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劇組非人類第七章 愛干干,不干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劇組非人類 >>我的劇組非人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愛干干,不干滾

第七章 愛干干,不干滾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8日  作者:緣分0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緣分0 | 我的劇組非人類 


搞定了超英劇本,李閑云又要回過頭來籌備末日狂花了。

這次跟組決戰天空城的經歷,讓李閑云深刻意識到劇組管理的艱難。

越是大劇組,越是大咖多,越是特么的事情多,復雜程度高。

自己之前之所以沒遇到這么多事,很大程度就受益于他的沒自信,專找聽話的,此外小劇組人少,也確實好管理。

這心態直接導致了末日狂花合作的又一次變故。

三月底的時候,末日狂花的劇本已全面完成。

而鬼城那邊,在姜正的抓緊施工下,末日小鎮也已初步建設成功。

接下來就是根據之前定下的合作方案,就資源細節進行探討。

因為大家都是業內人士,這方面的爭議已漸漸不大,所以很快完成基礎資源定價與各自需要的付出。

但是到了演員這邊,卻再次出問題了。

易勝傳媒出的演員主要就是秦雨枔白小仙林曉宇,此外還有兩個特約演員,但是這些人名氣不夠,還抗不起院線,所以主力演員還得看華友。

這次華友安排過來兩個二線,三個三線,也算是比較有名氣的了。

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二線,男演員叫潘偉,女演員叫于嬌,都曾出演過幾部大制作,華友在推薦他們的時候,甚至直接以一線稱之。

不過說起來,娛樂圈的一線二線其實都是扯淡,就跟網文圈的大神一樣,從來都沒什么統一標準。

只要你夠不要臉,秦雨枔白小仙你都可以吹成是一線。

有些人因此不滿意,覺得一線不足以彰顯自己的地位,于是頂流,超一線什么的名詞又誕生了。

反正娛樂場就是浮夸地,不會吹逼就沒資格在這個圈子里混。

但是這通吹噓,別人未必信,演員們自己往往是會相信的。

伴隨這種自信的另一個標志就是:這類演員都有自己的經紀人,助理,還不止一個。

更讓人頭疼的就是他們通常還有一些特殊條件。

比如那位男一號潘偉,其條件就包括,必須是五星酒店,要有帶空調的隨行保姆車;喝的水必須是某品牌的,還得是小瓶裝,大瓶不行;隨行人員十二個,八個保鏢四個助理,也要住同級別房間,期間費用片方負責……

那位女一號于嬌也有差不多的條件,車、房、隨行人員就不用提了,此外自己的房間每天必須有百合花,五株,多一株少一株都不行,兩個必須是花骨朵;每天的拍攝時長不能超過八個小時……

李閑云拿著這份協議書看了半天,想我這是請了兩個大爺過來?

他們有沒有二線的實力和名氣不好衡量,這架子是絕對有了。

再一想到決戰天空城的所見……

他直接拿起電話打給楊元:“這兩個人的條件,還有那三個三線的特殊條件,一個都不答應,愛干干,不干滾。”

聽到這個楊元也頭疼了。

他現在比較理解李閑云。

這個人的掌控欲很強!

可問題是他不是名導演!

演員的架子也是根據制片方尤其是導演來的。

導演名氣越大,演員的架子就越小,反之亦然。

李閑云的特長在于他的特效省成本,他拍的片子能賺錢,但這和爆款無關。

影視公司喜歡這樣的人,爆不爆款無所謂,關鍵能穩定賺錢,所以要千方百計合作。

但演員不喜歡!

他們要的是名導,電影虧不虧錢無所謂,關鍵要可以提升自己名氣地位。

當然,你有錢你是大老板我也認。

但這個認,是飯桌上,是床上,是購物店里,是你能給我帶來更多更好的資源。

至于李閑云,不好意思,你還不是大老板,既沒有購物店的誘惑,也沒有名導大制作的牌面,演員們是不吃這套的。

至于鬼城?呵呵,現在只是一片大工地而已。

所以楊元道:“只要是二線以上,基本都會有這類的要求,只是各個方向不同而已。所以我就算再給你換,也換不到沒有要求的二線。”

李閑云道:“那就不要二線,三線也不要。”

我了個操!

你不要二線我們要啊!

要知道兩個二線三個三線是打入華友給付的資源里的,而且還是大頭。

二線演員很貴的,雖然也是上下幅度大,從三百萬到一千萬都有可能,但反正沒有幾百萬下不來。

這其中潘偉四百萬,于嬌四百萬,三個三線三百萬,總計一千一百萬,剩下的錢做宣發,而這也都是內部價了,影視公司相互合作,彼此知根知底,華友從這方面賺不到多少錢——他們的核心還是對外估盤。

李閑云一句話退掉,那這資源怎么算?

楊元立時頭疼起來:“兄弟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

李閑云直接道:“你知道我是實干的人,我們這類人更愿意把錢花在那些看得見的層面。”

楊元連連點頭:“我懂!我懂!很多導演都是你這樣,但是資本運作不是。”

華友這五個大牌演員,對易勝傳媒作價一千一百萬,拿出去報價那是三千萬!

現在沒有這些演員,你拿什么賣?

