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487.縣里要籌辦水產技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1982有個家 >>我在1982有個家最新章節列表 >> 487.縣里要籌辦水產技校

487.縣里要籌辦水產技校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1日  作者:全金屬彈殼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全金屬彈殼 | 我在1982有個家 


 好書、、、、、、、、、

給生產隊的家家戶戶建起一座二層小樓的消息讓社員們備受振奮。

王憶一句話就點燃了社員們的情緒。

王向紅一直挺抗拒這件事,他覺得建起二層小樓太費錢也費工,還是建起新房更靠譜。

但王憶還是堅持蓋二層小樓。

因為改革開放后漁民富裕的很快,22年的時候,各個居民島上都有許多八九十年代的二層小樓。

被荒廢的二層小樓。

社員們無法想象,未來各村莊缺的不是好房子而是住戶。

另一個王憶準備蓋的二層小樓是平頂樓,樓頂留給社員當曬場曬蝦米曬魚鲞各種曬。

他深信自己的規劃沒有問題,社員們信任他,見他把話說的篤定便只顧著高興。

王向紅現在也高興。

他本想提出異議,可看著社員們興高采烈的歡呼場面,他咬咬牙跺跺腳:

蓋!蓋樓!他媽的!島上就是要搞起大先進來!

后面幾天紅磚連續送到,天涯島上堆積起了越來越多的紅磚。

這些紅磚成了島上的一個盛景。

來島上看電視的外隊人都會過來圍著看一看,他們對著磚頭評頭論足,討論磚頭的質量、打探磚頭的價格。

就像王憶起初預料的那樣,改革開放了,民間蓋新房的市場出現了。

同時在這幾天里,來報名當磚窯廠工人的外隊人也越來越多。

不光是他們公社,其他公社也有人聞名而來進行報名。

磚窯廠用不了這么多人,王憶就安排王新國給他們做登記,說等著有人辭職再通知他們來當工人。

應征的漁民們聽到這話很失落:磚窯廠待遇那么好,誰會愿意辭職呢?這可是搶破頭的好工作呀!

6號開會。

會議是下午舉辦,所以王憶不急著出發,他等中午頭的一班客船即可。

等客船的時候,他在紅磚堆前曬太陽,不光他在這里曬太陽,壽星爺和老人們也來曬太陽了。

冬天,最讓人心情愉悅的就是午后的陽光,金燦燦、暖融融,還能曬蝦米曬魚鲞各種曬。

這兩天天挺好的,天涯島上開始曬紅薯餅。

是曬紅薯餅不是曬紅薯干。

紅薯干誰都知道怎么曬,煮熟了紅薯剝皮切片曬就是了,而紅薯餅要麻煩許多。

番薯洗凈、去皮,上鍋蒸好,這點跟曬紅薯干一樣。

不一樣的是曬紅薯餅得把煮好的紅薯給搗成泥,然后像攤煎餅一樣攤成一張張輕薄小餅,在上面撒上芝麻和砂糖曬干才成。

之前天涯島上分了蜜薯之后被一些人家給曬成了紅薯干,非常美味,成了天涯島的名片,現在社員們走親訪友都會帶上點蜜薯干。

蜜薯因為甜和珍貴不能用來做紅薯餅,是生產隊買了普通紅薯分下去,這幾天社員們分到手才決定做紅薯餅。

吃慣了蜜薯,普通紅薯不好吃……

天氣晴朗,生產隊給婦女們歇工,然后她們就領著小孩開始做起了紅薯餅。

這種事都是全隊上下一起做才有意思,幾個婦女圍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給紅薯剝皮、搗碎成泥,輕輕松松就完成了工作。

如果自己干的話得悶頭給紅薯剝皮、悶頭搗碎紅薯成泥,多無聊的事!

這活也不光是婦女們在干,老漢們也在幫家里干。

煮熟的紅薯很軟,所以用木臼來搗碎即可,老人們一樣能舞弄的木杵飛起來。

王憶去磚垛前避風曬太陽,就有老人正在搗木杵。

看到他過來,老人們紛紛笑著對他說:“等家里曬出紅薯餅給你送過去,你看看好不好吃,好吃給你朋友同學的都郵寄一點。”

王憶笑道:“好吃,肯定好吃,紅薯干都好吃,灑上了芝麻和砂糖的紅薯餅能不好吃嗎?”

“這是真的。”壽星爺喝了口茶水說道,“紅薯餅是頂好的零嘴,現在咱隊里日子好過了才吃得上,往年誰舍得做這個?”

“買芝麻買沙糖,老婆門子心疼啊!”

他招呼王憶喝口水。

王憶坐在旁邊,說道:“這里曬太陽還挺好的,擋風又熱乎,磚頭都曬的暖洋洋的了。”

壽星爺說道:“我們在這里可不是曬太陽啊,是在給咱隊里看磚頭。”

王憶說道:“還有來偷磚頭的?”

