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伙伴
第139章伙伴
“我跟他們一直走到西林,確定他們是西林知府手下的衙役。”老洪說。
老趙皺眉,“行,你來回不容易,先去休息吧,沒什么要緊的事,就等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大早,虎子興沖沖的跑了出去,他爹要去木匠家,他也想去湊個熱鬧。
他娘說:“虎子,你還是別去了,你爹也是第一次去師父家里,那里是個什么樣子還不知道,你別給你爹惹了麻煩。”
虎子撅著嘴,“那好吧。”他不怎么開心的出了老宅。
鄉下孩子向來起得早,他想去找小冬花玩,可這時候他家新宅還關著門,里面的人都還沒起來。
虎子心情有些低落,難得的好心情,結果醒來什么也沒得玩。
他往嘴里丟了顆梅子,心情才好些,恰好這時候有村上的孩子叫他,他干脆跟那幾個孩子聚到了一起。
“哎,虎子你吃什么呢?”有個小伙伴問道。
“梅子。”虎子倒也大方,把身上帶出來的給幾個伙伴分了,“你們也嘗嘗吧,我可從沒吃過這種好東西。”
“可真是好東西啊。”有個伙伴說,“我以前跟我爹進城,在人家攤上偷拿了一個果干,你這個吃起來,可比那個還要好吃。”
“那是了。”虎子很是得意。
“你哪里來的?是不是住你家的那群有錢人給你的?”
“當然了。”虎子說,“是他們家公子給我的,我自己都舍不得吃。”
“虎子,你再去問他要點來啊,他們那么有錢,不會在乎這幾個梅子的。”之前那個說吃過果干的孩子說。
“那怎么行呢!”虎子嚴詞拒絕,“又不是叫花子,怎么能伸手問人家要東西,人家再有錢那是人家的,跟我沒什么關系,而且我娘說了,他們住在這里是給了錢的,不能有事沒事去麻煩他們。”
那孩子不喜歡聽這些話,“你娘就是啰嗦。”
“你娘才啰嗦呢,我娘說的是道理。”
“哎,好了,別吵了。”另外一個伙伴及時阻止了他們的爭吵,“虎子,他們在你們家住多久啊?”
“這我就不知道了。”虎子想起自己爹的事,又得意起來,“不過今天那家老爺要帶我爹去木匠老頭家。”
“去木匠家干啥?他們要在這里打家具啊?”
“打什么家具,是我爹要去學手藝。”虎子說,“跟你們說了也不懂。”
虎子說完要走,卻被小伙伴拉住,“別走啊虎子,你再說說那家人啊,你見過那家老爺沒有?”
“見過!”虎子說,“我見過好幾面了。”
“他長什么樣啊?兇不兇?”
另一個小伙伴跟著問:“是不是跟咱們這兒的財主一樣?”
“不一樣。”虎子說,“趙老爺可比財主好看過了,身上也沒有肥肉,說話聲音也輕,就是一個好相處的爺爺。”
“你說的真的假的?”小伙伴們不相信,“你帶我們去看看吧,我們就遠遠的看著就行,不給你惹麻煩。”
“那不行,我都不一定能見到,怎么帶你們去見?”虎子可不想給自己爹娘惹麻煩,他雖然年紀小,但也知道多虧了趙老爺,他爹才能去做木匠學徒,要是惹得趙老爺不高興,那他爹的學徒就沒得做了。
虎子說完就走了,回到老宅,卻聽自己娘說,他爹已經被趙老爺帶去了。
他娘心神不寧的在堂屋站著,“可千萬不能出什么岔子。”
“能出什么岔子?”虎子不解,“娘,還會有人不喜歡我爹嘛?”
他娘覺得他這話好笑,可到底沒有跟他說清楚。
想跟劉木匠學手藝的人太多了,他們祖輩都是種地的,雖然做夢也想學手藝,可沒有門路,不敢往劉木匠那里靠。
如今卻因為貴人登門,叫他們撿到這個機會。
虎子正陪著他娘做早飯,小冬花就帶著食盒過來了,“虎子!”
虎子聽到聲音,一溜煙從灶房跑出來,“冬花姐!”
“看我給你帶了什么。”小冬花晃了晃手里的食盒,這時候虎子娘也走了出來。
“嬸子,吃過早飯了嗎?”小冬花把食盒送到虎子娘手上,“這是我娘做的早飯和點心,讓我拿過來給你們嘗嘗。”
“這怎么好意思?”昨天收下那一頓晚飯,虎子娘已經不止該如何感謝,今天又送,真叫她不知怎么好了。
小冬花從小跟在喜兒身邊,說話做事多少跟喜兒有些像,“嬸子不要不要意思,我娘說了,她也是順手一做,不費事的。”小冬花說完又從懷里拿出一本書,交到虎子手里,“這本書給你。”
虎子一臉震驚,這可是書啊。
他雖然沒有擁有過,可也聽爹娘說過,書是多金貴的東西,他不敢要,“我不能收,我爹賺了錢,會給我買的,姐你還是自己留著吧。”
“這是我用完了的書,主子說我已經不用看了,留給你正好。”小冬花不由分說塞到他手上,“好了,我東西都送到了,就先回去了。”
等她走后,母子兩人看著各自手上的東西,“娘,這書……”
虎子娘真感嘆,自己這是拜了多少佛,燒了多少香,才能遇上這樣的貴人。
送吃的還不算,還送書,給她丈夫送了個學徒的機會。
她忍不住對著新宅的方向拜了拜,“虎子,你可要記得這家人吶,等你以后有出息了,要想辦法報答他們。”
虎子為難,“可我不知道趙老爺叫什么,是哪里人啊。”
“等你爹回來,我問問他。”
金玖吃過早飯,老洪就進來了,“我追著那幾個人,一路走的官道,沒幾天就到了西林,看著他們跟西林知府的衙役打了招呼,進的府衙。”
“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衙役了?”
“是。”老洪又說,“我忙著趕路也沒來得及細看,只是初到西林就覺得奇怪,各處的兵丁,全部流里流氣的不像好人。”
“可見到知府?”金玖問。
“這倒不曾,”老洪說,“我怕被他們察覺,就掉頭回來了。”
西林知府。
金玖倒是知道,幾年前的知府,該是鄭朝緣的父親。
正是因為她父親做的不錯,所以被調回了京城。