演員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演技,名氣,粉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本運作。

而資本運作這方面也分兩塊。

一個是拉投資,一個是賣股權。

說白了,拉來四千萬投資,花兩千萬去拍,然后再按一個億賣股權,這就是許多坑逼影視公司的常見操作模式。

而不坑逼的影視公司呢?

就是拉來四千萬投資,實實在在的花四千萬,但其中一部分是花在自家資源身上,然后回流部分到自己手里,這個就屬于合法正當利潤了——好比經紀人,經紀人賺差價是天經地義的啊,企業內部運轉也要利潤。

至于按賣一個億賣股權,那個就是看本事了,也不屬于坑逼,只屬于忽悠。你丫有本事能忽悠出去,是你的本事。

所以可以這么理解:有良心的影視公司,賺的錢一是資源錢,二是項目收益。沒良心的影視公司,賺的錢是一資源錢,二項目收益,三黑錢……花樣百出的黑錢。

就那么簡單。

一般而言,影視公司的資源利潤只要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以內,基本就屬于可接受的。

所有說我資源不賺錢的都是扯淡放屁,影視公司靠的就是資源吃飯,同樣這個藝人,對外報價一百萬,影視公司安排可能就七十萬,這三十萬就是他們的正當利潤。你就算知道是這樣,拿著三十萬差價跟本主說事,人都不帶理你的——行有行規,不守規矩很難混下去的。

但象李閑云找林曉宇這種事,不屬于破壞行規,因為林曉宇當時沒有買斷合約的經紀人,有的只是合作經紀人。

有了專屬他要是擅自接活就是違約了。

有腦子的藝人基本不干這事,但是沒腦子的也還是很多——曾經有個女藝人,借自家經紀人上了某富豪的床,在對方安排下連接幾部戲,全部跳過了經紀人。后來富豪玩膩了把她甩了,幾部垃圾片也沒把她捧紅,回頭再找原來的經紀人,經紀人怎么可能還會要她?不僅不要,甚至還滿圈子放話這娘們不靠譜,結果只能離開這行業,找個好人嫁了。

扯遠了。

總之在這套模式里,名演員就是資本運作鏈條上的關鍵一環,是拉投資的關鍵,是吸引觀眾的招牌,更是賣股權的核心!

就是做宣發也一樣。

你總得有個名頭才能對外宣揚吧?

人家用名演員的,宣發的時候喊的是“我們這片子誰誰誰演的”。

你扎實做基本功的人,宣發的時候就喊“我們這場景美工花了多少多少錢?有多少多少藝術含量?”

到時候大眾就算沒有雪茄也是要集體揮手的:“我看也要不了那么多錢嘛。”

沒有名演員,我怎么拉投資?怎么做宣發?怎么賣股權?

你怎么讓別人相信這是“大片”?

只有李閑云這個異類,依靠開掛自己投資,才會專注于成品質量。

而影視公司專注的永遠是資本運作。

本質不同,注定了彼此雙方的差異巨大。

這件事情,一下子成了易勝傳媒和華友之間的巨大鴻溝。

華友是不可能放棄這些演員的,換人可以,咖位不能變,特殊條件也就必然要有。

而李閑云在這件事上也很堅持,哪怕楊元提出那些特殊條件由華友來滿足,李閑云都不同意。

別的不說,單是一天只拍八個小時他就接受不了。

他現在也想明白了。

自己現在老板還不大,導演咖位更小,這幾個演員要是過來,多半是不會服他的——李興元衛小小這類事一定會重演。

所以出問題是正常,不出問題反而是稀罕。

做生意不就是要低風險嗎?

李閑云重拾風險控制論,公司可以負債累累,劇組必須零風險。

扯淡的理論,狗屁的操作!

楊元也是醉了。

他無奈道:“你這樣,這合作沒法繼續啊。”

李閑云也不在意:“這個我也沒辦法。”

做生意就是這樣了,很多事就算前期籌備再努力,最終往往還會因為種種原因失敗。

這次的院線,雙方花了很多精力,包括劇本,統籌,策劃全都做好了,甚至鬼城基地,置景美工都開始上了,現在卻因為這個問題要剎車了。

楊元無奈道:“這樣吧,我跟老板說一聲,看看他什么意思。希望這不會影響你我之間的交情。”

“當然不會。”李閑云鄭重承諾:“對了,他要是不同意,劇本賣給我吧。”

“嗯?”楊元一怔:“你要自己拍?”

“我費了那么大心力,也不想浪費,正好手里還有些錢。”

楊元想了想,語重心長:“兄弟,做影視要會玩資本,不然走不遠。”

李閑云淡淡道:“但是真正能出頭的,都是苦扎基本功的,沒有苦寒來,哪得梅花開?”

行吧,話說到這一地步,楊元也沒什么可說的了,只好回報老板。

果然華友老板石軍一聽這個當場就火了。

非但如此,還連劇本都不愿意賣給李閑云。

聽到這消息,李閑云也樂了。

你不賣我劇本,我就不能自己做嗎?

劇情不能抄襲,但是可以套路。

許多東西換臉換皮一個路數照樣可以用。

你不賣,我還省劇本費了呢。

李閑云越想越開心,弄得楊元也無語。

然而就在大家都覺得合作失敗,準備獨力開機的時候,事情卻又有了轉機。

轉機來自龍墓傳奇。


上一章  |  我的劇組非人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