速作業。2劇組多線程作業。3企業短平快作業。

所以還不是短平快,是特娘的大重快。

體量大,任務重,還要流轉快。

每個要求都是行業變革級的。

你還要同時三個——這還沒算預演問題,那玩意兒也是個高投入的技術活兒。

就算有“黑科技”,這難度也是高的沒誰了。

這么想,劉易江他們沒拿著家伙事砸李閑云的腦袋,真的是很尊重他這個老板了。

這刻李閑云摸著頭皮道:“傳統的影視公司運作方式不適應新模式,肯定也要做改進。易勝傳媒制度建設不完善現在反而是好事,不然等全面完善了再改,又特么一通兵荒馬亂。”

易蕾鼻子里哼涼氣:“這就不是制度改革能解決的。”

這時一直坐在旁邊的蘇海莉說話了:“其實體量大并不可怕,加人就能解決問題。”

眾人一愣,李閑云眼中現出欣賞。

是的,增加員工就能解決問題。

易勝傳媒現在是體量大,工種少,這意味著重復勞動多,需要配合的內容少,也就意味著效率是可以通過增加員工解決的——能夠通過碼人就解決的問題,就是最簡單的問題,甚至不是問題。

“但是不可能一直這樣。公司越做越大,許多原本沒有的工作,也肯定會提上來。”劉易江道。

他也曾是老板,他很清楚,一家企業在小體量的時候,許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可企業一大,所有的小問題都會放大成大問題。到時候就必須有越來越多的部門,越來越細的管理。

李閑云搖頭:“這正是我努力回避的。技術部的推出,以后要以和外部影視公司合作為主,所以細枝末節的東西,盡量交給別人來做。而我們,我們要把握的就是核心。”

李閑云想清楚了,易勝傳媒現有的問題要解決,第一步就是簡化。

盡可能去掉一切輔助性的工作,專注于自家的優勢點,等做大了再考慮慢慢增加——阿力做菜鳥物流自己卻不送貨,為什么?就是把控核心資源與核心利潤,然后把最麻煩卻最低利的部分交給別人。

“那劇本問題呢?”柳書文問:“合作的可以交給別人,我們自己的還得做。”

技術部在完善推廣之前,還得靠自己打響名頭,所以劇本這一塊躲不過去。

李閑云沒有回答,而是再次看蘇海莉。

蘇海莉會意,想了想道:“正式成立劇本審核工作室,然后對外放話,不限量收購劇本。”

李閑云拍手:“不錯,看到有合適的就拿。該花錢就花錢!也不需要考慮市場題材與風向,我規劃的易勝傳媒,未來一年要制作三百部影視。電影沒這么多題材,所以我們什么樣的題材都可以做,市場考量?那不過是個側重問題而已。”

一年三百部電影!

劉易江三人互相看看。

老板你真的是牛逼大發了,這心態膨脹的速度比企業膨脹的速度還快啊。

李閑云:狗屁,老子那叫宏圖偉略!


上一章  |  我的劇組非人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