王真堯撓撓鼻孔說:“偷磚頭的、偷河沙的、偷魚鲞的、偷木材的,草他媽,現在社會太亂了,人心已經壞掉了,偷什么的都有!”

壽星爺說:“特別是咱這第一爐磚頭,我跟你說王老師,第一爐的磚頭是寶貝,陽氣足、能辟邪。”

“我看著這幾天有些外隊的娃不要臉,在咱隊里看電視,看完了走的時候就摸兩塊磚頭,把這第一爐的磚頭都摸少了!”

其他老人紛紛說:

“是有這樣的事,四組老五的那個親戚就拿了,我看見了。”

“拿的人真不少,大高家的表親走的時候不也拿了幾塊?還說回去墊桌子,真不要臉。”

“防不勝防,現在真是防不勝防,以后得在這里拴幾條狗了。”

“嗯,到時候早上起床一看,嘿喲,狗也讓人偷了……”

老漢們愉快的笑了起來。

客船來了,王憶便沖他們揮揮手要上船了。

一些正在搗紅薯泥的老漢沖他喊:“記得去我家拿紅薯餅啊。”

王憶回了一個ok的手勢,匯合了碼頭上的王向紅一起上了客船。

王向紅要去找徐進步要河沙、水泥。

他找了幾個會建筑的外隊人來蓋房,庫房里的木材也都給拾掇出來了,如今磚頭送到,那就只剩下一些島上沒有的建筑材料。

這些材料主要得靠82年,王憶也會從22年往這邊搗鼓,比如水泥。

22年水泥太常見了,他隨便找個建材市場就能買上幾噸。

水泥商負責幫他裝貨,他開著自卸三輪回到82年進入倉庫按一下開關就能把水泥卸下來。

簡單,不費力氣。

冬日的陽光是盛大的美景,海面被照耀成溫暖的金黃色。

客船在金黃色上滑行著,很快抵達了縣城。

大中專生定向招生培訓工作研討會還是在縣里的大禮堂舉辦,干部們在門口簽到取一個號碼牌,然后進禮堂到座位上找號碼坐下。

天涯島的號碼在前面第一排。

現在他們生產隊在縣里名氣很大了,有什么活動、會議,縣里都會特殊照顧一下。

坐在王憶旁邊的是大魚島上喬家隊干部,來的是大隊長喬木年。

兩人是熟人了,湊在一起寒暄幾句。

很快來找他們倆寒暄的人就多了,各村莊的村干部們都想要跟兩人打好關系,特別是王憶這邊要招呼的人尤其多,里面不少是一起參加漁汛大會戰的人。

這些人很會拉關系,他們把王憶稱為戰友。

這年頭的戰友關系可不是一般關系,人生四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x、一起x過x。

他們正在熱聊,然后幾個穿著毛呢大衣的人雄赳赳的走進禮堂。

領導們來了。

領頭的就是縣領導高云,這是個圓頭圓腦的中年人,卻給人的觀感不是圓滑,這要歸功于他的兩道劍眉和眉頭下炯炯有神的雙眸,很有氣勢、很有精神。

高云是個好干部,來到會場之后村干部們沖他鼓掌。

他下壓雙手示意大家伙隨意:“還沒有開始講話呢,不急著鼓掌,都把手掌揉和一下,待會等我們開始講話了再鼓掌。”

大家伙聽到這話便笑起來。

高云帶著領導們融入了村干部人群里,隨意聊起了收成、冬日、節氣之類的話題。

有人提到了正題:“高領導,你真厲害,竟然能給咱們縣里找到大中專生定向培養的機會。”

高云聽到這話便笑起來:“算是我走關系了吧,我這次走的是娘家關系。”

“主要是去年我過來后做調研,發現咱們這里的專業人才太少了,靠中學學生念完中專念完大學回來做貢獻?”

他搖搖頭:“不說他們會不會回咱這小地方,就說時間上咱們也拖不起,再說了,他們學的可能是機械、是電氣、是土木,未必適合咱們縣里的實情,對不對?”

“于是我想著咱們隔著滬都近,古人云,背靠大樹好乘涼,我是滬都人,滬都是我的娘家。”

“那如果我能找到滬都一些大中專院校從咱們縣定向招生,專門解決所需求的專業人才缺口,讓他們畢業后直接回咱們縣里工作,那縣里人才短缺的現象,是不是在幾年之內就有所改觀?”

干部們紛紛點頭:“對對對。”

“領導你太厲害了。”

高云擺擺手:“沒那么厲害,我雖然是滬都嫁到福海的媳婦式干部,但要想在滬都走項目也不容易。”

“這件事主要還是靠長安領導的支持,他通過縣里駐滬工作處的同志跟滬都那邊有關部門事先進行了聯系,然后才把這件事給辦成了。”

干部們立馬說:“葉領導真厲害。”

“也得感謝葉領導啊。”

“當然高領導在里面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

╲飛╲╱中╲網雅何須大,書香不在多

╱╲速╲╱文╲完整內容請點擊查看


上一章  |  我在1982有個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