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團寵小嬌娘第七百六十九章 書生起事十年不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團寵小嬌娘 >>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書生起事十年不成!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書生起事十年不成!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7日  作者:花期遲遲  分類: 言情 | 古代重生 | 花期遲遲 | 農門團寵小嬌娘 


花期遲遲:、、、、、、、、、、、、

“既然他們有閑心干涉朕的家事,想必也沒什么功夫讀書。

索性今年秋日的大考取消了吧,明年再考。

這一年時間,也讓他們多學學什么《禮記》。”

夜天逸擺擺手,幾句話處理了這點兒小事,轉而又說起方圓兒提起的安置傷兵老兵政策。

方玉也是聽得眼睛發亮,應道。

“這些法子雖小,卻很實用,百姓必然受惠。”

“是啊,主要是安頓傷兵,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至于統管此事的人選,你可有推薦?”

“夏侯大人是個勤勉的,京兆尹交到他手里之后,一直很順利。

這些事情,想必能處置的更好。”

方玉開口就把夏侯敬元推了出來,夏侯敬元識時務,無論是在東洲,還是到了京都之后,對方家都是親近敬重。

這樣注定會青史留名的好事,秉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方玉當然第一個想到他。

夜天逸笑了,“這倒是同朕一個想法,去忙吧,順道把夏侯敬元找來。”

“是,皇上。”

方玉出了宮,眼見宮門口的讀書人們,高聲說道。

“皇上口諭!”

一眾年輕學子們,被曬得有些發蔫,幾乎昏倒時候,突然聽到這話,都是直起了脊背。

“皇上有口諭了!”

“快聽聽,趕緊起來!”

待得他們拾掇整齊,跪的恭敬。

方玉才說道,“皇上口諭,既然爾等對朕的家事如此關心,執意干涉,想必是無心讀書了。

這般,又怎么會在秋日的大考里取的功名?

所以,大考延續到明年秋日。

這一年功夫,足夠你們多讀讀《禮記》,學學忠君愛國,謹言慎行!”

說罷,他就上了馬車,趕去了京兆尹。

留下學子們面面相覷,都是傻了眼。

有些住在京都,家里又是富貴之家的還好。

但家在外地,早早進京候考的,就欲哭無淚了。

特別是家境貧寒,平日還要賣個字畫,寫個書信補貼家用的,更是直接翻了白眼兒…

十年寒窗,就盼著秋日中舉,中進士,一朝聞名天下皆知呢。

結果,他們信心滿滿的趕來,自詡占盡公理正義,只等揚名整個京都,博個才名,為大考鋪路。

卻因為一句話,就斷送了一年的光陰!

第一次,他們真正明白,他們的脖子是掐在人家手里。

而他們還不知道死活的叫囂…

方玉到京兆尹的時候,受到了夏侯敬元的熱情歡迎。

“方大人,這是舊地重游?

快請屋里喝茶!”

方玉也是笑,閑話兒幾句就把正事說了。

夏侯敬元眼珠兒一轉,就明白方玉的好意了。

他直接起身,一揖到底。

“方大人真是下官的貴人!

去年東州府受災,得方大人和皇后娘娘援手,一人都不曾送命。

下官也得了政績,不想如今到了京都,接了京兆尹,居然又得了方大人如此提攜!

下官真是不知道如何感激才好!”

方玉扶了他一把,倒也沒客氣。

“大人不必如此,皇后娘娘常說大人是個能吏,若是大魏多幾個大人這般的官員,是百姓的福氣。

這次的安置傷兵策,也是皇后娘娘提出的。

若是安排好了,傷兵和百姓都受益,對娘娘的聲望也是極好。

交給旁人,我也不放心,只能辛苦大人了。”

“不,不,方大人,以后這樣的事,一定多想著下官。

下官不嫌辛苦,別人想苦還沒機會呢。”

兩人說得笑了起來,都是心照不宣的滿意。

正這個時候,夏侯敬元的幕僚匆忙闖進來,眼見方玉在場驚了一跳。

夏侯敬元就責怪了一句,方玉就道,“想必是大考延遲一年之事吧。”

那幕僚干笑,“正是,學子們在街上聚集,恐怕要鬧事兒。”

夏侯敬元瞪了眼睛,惱道。

“這些滿腦子漿糊的東西,讀了一肚子書,半點兒人情世故都不通。

平日沾花惹草就算了,對什么都能指手畫腳說幾句。

給他們點兒教訓,讓他們醒醒腦子最好不過了!”

方玉起身,笑道。

“不耽擱大人處置公事了,我先回刑部那邊。

大人別忘了進宮!”

“不會,不會,我這就去!”

夏侯敬元一直把方玉送到門外,待得回來就吩咐幕僚。

“我要進京,若是那些酸秀才到門前來鬧,就告訴他們報上名號,仔細記錄,到時候呈給皇上。

殺雞駭猴,我看有幾個敢冒頭的!”

“是,大人放心!”

幕僚趕緊應了,夏侯敬元就匆匆剛進宮了。

本來還以為他接了京兆尹,很難再超越方玉在百姓中的口碑。

沒想到,天上突然就又掉下來這么大一個餡餅。

只要他辦好這個差事,他這個京兆尹坐穩了。

果然,他沒走多久,就有學子找到京兆尹,借口家貧難過活,等不到明年開考。

而京兆尹作為京都一地的父母衙門,無論如何要為他們做主,上達天聽。

幕僚直接擺了桌椅在門口,隨便嚇唬幾句,不等鋪紙提筆,酸秀才們就跑個精光了。

不必說,這場熱鬧又為京都眾人的茶余飯后添了一些談資。

這一日,是楚夫人的生辰,原本想自家吃頓飯,說說話兒就好。

結果,幾個交好的婦人都是自小長大的,記得她的生辰,提前派了婆子來問。

楚夫人想著她們先前幫忙送嫁,就改了主意,要開個小小的宴席。

沒想到,當日,居然一口氣來了三四十人。

有的是聽了消息,沒有請柬的。

有的是跟著受邀請的夫人來的,都是家里的嫂子弟妹之類。

甚至很多人還帶了家里待嫁的閨女,不知道是瞄準了長風,還是有別的打算。

上門都是客,楚夫人不好攆人,就只能多開了幾桌兒酒席。

幸好,方圓兒進宮,也沒把人手都撤走。

留下了四五個能干的姑娘,幫著楚家教導新買來的小丫頭。

她們的手藝雖然比不得夏雨和晴紅幾個,但都是空間里學了幾年的,味道一般,菜式上也能占新奇二字。

加者,方家人也都過來祝壽,帶了不少蝦蟹,這可是極容易出彩的食材。

于是,酒席上,九菜一湯讓客人們很是滿意,紛紛夸贊。

吃過飯,眾人換到后邊桃花林下,喝茶閑話兒。

趙金蓮聽說菜地是閨女親手開墾的,帶了兒媳溜達過去,眼見菜苗蔫了,又讓人提水,親自澆了一遍。

有人就同楚夫人笑道,“國公夫人真是和氣,今日有幸見一面,可是我們的福氣。”


上一章  |  農門團寵小嬌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