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飛快的跑到院子門口,然后才放慢腳步,好像閑逛一樣到了水榭旁邊,眼睛卻在快速的四下搜尋。
糟糕,好像跑了。
有點著急,至少在她昨天放下去的地方,已經看不到東西了。
看了一下四周,
幾個房間里都有動靜,但是人還沒出來,估計也都是剛醒。
小米連忙來到昨天的地方,手指伸進水里,一股靈泉飛快的涌出。
昨晚聽到爹娘說,不知道給劉爺爺送什么禮物,她當時就想到空間里的鱉了。
因為在空間里好吃好喝還有靈泉泡著,
還沒有冬眠,又長了這么多年,早已經成年,長得很大了。
最大的一只母鱉,已經有六七斤重,并且產卵兩次了。
所以她就想到,拿一只鱉出來放在院子里的水池里,然后假裝自己發現的,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送給劉爺爺了。
當然,她沒有笨到殺鱉取卵,所以昨晚放出來的,是另一只稍微小一點,大概五六斤重的公鱉。
五六斤也不小了,送禮妥妥兒的有面子!
但是她也想過,放一晚上,可能鱉就跑不見了,還不如直接今天過來偷偷放的同時,再說自己發現了。
可是這樣的話,
又怕自己睡過頭,找不到機會。
再說了,
就算它晚上跑了,她也有辦法把它吸引出來嗎。
這不,靈泉水剛一放進去,旁邊一塊石頭模樣的東西,就動了動。
小米頓時眼睛一亮。
“爹!娘!你們快來看啊!這里好像有東西!”
小米扯著喉嚨大喊,第一個跑出來的,是魏子昂。
“小米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緊跟著姜裕和劉澤,然后是衣服都沒穿好的姜威。
兄弟幾個一路小跑過來,就看到小米蹲在水池旁邊,指著水里某個地方。
“大哥小哥,你們快看,那里好像有東西。”
小米也不管來的是誰了,反正把鱉撈起來就行,這玩意兒拿去送禮,保證夠格!
“什么東西?”魏子昂已經到了小米跟前,瞇著眼,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
這會兒天還沒大亮,好在水也不深,稍微仔細點,
就看到了小米指的那個東西。
“好像是一只鱉。”
這幾年在福安村,也不是沒有見過鱉,大家都認得。
姜裕也來了,正好聽到這句話:“真的啊?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小米假裝激動:“對啊,我剛才從這里經過,正好看到它動了一下,本來還以為我看錯了呢,沒想到是真的啊。”
姜裕轉頭就往后去:“我去找東西撈起來。”
片刻之后,姜虎就拿著一個網兜,跟姜裕一起過來了,隨后是二娘和小雪。
水并不深,姜虎蹲在階梯上,輕松就把那鱉給撈起來了,老大個兒了,還在網兜里不停地掙扎。
“這么大一只鱉啊。”二娘驚訝。
姜虎也是高興的點頭:“是不錯,二娘你快拿個桶過來。”
“哦哦,好的。”二娘急忙轉身,去廚房拿了一個水桶過來。
這鱉不是他們抓的最大的,但比它更大的,也就只有幾年前那一只了。
“昨晚不是還說,去劉伯家沒有趁手的東西嗎,二娘你看這個怎么樣,正好給劉伯補補。”
旁邊劉澤聽到了,道:“叔叔嬸嬸,其實不用那么客氣,你們能來成縣,爺爺就已經很高興了。”
姜虎擺擺手:“那也不能真的空手啊,正好這鱉出現的是時候。”
“對了,你們怎么發現這個的。”
“是小米,小米發現的。”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小米摸著后腦勺咧嘴一笑:“我也是運氣好,從旁邊過的時候,正好看到它在水底動了一下。”
倒是沒人多懷疑什么,畢竟誰也沒有那么大想象力,聯想到空間什么的,只是覺得小米運氣是真好,連這都能發現。
只有魏子昂,在聽到小米的解釋后,看了她一眼,卻并沒有多說什么。
吃了早飯,二娘讓大家洗漱一番,就準備出發了。
今天天氣是真好,陽光早早的灑在地上,二娘和姜虎把昨天收拾的東西拿上。
家里只有劉澤來時的那輛馬車,不大,全部上去有點擠。
