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正在哄寶寶做游戲,小丫頭耳朵特別好使,指著外面叫道:“媽媽,有人敲門。”
她過去開門,在她面前的是一張大大的笑臉:“大姐,驚不驚喜?”
確實驚喜。
她推開那張大臉,“李娜,
你怎么來了?”
李娜擠開她自顧自的脫鞋進屋:“想你了就來了唄!”說完朝里屋喊:“寶寶,小雅,小姨來了,趕緊出來啊!看我給你們帶了啥禮物?”
這幾年,李娜那生意做得是風聲水起,她每年會回家一趟,然后到大姐這里住幾天,說是考察生意,
聯絡客戶,
順帶看看孩子。
李杰知道,她是想孩子了。
李杰樂于見到,真要是她對這個孩子沒有感情,那寶寶要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會有多傷心。
李娜這次來,就是想和她商量要把寶寶接走的事。
寶寶實歲已經四歲半了,李娜說:“再不接走她有記憶長大該怨我了。”
李杰有些難過,這些年她對寶寶就是親女兒一樣,如今她說要接走,這心里空落落的。
但李杰沒有阻止,只是問:“你真的想好了?要知道,你把孩子接過去不僅僅是給她吃喝就完事了。你要教育她,要愛她關心她,要陪她做游戲,接送她上幼兒園,在別人欺負她的時候為她出頭,你還要承受那些流言蜚語,你會不會因為在外面聽了閑話受了氣回去將氣撒到她的身上?會不會在她淘氣的時候罵她?在你人生不順利的時候把一切苦難歸于她而怨她?”
李杰一口氣說了好多,
“這些你都想好了嗎?想好面對了嗎?”
李娜呆愣愣的看著她,
半晌才說:“姐,你真的是……想的太多了。不過,你說的這些我都想好了,你放心吧!”
她坦白道:“其實那年小哥結婚發生那事后,我就想接了。但你說得對,那時候我確實好多的心理建設沒做完全,我怕我給不了寶寶你那樣的愛,我怕我挺不過去的時候會把氣撒到寶寶身上。”
她長舒口氣,精神振奮起來,“我現在已經調整好了狀態,做好了一切準備。大姐,我長大了,我不能逃避屬于我的責任。所以,我來了。”
李杰有些恍惚,哪怕知道李娜不是那種毫無責任心的人,可看到她這樣成長還是有些陌生,她才多大啊!可已經有了女強人的風范,
懂得了當媽的責任。
“你要是想通了,
我不攔著你。你接她之前,考慮好怎么照顧她了嗎?”
“放心,
表姨說幫我照顧,我和表姨住在對面,下班會去表姨家里吃飯,表姨年紀大了,我再雇個保姆,表姨也不能那么累,還能有個寄托。兩全其美!”
表姨和李娜也是有這個緣份。
“你想好了就行。”李杰提醒道:“你個人問題暫時不考慮了唄?”
“誰說不考慮的。我有男朋友了,等過年回家帶回去給你們看看。”李娜說起這位男朋友,眉梢眼角都是幸福。
李杰有些佩服這丫頭,感情這個豐富啊,“他知道你的事?知道寶寶的事?”
“那當然了,他說會和我一起把寶寶帶大的,還說會和姐夫學。”
李杰可不會那么樂觀:“你們打算結婚了?結婚后很快會有自己的小孩了吧?要不,還是把寶寶放我這兒吧。”那親生的兩個,都往往會忽視大的,她真有些擔心了。
李娜:“大姐,你放心吧,你能把小雅和寶寶帶的這么好,我也行的。”
李杰不語,看著她不說話,又瞅瞅外面玩的高興的寶寶。
李娜過去抱著她胳膊用力的搖晃著,“姐你放心吧,還有表姨呢,你不放心我,表姨你還不放心嗎?”
“你讓我想想再說。”
李杰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方立民摟著她,“別想這么多,李娜心里有數。再說還有表姨呢,我會和她說,讓她多疼咱們寶寶的,真要不好,咱們就把她接回來。”
寶寶是人不是玩具,不是不好了接回來就可以的。
李杰心里有好多話,可是最終都沒有說出口。
誰又不知道這些道理呢?
她的擔心不過是因為她對寶寶的不舍。
寶寶被帶走了,小雅哭得淚人似的,“媽,為什么把寶寶給小姨啊?她是我妹妹!”
李杰也被她哭得眼圈通紅,方立民看著這一大一小,摸摸這個的頭,再摸摸那個的頭,“好了,寶寶只是跟小姨去沈城了,等到過年,咱們回姥姥家就可以看到她了。”
好不容易把人哄好了,怕她們在家觸景生情,干脆帶著她們去外面玩了一整天,讓李姐把寶寶的東西都整理出來,能用的,李娜帶不走直接磅去郵局郵過去,不能用的就直接扔掉或者送人。
等到晚上回家,家里東西少了竟然有一小半,屋子里少了個人,感覺空落了不少。
方孟林晚上放學回家,也是覺得怪冷清的,“寶寶真的走了?我怎么覺得家里好像少了不少人似的?”
孩子小,難免會笑啊跳啊的不消停,現在這一趟,小雅都十二歲了,當然不像小時候那么能鬧騰了,自然感覺冷清不少。他這么一說,小雅的眼圈就又紅了。
方立民知道,勸也沒用,還是要慢慢的接受,時間長了慢慢在他們生活中淡化了也就不會這么難過了。
方孟林今年要考大學,他成績一般,能上高中都是當初李杰花了大價錢給他補課的結果。大家都覺得,他能考上大專就很了不起了。
他自己也這么認為。
所以他學習沒有方夢清用功,反而是對剛剛出現的電腦很感興趣,沒事就泡在今年初剛成立的電腦公司里。
小城實在沒有什么專業的人才,公司的技術人員早就教無可教了。
李杰就和方立民商量:“我看他挺愛這個的,要是考得不理想,看看不行就送他出國吧!你的意思呢?”
方立民也在考慮這事:“我問問他個人的意見。”
方孟林一聽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我也想和你們商量呢,不過我倒沒想過出國,我是想,有沒有什么可以學這個的學校,自費的那種。”
“出國吧,現在國外的水平要領先國內,多學學先進的技術,正好也好好考慮考慮你以后的路怎么走!”
有了決定,方立民就托朋友給他打聽學校。
而方孟林也不打算參加高考了,“有那時間我還是學學英語,免得出了國找廁所都找不到。”
話很夸張,但當時他那點英語真的只停留在書面上,口語基本都張不了口,聽力全都靠猜。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