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葳蕤:、、、、、、、、、
方立民飯還沒做完,剛從方夢君處聽說了常母殺人的事,緊接著方愛軍領著年年跑來了。
“哥,你回來也不吱聲,我今天碰上小凡才知道。”妹妹抱怨著,伸手從盤子里捏了塊燒雞吃了,“誰家買的?味兒不錯。”
年年在旁邊急了,
“媽你倒給我拿一塊啊?”自己先吃上了。
“吃什么吃?一會吃飯再吃。你媽我就是嘗嘗。”
“你就不能用個筷子?給孩子不起個好榜樣!”方立民說她。
她把自己拎來的醬骨頭拿出來,去找了個飯盆,將骨頭倒進去,“我就嘗一嘗。”一巴掌拍在年年悄悄伸到燒雞盤子里的手:“去,一邊玩去,吃飯時再吃。”
方立民無語,
“年年,先去洗手,
馬上吃飯了。”問妹妹:“我做的飯不多,你買饅頭了沒有?”
“買了,就怕不夠我都自己帶了。”方愛軍開玩笑:“誰家妹妹去哥哥家吃飯還要自己帶飯的?”
把年年攆出去,方愛軍瞅了眼侄女的屋子,小聲說:“大哥,我今天聽說件事。”
又是聽說?
方立民玩笑道:“你不會也聽說常家生他媽殺人的事了吧?”
“咦?你們知道了?你說這女的怎么這么狠呢?說是連接殺了兩個人,就因為買肉人家少給了她二兩。你說說,這賣肉的也是,缺斤短兩的報應到自己頭上了吧?兩口子都沒了,就留下個還在上學的孩子,嘖嘖,真是可憐!”
方立民驚訝的看著她:“你聽誰說的?這么能胡扯?還殺兩人?”
“啊,別人和我說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在哪殺的,因為啥的都有。聽說人都逮起來了那還能假了?”
方夢君從臥室里出來,“小姑,是一個人,哪是兩個人?”
方愛軍有些尷尬:“你都聽著了?是兩個人,
跟我說的這事是我同事,
她家有個表妹就住常家生學校旁邊……”
“人我同事跟我說的是殺了一個,她和常家生以前是同學。她說的不可能錯了。”方夢君覺得自己的消息來源是正確的。
方立民聽著猶豫了下,“不會都是造謠吧?我之前可聽說人沒死……”
“死了!”那二人異口同聲。
他放下手里的鏟子:“小君過來炒,就這一個菜了,炒完就吃飯。我過去打個電話問問。”
方愛軍笑著跟侄女說:“看著沒有?你爸一天還嫌我好信兒,你瞅瞅他不也挺好信兒的?還打電話去問去了?唉他問誰?”
方夢君搖了搖頭,“不知道。”
過了一會方立民回來,指著二人說:“以后可別聽風就是雨,那沒確定的消息別到處去說去。常家生母親早上買肉,因為攤販缺斤短兩打了起來,什么缺二兩,她就買了一斤肉,攤販少給了半兩。后來她吃了虧,一激動就抄起人家肉案上的刀舞舞喳喳,結果不小心誤傷了那攤主,胳膊上挨了一下,送醫院縫了幾針,連院都沒住。”
谷薥
“大哥,你這消息準嗎?”
“準!非常準!我找公安的朋友問的。常家生的母親和那攤主已經和解了,人家也不追究她的責任,她給人家賠了五百塊錢。”
五百?
估計常家生的母親得肉痛死了。
“對啊,要少了人家不干,她就得被關起來,常家能讓這種事發生嗎?她以后還要不要臉了?”
方愛軍:“鬧半天沒殺人啊?那我同事說的跟那么回事似的。明天我得好好的說說她,竟扯些沒影的事。還有常家生他媽,挺大個歲數的,拿刀瞎比劃啥啊?真要不小心捅死了,她也完了。”
“行了行了,吃飯吧,別說別人家的事了。”方立民問:“清清快回來了吧?”
“應該快了,往常她就是這個時間到家。”
正說著,方夢清進來了,人沒到聲音先傳了進來:“氣死我了,在門口我看著老王太太了,這個老太太真是太氣人了,她跟我說常家生他媽讓人給殺了,說我姐這回可解氣了……你聽聽這話說的?啥深仇大恨?還整個我姐解氣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姐多壞呢!”
屋里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這個也是殺人了,不過是反著來的,這短短一天到底有多少個版本啊?
“咦,小姑你來了?”方夢清進來后打了個招呼,“爸,姐,你們聽到我說話了嗎?”
“聽到了。不過你那個不準!”方立民指了另二人,“你小姑和你姐也都聽著這些謠言,不過是說她殺了人而不是被人殺。”
“謠言?我就說不可能嘛!”方夢清放下書包去洗了手,不糾結這事,瞅著桌上的好幾個硬菜哇一聲:“爸你在家伙食就是好。還有大骨頭呢?熏醬的吧?肯定是我小姑買的。”
也不問那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愛軍有些好奇:“你咋不說這燒雞是我買的?”
“這還用說?我爸就愛買燒雞,來人買燒雞,有事買燒雞,上我爺家也買燒雞。外面又沒有賣這熏醬大骨頭的,得去店里買,我家附近沒有,我爸才不會去買這個呢。”
方立民笑罵道:“過去窮,也沒有那么多好吃的,有燒雞就不錯了。這是吃狂了!”
方愛軍說:“哎別說,我現在也沒有以前那么愛吃燒雞了。”
幾人說著坐下吃飯,方愛軍問大哥,“那個老王太太,你不去收拾收拾她?我都聽說了她欺負小君的事。”
“去!慢慢來嘛!”方立民淡淡道:“她既然太閑了,我就給她找點事做。想欺負人,也要看看她能不能欺負得了。”
他說起買樓的事,方愛軍一聽立刻道:“我還真知道哪塊有樓賣?春天時剛交的工,我同事家的,面積還不小,九十三平,四樓,樓層也挺好的。她家當時回遷了兩戶,本來是想大的給兒子結婚用,結果人家兒子夏天大學畢業留京都不回來了,他們兩口子住的那套也不小,八十平,足夠住了,就想著把這房子賣了再添點錢給兒子在京都買套房子。”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