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架子:
方嬤嬤和趙嬤嬤早就相識了,坐在同一輛馬車上閑談,說起來葉國公府的事情,連連搖頭。
馬車平穩的行駛到了延慶門外,方嬤嬤和趙嬤嬤先下了馬車,柳桃和柳綠兩個人也跳下來了馬車。
“小姐,到了。”方嬤嬤在馬車外說道。
這一聲喊醒了昏昏欲睡的葉似錦,可算是到了。
長巷深深,葉似錦難免加快了腳步。
巷子那頭,一個筆直的身影十分的顯眼,宮里能著明黃色也就只有一人了。
“凌初。”葉似錦直直的撲進他的懷里,滿臉洋溢著笑容。
“回來了。”凌初摟住葉似錦,“怎的如此高興。”
“看見你了,自然高興,你何時來的。”葉似錦見到凌初,那種好久沒回家,突然回家的那種溫暖感就涌上來了。
“不是很久,回去吧。”
二人雙手交疊,不似頭一次兩個人牽手也是偷偷摸摸的,凌初寬大的袖子遮住葉似錦的手才能走在宮里,現在是光明正大無人阻攔。
目的地,御書房。
葉似錦眼神幽怨的盯著凌初,還是頭一次發現他是這么勤勤懇懇的皇帝。
“想要看奏折?”凌初遞給她兩本。
葉似錦揮開,“誰愿意看這個。”
凌初輕笑,似乎在逗她,“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出去...玩兒。”葉似錦在葉國公府待了那么久,早就悶了,回來還要被困在這御書房里面。
“床上?”
“你說什么呢。”葉似錦拍桌子,“光天化日,調戲良家婦女,該當何罪。”
“那就...罰我,娶你為妻,可好。”
“勉強放過你把。”葉似錦坐在凌初身邊,“那我出去轉轉,不打擾陛下您批奏折。”
“你忍心一人讓我在這?”凌初緊緊的摟住葉似錦的腰身,壓根沒有放她離開的意思。
“皇帝陛下,我當然忍心了。”葉似錦扯出笑臉,“手能不能松開,腰都快斷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
凌初心里清楚,葉似錦不是能夠耐得住性子的人,現代的女子不似古代的女子,古代女子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幾歲就嫁人了,心里有的只是相夫教子,陪在丈夫身邊,主持家中事務,這些就已經足夠了,現代的女子大多都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較多,就連婚姻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思想自然也不同。
他知道葉似錦能夠待十天半個月已經,可若是時間長了,總是會乏味的,他不想見到她不開心的模樣,縱然想要時時刻刻的將人留在身邊。
葉似錦歪著腦袋想了一下,“我想...開店,可以不?”
“那你可想好怎開什么店,在哪里開店,店的預算,成本,經營方式,可有?”凌初問道。
這一連串的問懵了葉似錦,說實話,她沒有接觸過這一行,還真是...啥都不太懂,但是,她相信一句話。
“有錢就行。”葉似錦一笑,眼睛里透著亮光,“我現在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些我都可以慢慢的來,你說是不是,陛下?”
“既然你想,我自然幫你。”凌初揉揉葉似錦的腦袋,“那你就在這里好好的想一想。”
李海站在門外尖著嗓子喊了一聲,“陛下,一八大人求見陛下。”
“一八?”提起來一八,葉似錦就想起來瑤妃,上次見過一次之后就念念不忘的。
“嗯?你找他有事兒?”凌初問道。
葉似錦搖了搖頭,“我能找他有什么事兒,我要不要回避一下。”
“不必。”凌初道,“李海,讓他進來。”
一八前來匯報事情,大約說了半個時辰都不帶停歇的。
葉似錦聽著都困了,平常看一八不像是多言的人,現在看來,可以去說相聲了。
“陛下,這上面是您要的消息。”一八從懷里掏出信封,將信封捧在手上。
“呈上來。”凌初道。
一八低著頭將信封放在桌子上,“陛下,蔡安的事情...”
“此事無需你再插手。”凌初將信封打開,“下去吧。”
“是。”一八行了個大禮后,這才退下。
葉似錦挺起來腰板,剛才練了半個多時辰的字,手臂都酸疼了。
“葉葉,有袁安陽的消息了。”凌初將信舉在手上,“你可想知道。”
“當然想了。”葉似錦丟下筆,就沖了過去,“還活著吧。”
“活著。”
“活著就行。”葉似錦拿到信,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看著頭皮都發麻。“這都要帶個老花鏡才能看。”
袁安陽隱姓埋名,改為安子龍,現下在邊關烈焰軍第七麾下,憑著自己的實力做了千夫長,現下統領數千人。
葉似錦算是聽明白了,點點頭,“合著寫了這么多,你就說了這么點。”
“大致上就是這些。”凌初道,“想不到袁安陽還有這般韌性,在烈焰軍中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的。”
“那他還能不能回來?”葉似錦就想著能讓薛琪韻見一面,這樣她的心結也能放下來了。
“烈焰軍輕易不得回京,除非有人造反。”
“....造反這事兒風險太大了,還是不要發生的好。”葉似錦搖搖頭,“還有呢?”
“立軍功,打贏勝仗。”
“打仗啊?”葉似錦道,“上次說邊關加急,是不是...”
“額那國,邊界一個小國,無糧無水,便行擄掠燒殺之事,截了大淵朝的一支商隊,搶奪了周邊的村子的物資。”凌初上次也是因為這事兒無法來葉國公府。
“那要怎么應對?”古代戰爭跟現代不同,現在武器那殺傷力可是無法匹敵的。
“區區一個小地方而已,派兵收服,不出半月,烈焰軍便能將額那國收之麾下。”凌初隱瞞了些許,額那國雖小,可是兩國相戰總是避免不了一些殘酷。
額那國將商隊和村子里面的人作為人質,想要索取大淵朝的物資,上次大臣還商議許久,是給額那國物資,交換人質,還是出兵收服,只是還顧忌著大淵朝的子民,若是直接派兵,商隊和村子里面的人難逃一死,這消息要是傳回大淵朝,只會引起民眾憤懣,說朝廷不顧民眾生死,可是與額那國區區小國談和,又有損大淵朝的顏面。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