好在距離也不遠,只是讓幾個小的上去了,然后把東西放進去,劉澤姜裕還有姜虎二娘都步行進城。
本來姜虎讓劉澤也上馬車去,但是劉澤自己不同意。
他們出發的時間也比較早,到城門口的時候,還沒多少人。
進出城門的時候,也是需要檢查的,守門的衛兵,要看一眼戶籍,或是路引。
好在因為現在是和平時期,檢查得倒也不嚴格。
一家人順利進城,劉澤一邊給大家帶路,一邊給大家介紹城里的情況。
成縣其實并不大,也不算繁榮,只屬于偏遠小城。
但是這幾年,成縣發展卻非常不錯,尤其是百姓莊稼年年豐收,農作物產量年年大漲。
尤其是幾年前干旱,司農不顧眾人嘲諷,非要在城外種植了一大片高粱,拯救了大半個城縣百姓。
此事在成縣周圍流傳甚廣,大家紛紛傳言,成縣有一個很好的父母官,庇佑成縣百姓。
現在還比較早,街上并沒有太多人,反倒是很多早餐攤子,餛飩,面條,包子饅頭稀飯等,各種的。
有些他們見過,有些沒見過,劉澤便一一給他們介紹。
街道兩旁,還有很多店鋪,吃的喝的用的,衣食住行全都有。
他們進城這邊,是成縣的鬧市區,道路兩旁幾乎都是各種商鋪,幾乎什么都能買得到。
而劉家在另一個方向,用劉澤的話來說,他們家條件還不錯,住的地方還算可以。
但是比他家有錢的富商多得是,那些人大都聚集在一塊兒,另外還有一些普通老百姓,又單獨在一片區域。
小米趴在馬車小窗戶上,一邊好奇的打量,也沒錯過劉澤的介紹。
劉澤說了不少,說得也很委婉和詳細,但是簡單解釋一下,就是城內分四個區域。
一個是商業街,誰都能來。
一個是富豪區,超有錢的那一撥人。
一個是普通區,住的是條件不算拔尖,但是也不差的人。
一個是平民區,住的就是普通小老百姓了。
這倒不意外,人多了嘛,貧富差距也大,自然就分出區別來了。
不過整個成縣風氣還是不錯的,大概就像劉澤說的那樣,縣令很好,帶領著下面的風氣也就清風明朗了。
至少他們進城這么久,一路走來,地上干凈,攤位整齊,路上百姓也都是笑臉相迎,氣氛很是和諧。
從進城后,走了大概兩刻鐘時間,這才出了商業街,然后一個拐彎,又走了片刻,這才在一戶院門口停下來。
家丁上前叫門,房東聽到小少爺回來了,忙不迭地的開門。
“小少爺您可回來了,老爺昨晚還在念叨您什么時候回來呢。”
房門殷勤的迎著劉澤進來,看到姜虎他們,也只是好奇的偷偷打量,沒有多問。
“爺爺現在在哪兒?”
“老爺剛起沒多久,在后面曬太陽呢,前幾天一直下雨,老爺說身上潮得慌。”
“行,你先去跟爺爺說一聲,就說姜叔叔他們來了。”
“好嘞。”
那門房哈了一下腰,就小跑著回去通知老爺了。
隨后劉澤才笑著請大家進屋:“叔叔嬸嬸,我們也先進去吧,爺爺好久沒見到你們了,肯定也會很高興的。”
原本還沒覺得有什么,等進了屋,看到這布置精美的花園,姜虎才感覺有點的拘謹。
尤其是剛才劉澤跟那門房說話,那氣度和模樣,才終于讓他明白什么叫富家公子。
跟平時在他們面前完全不一樣,更多了幾分矜貴高冷。
然而劉澤在轉頭看向他們的時候,好像一瞬間,就重新恢復到了平時鄰家哥哥的模樣。
到底是在一起生活過幾年,姜虎二娘雖然一開始有些許拘謹,但是很快就恢復自然,跟著劉澤往里走。
至于幾個孩子,更加不會緊張拘謹什么的了,除了姜裕,都是好奇的東張西望,打量著陌生的地方。
“哈哈,我就知道,天晴了,你們今天肯定會過來。”劉伯爽朗的笑聲從里面傳來,話音落下的時候,劉伯也出來了。
“劉伯,好久不見,您可是越來越精神了。”
劉伯還是以前那個劉伯,說話聲音洪亮爽快,一下子就讓大家找回了之前相處的狀態。
一年不見,其實并不算久。
只是之前貿然進入這個大宅子,周圍來往好些個比普通百姓過得還好的下人,一時間讓他們感覺有些陌生。
不過現在嘛,劉伯成功讓大家從那些許的陌生中,抽離了出來。
也對,從他們兩家人認識的時候,就知道劉家很有錢,也不是現在才知道的。
以前怎么相處,現在還怎么相處就好。
“還好還好,就是天天在這屁大的院子里,無聊得緊,對了小姜,你們吃了早飯沒有?沒吃我讓人去準備。”
“吃過了吃過了,我們吃了飯才來的。”姜虎連忙道。
“老爺,這是小米姑娘早上發現的鱉,還有姜哥準備的臘肉臘腸等,我拿廚房去了?”
