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團寵小嬌娘第四百零三章 一根新筆改文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團寵小嬌娘 >>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一根新筆改文運

第四百零三章 一根新筆改文運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7日  作者:花期遲遲  分類: 言情 | 古代重生 | 花期遲遲 | 農門團寵小嬌娘 


花期遲遲:、、、、、、、、、、、、

當晚,方圓兒終于忙完,逮到機會進空間的時候,方玉已經拿了幾塊礦石在擺弄了。

如今在橋安縣,說句大不敬的,方玉這個縣令的話,比皇帝還好用。

中午時候,方玉得了消息,聽說妹妹犯愁找不到的石磨礦就在橋安縣。

他也大吃一驚,轉而又歡喜起來。

這簡直是上天賜給橋安縣的另一條財路。

他仔細聽過妹妹說起鉛筆的方便用途,若是當真成了,簡直會直接改變大魏的文運。

利國利民的好事,更是橋安縣揚名得利的大喜事。

當即,他就派人出去打探。

果然在橋安縣的一個村子問了出來,附近有個黑石山。

碰巧是楊光帶人過去的,直接在馬背上掛了兩筐礦石回來。

方圓兒顧不得跟哥哥多說,上前拿了礦石檢查。

她前世也沒接觸過石墨礦,鉛筆倒是用得不少。

但這會兒有個最簡單的法子,把礦石搗碎成粉末,捏一捏,確實滑膩黝黑,基本就八九不離十了。

當即,兩個半神族的漢子被喊了過來,幫忙搗碎礦石,尋找黏土,烘干,同樣碾成粉末。

方圓兒翻遍了整個空間,最后在孫老大夫哪里打劫了一根細細的銅管。

其實說是細,也有筷子那么粗了。

這個時代的工藝,還是做不到太過精細。

石墨粉末,黏土粉末,按照幾個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摻和少量的水,充分攪拌。

最后塞到銅管里,擠壓緊實之后,放到火上輕輕烤。

這些工序說起來簡單,其實很是耗費功夫,而且不同的配料比例,不同的煅燒時間,都要區分開,做好記錄。

最后筆芯成型,還要放進油脂里浸泡,以免筆芯太硬,容易折斷,劃破紙張。

這么一忙,就是兩天,待得第一根成型的鉛筆拿在手上,方圓兒實在有些嫌棄。

這鉛筆足有食指那么粗,也沒比毛筆輕巧到哪里去。

幸好,筆芯還算成功,寫出來,筆跡均勻,不軟不硬。

方玉等人沒見過鉛筆,沒有對比,就對這新筆喜愛的不成。

方玉試著在紙上寫字,巴掌大一塊紙居然寫了二百多字,若是毛筆蘸墨,只能寫三十左右。

這么說,相當于剩下了六張紙。

而且鉛筆寫字不會暈染,不用研磨,隨寫隨用。

頂多需要削一下木頭皮,但那也是在寫了幾千個字之后。

方老二喜歡的愛不釋手,一個勁兒的說。

“這可太好了,以后在外邊記賬,不用犯愁了。”

方圓兒隨手試了試,應道。

“還算勉強,可以再改進一下。

另外,這幾日有功夫,還要琢磨一下橡皮。

若是寫錯,還可以擦掉修改。”

“什么,字跡還可以擦掉?”

眾人驚訝的齊齊問出口,惹得方圓兒驚了一跳,應道。

“當然可以擦了,不過紙張要硬一些才行。

若是宣紙,怕是會擦破。”

“不用宣紙,宣紙是畫畫用的。

記賬的本子,本來就是硬的。”

方老二興奮的搓手,催促道。

“趕緊做一些出來,給我來兩套,馬上過年了,家里流水賬太多了。

我隨時都要記兩筆!”

方玉也是說道,“若是做得多,給我也備一些,加到年禮里面。”

金子和七斤八斤幾個在旁邊,也是毫不示弱。

“還有我們,姑姑,我們也要!”

“好,好,都有!”

方圓兒趕緊笑著應聲,嗔怪道。

“原本是給初學寫算的學童們準備的,你們倒是先瓜分了。

不著急,慢慢改進一下工序,一日做個百十根兒應該不成問題。”

兩個半神族人一直咧嘴笑的驕傲,聽得這話就道。

“神主放心,我們一定不偷懶。”

方圓兒點頭,仔細把工序分解一下。

粉碎礦石和黏土,鉛筆木殼,這些都可以分下去,讓更多人幫忙一起做。

唯一有些技術含量的,就是煅燒筆芯了。

這個學一學,也不算難。

而且相對來說,學校里的孩子們學起來會更容易領會。

于是,勤工儉學里,除了摘花和秋收,又添了一項制作鉛筆的活計。

方圓兒在空間逗留了兩日,趕著出去做早飯,就徹底放手了。

待得忙了一日,再進空間的時候,裝鉛筆的箱子,已經有二百多根兒了。

相比先前,工藝可是好太多了。

而且,一些挑揀出來要放進禮單里的,也開始在筆身上雕花了。

總之,怎么雅致,怎么折騰。

葉天逸陪著師傅師兄們,吃喝說笑,放松了兩日。

他冷眼瞧著方圓兒總是笑得合不攏嘴,心里有幾分猜測,卻沒有露出半分。

這一日,橋安縣各村的學堂里,有一個算一個,都領到一只光桿鉛筆。

眾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時候,小先生們就拿了一摞子硬紙釘成的小冊子,發了下去。

這段時日,村里人每晚都跑來聽故事,多多少少也學了不少字,當然學的最好的還是算數。

因為小先生們故事講得好,辦法也是最多。

算術課,用的道具是銅錢啊。

一堆一堆的銅錢,分下去,大伙兒一起數,數完加一起。

誰加的對,獎勵一文,誰錯了,扣一文。

其實一個時辰的課下來,得失總共不過十幾文。

但卻極大的調動了所有人的積極性,畢竟冬閑時候,吃過飯,沒有一點兒活計。

跑來坐著熱炕,聽聽故事,學學寫字,走動時候再揣上兩文銅錢,簡直幸福的冒鼻涕泡兒啊。

平日做工,一日也有十幾二十文,但加一起也不如課堂上得的一枚銅錢,讓人得意啊。

當然,收獲最大的還是孩子們。

他們本就年紀小,腦子活絡,寫字算數接受的很快。

在他們的爹娘剛學會寫名字的時候,他們已經能背誦默寫幾句三字經了。

他們爹娘學會“人之初,性本善”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在小先生指導,開始學寫信了。

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也各個算的靈透。

而針對他們的獎勵,不是銅錢,是點心和芝麻糖一類。

隔個五六日,會有一次小考。

考的最好的孩子,還會有一包糖炒栗子,或者一個新荷包帕子之類。

總之,小先生放在手邊的箱子就像百寶箱,隨時能變出適合大伙兒的獎勵。

這個冬日,也就變成了所有人最歡喜最熱鬧的一個。

村里老人家們,腦子實在遲鈍了,學不會什么,但也喜歡跑來跟著聽聽。


上一章  |  農門團寵小嬌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