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這個世界,有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她可以隨便撼動的。
不說這里,只說前世那樣高度文明的時代,很多地方依舊重男輕女,也沒有徹底改變。
她不覺得自己是什么圣人,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改變這樣的偏見。
但她還是打算試試,慢慢的,尋到一個契機,一點點改變,溫水煮青蛙。
因為她這樣的想法,哪怕只有一個女孩子受益,她也會歡喜…
方家的啟蒙學堂,就這般開課了,一晃兒就是一個月。
一枝春離得方家院子最近,每日都能聽到孩子們的讀書聲。
劉氏和王氏出了月子,偶爾抱著孩子在院里走動,隨口同婆婆小姑玩笑。
“娘,這兩個孩子長大一定是個讀書的料。
每次哭鬧,只要聽到隔壁的讀書聲就立刻安靜了。”
趙金蓮歡喜的眉開眼笑,“喜歡讀書最好了,等他們長大了,讓老三親自教導。
咱們家里如今日子好,也不差他們的盤纏,想考幾次就考幾次。”
正說這話兒,隔壁放學了。
金子背著小書包,顛顛跑回來,一把抱了劉氏的大腿。
“娘,我餓了!”
“這孩子,怎么每日都喊餓啊!
娘問你,今日先生教了什么?”
劉氏扯了兒子考教,可惜金子撓撓后腦勺,眨巴著眼睛,怎么也沒想起來。
許是被老娘越來越黑的臉色嚇到了,他終于憋出一句。
“中午吃了蛋羹,還有打鹵面!”
劉氏真是氣得七竅生煙,“你是去讀書,不是去吃飯!”
趙金蓮心疼孫子,趕緊把金子扯了過去,護在懷里。
“好了,好了,才五歲的孩子,他懂什么!以后慢慢就懂事了!”
方圓兒也是笑道,“是啊,大嫂,明日學堂就要考評了,我看啊,要被刷下去一半的孩子。
吳嫂子說這些孩子在家都不吃飯,都等著咱們學堂中午這頓呢。
讀書很多也是不上心,這是沒辦法的事。
等以后剩下的都是懂事,肯用心苦讀的,金子跟著受影響,自然也就好了。”
劉氏這才臉色好了很多,王氏聰明,笑著不說話,心里卻在盤算,以后懷里的兒子長大了,可要好挑一挑玩伴兒。
第二日,學堂里考評,除了學童,他們的爹娘也跟了來,甚至還有胡里正和幾個村老兒。
眾人也沒方家院子,只聚在一枝春院外的樹下,一邊說著閑話兒,一邊往院子里探頭張望。
魏先生也很是公正,他在院里擺了桌椅,挨個交了孩子們上前考教。
有的是背誦一段三字經,有的是寫自己名字,或者幾個簡單的字,山林水火之類。
考教完一個,他就在冊子上記下兩筆。
孩子們考完,有的得意,有的垂頭喪氣,惹得院外眾人都是跟著心急。
待得全部考完,魏先生把孩子們都領到院外兒,當真村人的面前,說道。
“這一個月,三字經教了五十句,每人都教過自己的名字,外加生字三十。
但考教之后,很多孩子不過關。”
說罷,他喚出一個胖嘟嘟抹鼻涕的黑小子,又道。
“周鐵蛋兒,三字經只會背第一句,名字也寫不全。
這孩子暫時看沒有讀書的天賦,用心不專。
先帶回去吧,過幾年心性定了再說。”
黑小子有些懵懂,磨磨蹭蹭走到爹娘身邊,直接被老娘就掐了耳朵。
“沒用的東西,一個月居然什么都不會,你每日都干甚了!
以后不用來讀書了,也沒有午飯吃了!”
黑小子疼得跳腳兒,終于明白他失去了什么,放聲大哭了起來。
魏先生平日和氣,這個時候可是鐵面無私,一連點了十五個小子的名字。
成功把學堂瘦身了一半,也讓院門外成了大型“施暴現場”。
雖然開始時候,村人們都是抱著孩子吃頓午飯的念頭。
但這會兒,眼見旁人家里的孩子能留下,自家孩子被攆回家。
無論是真為孩子前程著想,還是為了顏面,都有些招架住了。
胡里正送來兩個孫子,大兒子家的小子是個聰明的,不出所料留下了。
而狗子…也同樣不出所料被攆出來了。
胡里正不知道是高興好,還是生氣好。
不過,方家事先就說的明白,眾人只能怪孩子不爭氣了。
“好了,都別吵了。孩子還小,回去好好教導,在這里吵像什么樣子。
好賴不濟,這些小子還吃了一個月的好飯菜,各個胖了一圈兒。”
這話有道理,村人們即便心里有些不舒坦,看看兒子的胖臉蛋兒也說不出什么了。
眾人紛紛給先生和方家人行禮,就蔫巴巴帶了孩子回去了。
至于,孩子們到家是不是會再挨揍,就沒人管得了了。
方老漢陪著胡里正和村老兒們說了一會兒閑話兒,也就徹底散了。
不想第二日,胡里正居然帶了石場村的里正,還有四五個孩子,又找到了方家。
原來,方家免費供給孩子讀書,這事左右村屯都聽說了。
先前還是羨慕,昨日聽說很多孩子不懂珍惜機會,被攆了回去,空出一半名額。
石場村的里正是個心思活絡的,又仗著趙金蓮和劉氏的娘家都在本村,就厚著臉皮找了過來。
幾個孩子都是村里公認聰明又懂事的,但凡有一點兒不好,他也不能送來丟臉。
方家別說不差這么幾個孩子的伙食,就是差,也要顧及趙金蓮和劉氏的顏面。
于是,幾個孩子給方家和魏先生磕了頭,成了學堂的一員。
然后,第三日,又有北邊村子的里正帶了孩子找來…
很快,學堂里空出的桌椅又坐滿了孩子。
梨花坳的孩子再傻,也終于有了危機感。
他們若是不好好學習,就會被換掉。
不能再來讀書,再吃不到肉包子,油餅,饅頭…
不得不說,之后,學堂里的孩子們倒是努力很多,讀書聲也更響亮了。
轉眼又過了
方老大和方老漢整日撲子西瓜地里,眼見西瓜已經長到了小陶盆那么大,馬上就要開園了,他們真是恨不得吃飯睡覺都不離開。
方老二管著莊園的大事小情,方玉早就是一心讀書。
趙金蓮幫著兩個兒媳照顧三個孫兒,方圓兒也閑不著,一日三餐,調著花樣兒做飯。
兩個嫂子要吃的營養又健康,全家要吃的飽足,魏先生喜歡吃辣,孫老大夫祖孫吃的清淡,注重養生…
還有她自己這個大胃王,一日只饅頭就能吃兩籠屜…
偶爾有個空閑,方圓兒還要進城去探望陳老夫人祖孫。
一來增進一下感情,二來也是聽聽后衙的花草說說八卦,了解一下那位二夫人的動向。
方家不害人,但是也要防備別的起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