七喜提著水桶上前了兩步,給劉伯看了看,另一個車夫手里拿著的,就是臘肉等東西。
“喲,這玩意兒不小啊。”劉伯探頭看清桶里的鱉后,又驚又喜:“拿去讓廚房處理了,中午澤兒爹娘都要過來,正好大家認識認識。”
說起來,劉澤在姜家住了好幾年,這次姜虎他們一到縣城,劉澤就去了他們家。
然而到現在,劉澤爹娘跟姜虎二娘他們,還從來沒見過呢。
至于假意推辭什么的,對劉伯和姜家來說,就實屬沒必要了。
“爺爺,我們先進去吧,來時馬車不夠坐,叔叔嬸嬸還有姜裕,都是走路過來的呢。”
“瞧我這只顧著高興了,先進屋先進屋,對了,你去準備些孩子喜歡的點心和甜湯,再來一壺茶。”
后面這句話,是跟身旁的下人說的。
劉伯領著大家進了茶室,讓大家先休息會兒,然后讓劉澤帶幾個孩子到處走走看看。
知道爺爺應該是有話要給叔叔嬸嬸說,便領著領著幾個小伙伴,說是帶他們去自己的院子里玩。
從大門外看,就一道大門,并不會以為這院里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但是這進來了,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巫見大巫。
在他們心里,香木村的那個院子,已經是非常非常大的了,但是跟劉家這個院子相比,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
而這,僅僅只是劉伯和劉澤住的地方。
按劉澤的話來說,劉伯不喜歡跟兒子兒媳住一起,兒子兒媳有些事講究得很。
比如每天起來要先問候長輩啊,衣食住行方面也對劉伯時常叮囑,出行恨不得找一大堆人跟上等等。
反正就是劉伯覺得,跟兒子兒媳住一起,不自由,偏要自己單獨出來住,劉澤不放心爺爺一個人,就一起過來了。
至于劉澤爹娘,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們,則是住在東邊另一處劉家宅院。
“澤哥哥,你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啊?”小雪驚訝問道。
幾人這會兒在后花園,剛剛初春,萬物剛剛發芽,花園還沒有展現自己最漂亮的景色。
但今天陽光甚好,臘梅還在散發著香味,竹林搖曳,海棠冒出嫩芽,入目皆是美景。
劉澤也是一愣:“你不知道嗎?”
小雪:“沒聽你說起過啊。”
本來正跟魏子昂竊竊私語,說著什么的小米也聽到了,跟著連連點頭:“確實沒聽說過。”
劉澤尷尬一笑:“可能我以前真的忘記說了,我在家排行第三,上面一個兄長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弟弟才三歲呢。”
“三歲?那么小啊?”比小米和鐵蛋還小呢,小雪心想。
劉澤點頭:“嗯,弟弟是爹娘的老來子,今天中午他們應該都會過來,到時候介紹你們認識。”
三歲的話,那差不多就是干旱那年懷上的。
難怪他們剛認識的時候,七喜一直稱呼小少爺,那會兒的劉澤,也確實是劉家的小少爺。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