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上醫第四百八十一章 背馱式肝移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上醫 >>大國上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背馱式肝移植

第四百八十一章 背馱式肝移植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13日  作者:方千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方千金 | 大國上醫 


就在方樂這邊手術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后,肖聰隣那邊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相比起半離體肝切除手術,肝移植手術的話,手術臺邊上就沒有那么多的醫生,當時畢竟是一臺手術,八九位醫生都聚集在手術臺邊上進行操作,就顯得手術空間非常緊張。

而肝移植手術是兩臺手術,前期操作單臺手術所需的人手就不需要那么多了,等到后期才能顯得緊張一些。

“方醫生的手術方式好像有點不同。”

看了一會兒,隨著腹腔和胸腔打開,方樂開始切除肝臟,褚建林突然發現了異常。

“褚主任不說,我都沒太注意到,方醫生好像在避過下腔靜脈,這是不打算切除嗎?”

牛寶華也發現異常了。

活體肝移植手術截至目前,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世界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是88年的時候,不過術后12天患者就死于血液透析。

次年R國完成了他們國家的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患者術后過了二百多天,不到一年的時間。

又一年,也就是90年的時候,R國在完成了四例活體肝移植手術之后,總結了經驗,把顯微外科血管重建技術作為肝動脈重建的常規,這一創舉徹底改變了活體肝移植的預后。

之后香江、臺島、H國也都完成了自己區域內的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

截至目前為止,活體肝移植手術也才發展了六年的時間,而華夏周邊的幾個國家,R國,H國,西方的一些國家,不少國家都完成了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

也正是如此,國內對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的期待和渴望真的是相當執著的。

自古以來,華夏都是世界強國,雖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但是大部分的華夏人骨子里依舊是很驕傲的。

別的國家,邊上的邊陲小國都掌握的技術,自己卻沒能掌握,這真的是恥辱。

活體肝移植發展的時間不長,截至目前為止,發展的術式其實也不多。

就整體而言,肝移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原位肝移植,一種是輔助性肝移植。

原位肝移植是把病人的肝臟全部切掉,然后植入部分有活力的肝臟。

而輔助肝移植則是將病變的部位切除,保留患者一部分肝臟,將新的肝臟移植在患者脾窩部位。

兩種方式各有優勢。

就之前多例活體肝移植手術而言,大都是以原位肝移植為主,輔助性肝移植手術做的并不多。

六年的時間,肝移植手術發展的還不算太完善,死亡率依舊高,并發癥多,手術風險大,能做這類手術的醫生少,能做的起這種手術的患者也少。

六年來,世界累積的活體肝移植手術臺數都是有數的。

蕭皓平和肖聰隣之前并沒有接觸過肝臟移植手術,所以了解不多,可褚建林和牛寶華卻都見過肝移植手術。

雖然只是旁觀過一兩次,可基本操作他們還是知道的,而且也了解過。

之前很多國家做的活體肝移植手術都是把下腔靜脈直接切除,可方樂好像要保留下腔靜脈。

“難道方醫生還發明了新的術式?”

孟慶飛有點難以置信。

褚建林和牛寶華都沒吭聲。

這可不是小手術啊,而是肝外手術的天花板,堪稱肝外手術中最難的肝臟移植手術啊。

這種手術,哪怕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原本的操作去做,成功率都不好說,可方樂現在卻好像創了新的術式出來,和其他國家做的肝移植手術是有著區別的。

江州省人民醫院。

另一邊寬大的示教室內,關良山等人在等著手術錄像和手術消息,有了西京醫院的模式,這一次江州省人民醫院也是有樣學樣。

“準確的說,方樂這一次做的活體肝移植手術和傳統肝移植手術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趁著錄像還沒有送來,有人要求關教授講幾句,關良山也就講幾句。

“傳統肝移植?”

有人聽到關良山嘴里說出的這個詞都下意識的一愣。

什么樣的東西能被稱之為傳統,就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了創新,有了變化,之前的才能被稱之為傳統。

活體肝移植到現在也才六年時間,到了關良山口中就有了傳統這個說法了嗎?

哪怕是加上之前的實體肝移植,截至現在,肝移植手術中的變化也不算太大。

“之前無論是R國還是H國,亦或者香江那邊做的活體肝移植手術都是直接切除下腔動脈,而這一次方醫生則是要保留下腔靜脈。”

關良山繼續說道。

“不切除下腔靜脈?”

有人禁不住問:“關教授,不切除下腔靜脈,有什么好處,會有什么風險?”

“之前在術前討論的時候,方樂特意給我說過,這種不切除下腔靜脈的方式主要有預防肝移植后原發疾病復發的好處,比如患者有乙肝、肝癌等原發疾病,這種術式可以減少這種原發疾病復發的概率。”

關良山道:“當然,目前這種方式還沒有嘗試過,術后具體情況究竟如何還不好說,但是畢竟是首例手術,無論是之前的傳統移植方式還是這一次新的嘗試,都是首次,我們都是抱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進行的嘗試。”

示教室的很多醫生都知道,患者是肝癌,如果這種新的術式真的能減小這種原發疾病的復發概率的話,確實是值得進行嘗試的。

手術也只是治療手段的一種,目的還是治病救人,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長患者的生命,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手術而手術。

肝移植手術本就是風險相當大的手術,如果術后患者的肝癌再次復發,那手術的意義就顯得不大了。

雖然就目前而言,很多做這種手術的患者和患者家屬都是存著賭命的心思,不做是死,做了有可能活,大多數人只要有條件,都是愿意賭一把的。

但是作為醫生,考慮問題就要考慮的更多一些。

如果這一臺手術不是首例,方樂如此嘗試,其實是有點冒險的,可這一臺手術是首例手術,在其他人看來,方樂之所以能做這一臺手術是因為方樂有過半離體肝切除的經驗,而不是有過做肝移植手術的經驗。

就肝移植手術而言,無論是之前的術式還是方樂自己嘗試的新術式,都是第一次,都有著相同的風險,不同的是,只是前一種有著參考而已。

可這種參考在今天的手術上就不見得有太大意義了。

對于首次嘗試肝移植手術的醫生而言,在自己的理解和見識方面做一些改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做一些變動,這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讓眾人難以接受的是,這特么首例就能創新術式了嗎?

二十歲出頭的小年輕,之前創出了新的肌腱縫合法,然后又做了全國首例半離體肝切除,現在做首例肝臟移植,竟然還有突破。

就像是R國之后做的肝移植手術,把顯微外科血管重建技術作為肝動脈重建的常規,這個突破就相當了不起。

現在方樂在之前手術的基礎上又做了新的嘗試,如果手術成功,那這一臺首例活體肝移植的意義還不一樣。

“關教授,方醫生沒說這個是什么術式?”

有人問。

“方樂說不切除下腔動脈,就像是在腔靜脈上馱了一個肝臟,所以叫背馱式肝移植。”

關良山解釋道:“這種術式和之前肝移植手術的不同之處在于......”

術前,方樂是和關良山溝通過的,現在關良山也只是把方樂的分析說出來,趁著那邊錄像還沒來,眾人也聽的是津津有味,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點聽不懂,不明覺厲。


上一章  |  大國上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