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團寵小嬌娘第四百八十章 兩個住宿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團寵小嬌娘 >>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章 兩個住宿生

第四百八十章 兩個住宿生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7日  作者:花期遲遲  分類: 言情 | 古代重生 | 花期遲遲 | 農門團寵小嬌娘 


花期遲遲:、、、、、、、、、、、、

辛先生點頭,轉而望向含笑安靜的方圓兒。

“這位就是你常提起的妹妹?”

方圓兒起身再次行禮,“先生安好,之前我三哥在您這里讀書,勞煩您費心了。”

辛先生聽得忍不住笑了起來,“方姑娘客氣了,請坐。

說起之前,仲良每次從家里得了好東西,都忘不了我這份兒。

其中很多都是姑娘精心準備的,倒是我該謝謝姑娘才是。”

客套寒暄幾句,眾人落座喝茶,才說起正事兒。

“先生,學生當年跟隨先生讀書,得先生教導,受益匪淺。

如今家中有兩個小侄兒,性情純厚,也開蒙有幾年了。

我想送來住一段時日,請先生幫忙教導一下。

當然,若是先生喜愛他們的品行,收為弟子,學生感激不盡。

若是他們愚魯,不得先生喜愛。

先生放在身邊做幾年書童,也是他們的福氣。”

辛先生點頭,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這事兒,方玉已經在先前的書信里說過了,他倒也不為難。

原本辛家行事低調穩妥,族里之人雖然多半做官,但都是副職。

三品極少,四品五品居多。

整個辛家,沒人敢小看,但也不算什么豪門。

他這支更是因為他沒有家小,沒出仕,只有一些才名,被人遺忘個徹底。

沒想到,方玉這個當初求到門前的弟子,卻出乎意料的出息了。

人品被整個京都盛贊,在吏部衙門當差時候,才學和能力也極不錯。

所以,這兩年陸續有不少人家送了家中子侄過來。

不求科考出仕,只求他帶在身邊教導幾年。

如今再多兩個,無非是學堂里多添兩張桌子而已。

但兩個孩子的身份,當真是方家的子侄,居然讓方玉特意瞞著眾人從橋安縣趕回一趟…

“好,家中有個小學堂,倒是不怕添兩張桌子。”

“多謝先生。”

方玉同方圓兒起身行禮道謝。

“京都風物,與南邊多有不同,盼著先生帶兩個孩子多看看。

兩個孩子先前常伴一位久病初愈的叔叔身邊,很少在外走動。

很快,怕是就要到處動亂了。

但想必也亂不了多久,終究會迎來安寧太平。

到時候,兩個孩子總會入仕。

方家從不想欺人,但也不想因為孩子純良,被旁人欺負。

所以,以后要勞煩先生多費心了。”

辛先生淡淡笑著,看不出神色如何變化,但握著茶杯的手卻在微微顫抖。

當初方玉到他這里來,就有一分隱情。

這幾年風平浪靜,他偶爾會懷疑真假。

但前一段風聲已經傳了出來,攪和的京都人人都是蠢蠢欲動。

今日方玉特意提起,怕是這兩個孩子同那位有些干系!

若是當真如此,這兩個孩子就不只是他的弟子了。

是方玉送給他的豐厚回報!

一旦那人當真重歸,登上那個位置。

辛家因為教導這兩個孩子的情分,即便分不到什么好處,起碼以后有事求到那位跟前,也不會不應!

“好,尋個日子把孩子送來吧。

最近時常感到孤寂,起意出去走走。

有兩個小弟子在身邊,日子也會熱鬧許多。”

如此,入學之事算是談妥了。

又坐了一會兒,方玉和方圓兒就告辭了。

聰明人,不必多說,點到為止就好…

空間里,福伯一家已經進來好幾日了。

福伯福嬸子整日笑的合不攏嘴,福伯身體一般,旁的活計做不了,同方老漢討了個馬夫的差事。

每日從小官場這里趕馬車,拉著大伙兒往花籃山和楠木山那邊去。

這一年那邊種了藥材,需要人手更多,來往也就多了。

福伯每日照料馬群,擦洗馬車,慢悠悠趕車來往幾趟,不那么累,也有事做,有人一起說笑,別提多高興了。

福嬸子也是閑不住,去灶間幫了忙。

摘菜,舂米,偶爾陪著趙金蓮做個針線,也是清閑又舒坦。

根生跟著金子瘋跑兩日,習慣下來,兩人又開始對坐復習功課,讓大伙兒看了很是欣慰。

突然聽說,倆孩子要去京都讀書了。

旁人還罷了,方老漢和趙金蓮,福伯福嬸子可是忙起來了。

衣衫鞋襪,筆墨紙硯,用慣的茶壺茶碗,常吃的果子、點心…

四個老人恨不得連孫兒用習慣的桌椅,都想給帶走。

方圓兒無奈,勸了一句。

“兩個小子,也不是出去就不回來了。

隔個七八日,他們就能回來一趟。

缺少什么,到時候再拿也方便。”

“不成,不成,外邊可不比家里。

那可是京都,跟咱們這邊吃的用的,都不一樣。

兩個孩子都沒離開過家里,萬一受了委屈呢。”

趙金蓮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就是方老漢這一次也沒勸,反倒又填了一句。

“是不是給兩個孩子帶個跑腿兒的幫手啊?

人家大戶人家的孩子都有書童,咱們家里也給添兩個

福伯福嬸子雖然沒說話,但也眼巴巴望過來。

方圓兒徹底沒了脾氣,原本他還想讓兩個孩子完全不依靠家里,好好體驗一下人情冷暖呢。

如今看來,是絕對不成了。

“行,帶就帶吧。

讓金子帶根生去挑人,一人挑個書童也好。”

四個老人這才放了心,金子和根生也是上前道謝。

第二日,尋個機會,方圓兒連人帶馬車挪到京都面館后的小巷。

金子和根生就去了辛家,敲門之后,辛家老仆接出來,帶了兩個孩子去書房見了辛先生。

金子和根生都是十二三歲的年紀,剛抽條兒的小樹一般挺拔。

兩人都是自小讀書,看著也沉穩很多。

金子受家里影響,臉上常帶著笑,一看就是和氣的孩子。

而水生相對沉靜一些,卻也不招人討厭。

辛先生一見,對兩個孩子就很滿意,又考問幾句功課,閑話兒幾句家常,就跟更喜歡了。

這明顯不是飛揚跋扈的孩子,沒有那些目空一切的驕傲。

反倒謙虛有禮,和氣懂事。

只要真心教導,想必以后也不是會玩恩負義的。

于是,他親自帶兩個小子去了后邊的一個跨院兒。

這跨院,說起來當初方玉也是住過的。

只不過,他當初是個小院子,有角門方便走動。

如今,小院子和旁邊的院子打通,寬敞很多。

但同樣,還是能出入,就做了辛家的學堂。

其余學生都是每日早來晚歸,只有金子和根生要住在這里,倒也很容易安頓。

方家帶來的東西,飛快被搬過來。

九兒和翠萍手腳麻利,片刻就把辛先生指定的半棟西廂房拾掇好了。


上一章  |  農門團寵小嬌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