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遲遲:、、、、、、、、、、、、
方玉今日換了一身寶藍色的錦緞長袍,依舊披了青色的大氅,邁步走進衙門的時候,立刻有同僚拉了他到一邊。
“仲良,你可聽說了?
那些孩子出事了?”
方玉驚得睜大了眼睛,問道。
“出什么事了?”
“我也是聽大理寺的人說的,好像是昨晚投宿驛站的時候,有賊人燒了驛站。
負責護送的兵卒們慌忙逃命,倒也沒有被燒死的。
但所有孩子和馬車都沒了!
大伙兒都猜測是不是被什么賊人劫走了!”
這同僚為人不錯,生怕方玉著急,安慰道。
“你也不要著急,孩子們估計都沒事兒。
大理寺那邊肯定要過問,下午時候就有確切消息了。”
方玉趕緊道謝,但還是想去大理寺問問。
結果,賈郎中從外邊進來,一把拉了方玉。
“走,到我屋里,你昨日的文檔,有一處不對。”
這明顯是借口啊,那同僚卻幫忙推了方玉,勸道。
“仲良,快去忙,差事要緊,其余等下差再說。”
方玉被賈郎中半拉著進了門,賈郎中立刻說道。
“仲良,咱們也共事這么久了。
我沒少吃你家的果子和點心,還有午飯。
所以,我今日就是多嘴,也要勸你幾句。
那些孩子的事,你已經盡力了,千萬不要再節外生枝。
我方才尋了理由去大理寺問過了,那些孩子確實沒有性命之憂。
比起送去行宮受苦,興許這些孩子有了更好的生路。
這是好事兒,你萬不可跑去鬧事,對你前程無益!”
方玉沉默,就在賈郎中,還想勸幾句的時候,他才嘆了氣,深深行了一禮。
“多謝大人提點,我不會去大理寺了。
對于那些孩子,我已經盡到所有心力了,問心無愧就好。”
賈郎中大喜,“對,對,這么想就對了。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若是有緣,以后總有相逢的一日。”
說罷,他就趕緊交代了一堆差事給方玉。
這一日把方玉忙的團團轉,也當真沒有心思再想別的。
整個院子里,所有人見此,也都是安心了。
這般,幾日過后,漸漸有一些關于孩子別劫的細節傳了出來。
彼時,方玉為了感謝這些日子大伙兒的照顧,請吳嫂子做了一桌兒席面送來。
中午時候,七八個同僚坐在一起吃喝說笑,順口就提了起來。
“那些送孩子去行宮的兵卒們,別說傷了,就是當真被火燒死也不值得可憐。
聽說,他們當晚自己在房里睡覺,把孩子們都扔在外邊凍著呢。”
“是啊,我也聽說了。
真是太狠心!”
“大理寺提審了驛承,聽說他們父子是打算悄悄給孩子們送些熱粥暖暖身子。
結果被賊人聽到了,饒了他們一命。”
“對,還說賊人是個女子領頭兒呢。
這么看,仲良也不用擔心那些孩子了。
那女子顯見也是護著那些孩子,可憐那些孩子呢。”
“是啊,大理寺那邊查了幾日,一點兒蹤跡都沒查出來。”
“大理寺也是沒心思多追究,畢竟沒死人,那些孩子對他們來說,也是累贅。”
眾人嘆氣,轉而安慰方玉幾句,又把話題引向了選妃。
不知道閣老們怎么逼迫皇上就犯,居然沒有反對選妃。
禮部這些日子忙的厲害,自然也是攢油水的好時候。
聽說登錄在冊的備選閨秀,已經有一百多人了。
這還不算,各個州府送來的。
怕是最后,足有三百多人。
方玉聽得冷笑,三百多孩子生死不顧,換了三百多閨秀入宮博富貴。
大魏已經爛透了,也許真到了打破一切,重開天下的時候…
外邊一日,空間四日。
轉眼,空間里日升月落,已經小半月了。
三百多孩子,從開始的膽小怯弱,到如今的活潑好動,已經對新家熟悉很多了。
整個半神族全力趕制,三座木樓又立了起來。
半神族的風格一向粗狂,木樓談不上精致,卻大氣寬敞。
九座樓,門楣上都掛了牌子,分別以山河日月星春夏秋冬九字命名。
三百多孩子,能記得自己名字的實在不多,為了方便管理。
方玉又為他們以九字為姓氏,分了號碼,登記造冊。
以后讀書也好,辦差也罷,用以區分。
三百多孩子里,一百六十個小子,二百個丫頭。
小子們,每四十個一棟樓,占了山河日月四棟。
丫頭們,同樣是每棟樓四十個,占了星和春夏秋冬五棟樓。
對于丫頭比小子多,這件事,所有人都很高興。
畢竟方圓兒是女子,以后在外行走,跟隨伺候,甚至是家里的產業,都需要更多丫頭做幫手兒。
至于小子們,也足夠分給哪吒幾個了。
就是不夠,也沒什么,天地廣闊,他們足夠能耐,就出去闖蕩,招攬人手好了。
如今孩子們還小,雖然吃喝都有大灶兒,但日常洗漱等小事兒,還咬人照管和教導。
方圓兒同方玉商量了一下,打算模仿前世的寄宿學校模式,半軍事化管理。
固定的時間起床晨練,吃飯,文化課,午飯午休,下午男女分開專業課,晚上統一就寢。
每個房間就是寢室,有衛生評比,有輪流值勤。
提倡互相幫助,提倡鼓勵競賽,榮譽兌換制度…
總之,要把三百六十個孩子培養的有紀律,有文化,有品德,又身體康健的四有接班人…
方玉聽妹妹說的頭頭是道,很感興趣。
當然更高興的是,妹妹一反先前的游離,好似找到了目標一般,積極主動,精神奕奕。
對于他來說,無論什么,只要妹妹高興,就是把太陽揪下來當球踢也成啊。
方圓兒奮筆疾書,簡單的計劃書很快出爐了。
孩子們要定制統一的校服,還要繡上樓號名字,方便區分。
要選出寢室長,要分班級。
要定下武藝教頭,各學科的先生,還有每棟樓的管理員…
林林總總,真是不少瑣事。
方老二也被拎了過來,兄妹三個分工,倒是簡單很多。
方圓兒去尋了趙金蓮和方老漢,商量把九兒等幾個丫頭帶進來。
她們平日都是比較忠心本分的,主要是嘴巴比較嚴。
退一萬步說,若是她們生出什么異心,在這里也翻不出什么大浪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